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讲一段历史
追溯历史,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可回溯到清朝末年,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之中。他们都出生于平民家庭,却肩负着救国的重任,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后人称他们为留美幼童。
这些经过严格选拔的留学幼童早期接受的教育都是四书五经,之乎者也,思想观念也相对保守封建,初到美国比起现在的孩子来说显得更不适应当时的美国社会。据史料记载,他们被分到美国的各个家庭中时(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寄宿家庭),美国人很热情,见面亲吻了这些幼嫩的中国孩子,本来是一种西方礼节,却让这帮孩子感到很不适应。毕竟在当时国内教育的都是男女授受不亲。
后来这批留美幼童慢慢的习惯了西方的礼节,很多孩子开始不再愿意穿长袍马褂,改换西式服装,有的还剪掉了自己的辫子,而且思想也逐渐西化,他们成了体育健将,聚会的焦点,更有甚者信了基督教。
起初,清政府的用意是让这一批留学生学习西方的技术用于推进国内的机械、造船、铁路等行业的发展,也就是洋务运动时期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但看到的却是信仰改变,完全的融入了西方社会的留学生,救国计划也早抛之脑后,所有这些新变化都被清政府的保守官僚视为大逆不道,不可容忍,就这样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除了要求强制留美的和客死他乡的学生以外,全部的学生被召回国。
后来这批留美幼童大多数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矿山、铁路建设。直到二十世纪初,这些当年的留美幼童纷纷成为朝廷重臣,活跃在铁路、电报、矿冶这些新兴产业。在外交领域,他们更是当仁不让地代表大清国,足迹踏遍世界各地。
从留美幼童到今天的低龄留学
如果说留美幼童是当时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它的出现是由于当时的中国闭关锁国,国力落后,统治者为寻求曲线救国的一次大胆尝试。而如今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某些技术方面(如,高铁)也在引领着世界的潮流,但这并没有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到了低龄留学的大队伍中。
是什么让西方的教育有如此的魔力,我想到的有以下几点:
自由,了解美国教育的都知道他们非常注重学术的自由性,从美国的初高中课程设置可见一斑,每所学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老师的授课更是如此。
包容,文化的多样性,会带来不同文化的冲击,在包容的格局下让教育变的多元化,在应对缤纷复杂的世界,无非是一把利剑。
创新,传统教育的精髓在于传承,这是教育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历史的车轮一定会是前行,前沿的人类文明一定离不开创新。
方法,学习的兴趣是根本,知识次之。对此,我想通过一个现实的例子来说明,了解美国高中课堂的同学都有体会,每节课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点,在国内的课堂上只要十分钟就可以讲完了,美国的老师用了大量的事例或有趣的实验来讲解知识点,一堂课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很快结束了,课后你去问同学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也许没人回答的完整,但他们的整体感觉就是很有趣,很愿意继续学习。然后,我们对比一下国内的现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每临毕业季,校园内书本如雪花般的碎片漫天飞舞,这是一种压抑的释放,对学习厌恶的表现。学习,本应该是终身的事,失去了兴趣,就很难维持一个学习的心态。
理念,育人为本,着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而不是为了迎合某所大学或者某个企业。
历史总有那么点相似性,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引领人类进入崭新的文明
从清末公派被动留学,到如今的主动需求,历史的演变总有那么点相似性。留美幼童在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今新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科技,最具代表性的前沿科技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现在的我们已经不能再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新科技的诞生,几小时,几分钟的更新都可能是巨大的。
然而我国在科技创新这一领域的发展还是要落后一些发达国家,我们过去几十年依靠投资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如今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寻求转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才又是这一切的基础,最后我们不难发现,最终的指向其实就是教育。
人工智能的加入,互联网络的日新月异,再结合大数据,也许未来的基础知识层面的教育会迎合共享模式,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理论和常识类的知识基本上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几代人或几个世纪凝缩或总结出来的知识会成为模块单元供人们使用,就如乐高机器人中的基本单元都是一个一个的小集成体一样。这样一来,未来的教育会更个性化,也许教师这个角色在未来的教育中不再只是人类来担任。这些都是一些大胆的猜想,然而想要找到答案,需要的是接受最前沿的教育。所以在我看来现在的低龄留学,是随着历史的进步进化之后的“中体西用”。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一更多精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