刚过92岁生日的人大教授方汉奇在新闻界内桃李满天下,被称为新闻史学界的“泰斗”,他却笑称自己是“90后”。不久前,他曾获奖100万元,又全部捐出,就在到银行办理转账手续时,不小心闹了点小误会...
近日,著名新闻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将所获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奖金100万元全部捐赠设立基金,以支持新闻史学研究,推动新闻传播学科发展。
来源:@人大新闻学院 (图片/袁源)
据羊城晚报报道,12月25日下午,91岁的方汉奇教授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银行柜台,在转账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正式将100万元(税前)划到了“方汉奇基金”的账户上。
在办理转账手续时,不小心闹了点小误会。
来源:微博@陈昌凤
“是我的学生王润泽和基金会的一名工作人员陪我去的。”他笑着跟羊城晚报记者描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
银行工作人员听说91岁的老人要转出这么一大笔金额,疑心遭诈骗,他们把陪同人员隔开,要求单独和老人进行沟通,“她们问,你儿子在不在?在的话要跟儿子沟通一下。哈哈哈。我说,儿子在美国,女儿在英国,都不在这儿。”
看着银行工作人员一副“老先生肯定被骗了”的表情,陪同他去银行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润泽哭笑不得,在手机里翻出前一天捐赠仪式的新闻,还播放了现场的视频,加上老先生再三确认,银行工作人员才为他办理了业务。
银行通过微博表示:
方教授这样的高龄,金额又是如此巨大,作为经办银行在处理时当然要慎之又慎。敬佩方教授的善举,也由衷祝愿这笔捐款能为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网友留言:
小宋先生09:银行警惕性高了很好,但我还是先给老教授点个赞吧
七畹:感觉银行做的很好了,也是怕老人的积蓄被骗,那可是一百万,为教授的善心点个赞为银行的负责点个赞!
杨欣彤Kimi:老教授,
老是重名呢_45726:我有一次转账了两百多万,银行私下里给我们负责财务的领导打电话,问我是不是挪用公款。
雷册渊:哈哈哈哈~这么可爱啊
海明评说:很好的故事,可以写进中国新闻教育史了。
-白罗芙-:哈哈哈哈哈很暖心的乌龙。
2017年9月28日,方汉奇荣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奖金100万元。
关于方汉奇先生的颁奖词如此写道:
“先生以毕生心力,七十余年如一日,潜心治学中国新闻史,为新中国新闻学重要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据法制晚报·看法新闻报道,“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是吴玉章基金委员会为表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设立的专门奖项,于2012年首次颁发。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奖项,是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齐名的最高荣誉。
12月24日,方汉奇将所获奖金100万元全部捐赠设立基金。“方汉奇基金”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
来源:@人大新闻学院 (图片/袁源)
据@人大新闻学院微博介绍,方汉奇基金将以方汉奇教授此次捐赠为启动资金,争取持续募集资金保障健康运转,使其为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支持中国新闻史学会发展,支持新闻学、新闻史学研究。
“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新闻史。”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他说,虽然中间有起伏,但做到老,学到老,到现在仍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教学需要不断更新,学无止境。”
刚过92岁生日的他在新闻界内桃李满天下,被称为新闻史学界的“泰斗”。他却谦虚笑称,自己不过是中国新闻史浩瀚长河里好奇探索的“90后”。
据羊城晚报报道,在学生们眼里,老教授勤俭节约,“一辈子其实也没啥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此前曾表示,“方老师直到退休时薪水都很低,没攒过什么钱。如今91岁了,每天自己到食堂打饭。”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新闻教育工作,方汉奇每月仅有104元的讲师工资,一拿就是25年,“我不会理财,但量入为出,所以也不差什么钱。”
学校十几年前给他分了一套房子,只有使用权,他安心埋首书斋做学问。房子在校园里头,步行到新闻学院办公楼只要三分钟,“学生要来找我、需要开个会什么的都很方便。”
作为新中国资历最深、教龄最长的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心心念念的都是新闻史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新闻史有那么丰富有趣的事儿,如果老师还讲不好课,那可要打板子。”有学生谈起方先生的课,用八个字形容:满座叹服,惊为天人。
他讲梁启超,随口就可以背出一篇千字政论,一边背诵,一边踱步,兴之所至,旁若无人;他讲邵飘萍,正史、野史,大人物、小人物,大事件、小事件,娓娓道来,举重若轻。“我没有多大天分,只不过在积累上舍得下一点笨功夫而已。”方汉奇自嘲“底子薄”,做学问并无捷径,唯有整天泡在图书馆恶补。
在半个多世纪里,他曾做的学术卡片密密麻麻地摘录了各种报纸和书籍上搜集到的有关新闻学方面的资料。正是这一张张学术卡片,为他织就了一张立体庞大的知识网,写就了中国新闻史研究最权威的工具书和教学参考用书。
来源:@人大新闻学院 (图片/袁源)
2004年,方汉奇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仍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每年带一名博士生,“目前精力有所不济,仍想在这个领域做些工作”。
他略带骄傲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带了52个博士生。对学生,他有自己的坚持,第一年每个月要碰一次头,他还给学生们开书单,让他们写读书报告,定期进行交流,“做学术要不断碰撞、充电。”
为了做好教学,方汉奇每天仍在不断“充电”,只是换了一种更新潮的方法:每天早上,他就会在学院教师群里定点发早新闻。“我这是‘钓鱼’。”他得意地笑了,他每天早上起床后打开微信看新闻,和老师们分享当天的新闻综合报道,也希望别人有好文章不吝分享。他学会了在电脑上微信,因为“手机上看,看看就完了,连着电脑,有需要我就可以下载、存档”。
“我有一个大硬盘,分门别类归档材料大概是500多G。”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90后”,方汉奇对这个世界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1998年左右,他就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最早的一拨网民。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记忆中,他让学生进行了几次现场指导,把操作写成指南,就“按图索骥”开始了互联网之旅。
2010年,年近84岁的方汉奇开通了微博,一不小心玩成了大V。
微信兴起之后,他又兴致勃勃学会了聊天建群和扫二维码。
“我没有闲着的时候,要不断地有所学习、有所前进。”他强调称,新闻史研究者是新闻事业的守望者,要紧跟新闻事业的发展,要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兴趣,“否则你没办法做好博导的工作,要当先生,先当学生。”
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报
便民电话 ·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