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长发话了,要让研究生不必为“海归”标签而出国

2018年08月22日 美国留学那点事


本/整理自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

来源:募格学术(ID:mugexueshu)


在中科院近日举行的一项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谈及前不久的一篇媒体报道《莫让“海归”标签“逼”走优秀博士生》,他说,对于做出重大贡献的青年学者,要不唯“出身和经历”,真正做到“英雄不问出处”,给予他们与海外优秀人才同等甚至更高的科研经费和生活待遇


据他透露,经过该院的努力,这名优秀的年轻博士生最终选择留在国内


8月2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宣布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被认为开启了我国合成生物学研究新时代。


随之而来的一个消息是:该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博士生邵洋洋,正在申请海外博士后,原因是“从未来待遇和发展来看,优秀博士生毕业‘最好选择’似乎就是出国”。


该消息传出后很快引发关注,而此前,她所在的研究所一直在积极挽留。


邵洋洋(左边)图源:文汇报


按照国内科研圈现行的“游戏规则”,优秀博士毕业生最好的选择是出国,如果在国外实验室做出好的成果再回国,待遇会优厚很多。


白春礼说,这些都集中反映了当前人才评价和激励政策过度看重“经历”和“出身”,而忽略了科研水平和科研贡献这个本质,有失公允。这对于刚刚走上科研道路的年轻人,可能会影响他们正确科研价值观的建立。


就科学规律而言,科学研究本不存在所谓“出身论”。只不过,“海归”作为西学东渐的载体,自带光环,笼罩神州百余年。最具戏剧性和代表性的例子是《围城》里的方鸿渐。及至改革开放以来给予海归人才优厚待遇,也只可谓之特殊发展阶段的特殊政策,万不能因此奉其为人才评价的金科玉律。


而今时不同往日,尽管国内能培养出世界一流人才的学术土壤还不多,但星星之火态势已现;颇具活力的土壤正在孕育越来越多的优秀本土人才,而人才评价却没能跟上科研环境改变的步伐。



随着我国科研实力迈上新台阶,优秀本土人才得不到相应待遇的问题日益凸显。


今年全国两会,第一次履职的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院士提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呼吁关注优秀本土人才。比如,做出世界首批克隆猴、细胞“去核”“注核”技术炉火纯青的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刘真,要破格才能被聘为研究员。而“研究员”基本只是海外人才引进的一个垫底条件。


前不久,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对人才评价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白春礼说,更要不唯“出身和经历”,真正做到“英雄不问出处”,建立以科研水平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他提到,对于院外系统的评价,如“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评审,中科院要积极建议,但首先可在中科院系统内,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于做出重大贡献的青年学者,尤其是博士生和博士后,要采取特殊政策,给予他们与海外优秀人才同等甚至更高的科研经费和生活待遇,必要时特事特办,使研究生不必为了‘海归’标签而出国”,白春礼说。


相关阅读:

◈  海归在思维上和一直待在国内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  比起海归学历贬值,你的观念贬值才更可怕!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

投稿:[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