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应惠灵顿市政府中文培训班负责人邀请,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派出舞蹈老师韩轩婷、刘洛辰为中文班学员及现场观众带来一堂以新疆舞、蒙古舞、秧歌舞这三种带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为主题的《中国民族舞鉴赏》讲座。
两位舞蹈老师首先为现场学员们介绍了有着浓郁西域风情、手腕和舞姿变化极为丰富的新疆舞,以及以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等特点而著称的蒙古舞。在讲述过程中,韩轩婷还通过服装展演的方式让学员们了解到中国民族舞服装的差异与特性。
“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随着腕部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耸动,有时腿部灵活跳跃,或转身左前倾,或转身右前倾,具有特殊的律动感和韵味,融欢快、优美、矫健为一体。”刘洛辰现场讲解了蒙古舞中的一段筷子舞,随后展示了他在2017年“天涯共此时”中秋晚会上表演的蒙古舞《心之寻》视频,博得学员们的阵阵掌声。
“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所以秧歌是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是一种用锣鼓伴奏,将舞蹈、歌唱等形式融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中国民间主要流传着唱秧歌、扭秧歌、戏曲秧歌、戏剧秧歌四种型式。”在接下来的讲座中,韩轩婷、刘洛辰二人讲述秧歌双人舞和群舞的区别,分别演绎“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东北大秧歌和优美俏丽的胶州秧歌,以此向观众们展示各秧歌舞之间的地域性差异。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老师现场邀请学员们学习秧歌舞中的转手绢花技巧,学员们纷纷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其中。
伴随着音乐的奏响,穿上专业舞蹈服饰的学员、观众们与两位老师跳起了刚刚学会的秧歌舞,尽管跳得不很完美,人人倾情投入,力求将每个动作做到标准。这既得益于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两位舞蹈老师的耐心教授与专业讲解,也体现出学员、观众们专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中国民族舞蹈的由衷喜爱。
在讲座结束后,学员詹姆士·齐默尔曼表示:“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的中文班将开设中国民族舞讲座,虽然以前通过电视节目欣赏过中国舞蹈,但随着不同场合对中国民族舞蹈的接触和了解,舞蹈的每个动作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不自觉去模仿和学习每个姿势,尤其两位老师这堂讲座,动作分解得既专业又细致,让我获益匪浅,希望以后多多举办类似的讲座,以帮助我系统掌握中国舞蹈知识。”
撰稿: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 方华
摄影: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 张健勇
编辑整理新西兰TV33电视台
TV33
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