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从考试分数到才艺特长,现代家庭的育儿焦虑越来越严重。学校和家长让孩子们学习超越其年龄阶段内容的现象绝不鲜见,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初中化”。
但其实我们都知道,孩子们有自己成长的节奏和规律,这种“揠苗助长”是要付出代价的,一般家庭都是牺牲了孩子运动、玩耍、探索、思考,甚至是睡觉的时间;在学校也是一样,为了学习小学的内容,孩子们错过的,可能是对其一生都极为重要的心理基础和人生准则的培养。
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一个牵动很多家长和学前教育领域的通知,那就是《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因为政府通知的“官话”和我们普通人日常使用的汉语差异较大,所以我们先将通知中的重点用大家能看得懂的语法翻译一下,内容主要有这几点:
1,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包括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不允许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的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的考试测验。
2,禁止社会培训机构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开始加以规范。
3,禁止幼儿园“小学化”教育方式,如:
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脱离幼儿生活情景,每天活动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
或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
4,小学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
禁止小学起始年级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
禁止招生入学进行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
禁止招生以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依据。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这些工作要从今年夏天开始部署,逐步整改和监管,要在2019年6月前完成全国范围内的整改、督查工作。
通知一公布,身边不论是家长还是幼教老师,都一片哗然外加不知所措。但其实不需要这么操心纠结。
这个通知的出发点是好的、目标是积极向上的,如果真的能实现,对中国孩子的成长也有正面意义。但(你们肯定猜到了这里有个但字吧),这种脚痛医脚的拍脑门政策,又不是第一次推,效果吗......呵呵。
散了吧,没什么戏看的。
必须承认的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确是我国幼儿园出现的重大问题,是我们整个教育体系里要去面对的顽疾之一。但我们也要明白,“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并不是幼儿园的问题,甚至也不是小学的问题,而是中国教育体系问题的一种展现。
在整个应试教育体系依旧运转的前提下,高中教育为了高考服务,初中教育为了中考服务,小学为了小升初服务,幼儿园为了幼升小服务,这套体系是一环接着一环的,仅仅从幼儿园和幼升小下手,禁止提前教学,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同样的事情教育部早就干过了,中小学减负喊了十几年了吧。减了么?虽然从各地方教育机构的业务报表上,中学小学一片大好,孩子轻松快乐,没有课外补习,没有拖堂,没有超纲,没有奥赛压力。实际呢?估计这些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不会真的到中国大部分中小学家庭中去做实际调查 —— 真去的话,估计刚进门就被家长打出来了。
之前所谓的中小学减负,无非是把原本在学校中的补习、提高工作扔给了家长,扔给了社会培训机构,家长必须用必以往更多的时间精力,花费更多的金钱,来实现在“减负”之前在学校就能实现的学习目标。孩子没减负,家长倒加了不少负担。
只要考试分数依旧是横在中国绝大部分家庭面前的一座独木桥,任何“减负”都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就像跑去逼迫那些靠加班双薪养家糊口的工人到点必须下班一样,这不是救人,只是为了官员们自己面子好看而已。
所以面对这些官员拍脑门想出来的笑话,我们只能呵呵一下。这只不过是把这些年“中小学减负”之后的各种闹剧,又提前到幼儿园阶段罢了。不许幼儿园上课教,那下课再收一笔钱就好;不许学校公开教,老师自己开班就好了;不许培训机构开幼小衔接课,换个名字就好了;什么都不准了,那就只好请老师到家来,或者催生几个“幼小衔接网课”的互联网独角兽公司也不错。
中国社会几千年从来没缺少过拍脑门出政策的领导,所以我们也自然不缺少创造“对策”的智慧。
努力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个事情并没有错。所以退一万步(大概能在微信运动榜上冲进前30了),我们的确应该欣慰主管部门领导们起码意识到了这一点。至少他们和我们,以及所有中国家长一样,都知道应试教育是错误的,知道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是错误的。但他们的问题在于,他们有权力and责任去扭转这个错误,但他们却没有足够的勇气or智慧(请自己选一个)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没有足够的智慧或勇气,却非要做政绩,那就是给人民添乱了。
从这次的《通知》,我们不难看出这点——幼儿园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这是为什么很多幼儿园和家长希望将小学内容提前教授的根本。而教育部大笔一挥将小学教学内容从幼儿园全部拿掉之后,却没给出任何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案。除了通篇的“严禁”、“纠正”、“整治”之外,关于“幼儿园该做什么”,教育部给出的建议是:孩子要多玩多做游戏;玩具和图书要多买;园长和老师要被培训;老师要去考资格证......
哦,还有,要加强组织领导。
这就是这十几年中国教育改革囧境的再一次重演而已,面对一种错误的教育路线,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干脆放弃教育:1,不许教太多了!2,孩子们好好玩......
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玩是学的手段,而不是替代学习的生活方式。重要的是在玩中让孩子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到这些知识和能力。如果玩就是王道,那一个孩子发一个手机打农药就好了,他们应该会很开心的。
3岁到6岁,是孩子开始接触社会的阶段,幼儿园中能学到什么,很重要。如果我们把眼光看远一点,别盯着小升初,也别盯着高考,而是看到中国孩子大学、工作甚至更遥远的未来,就会发现,幼儿园不是教太多,而是教太少了。
我们看看身边从幼儿园一路杀到大学的应试教育成功者,包括我们自己,就会发现:
有人缺乏对规则的尊重、对对手的尊敬、对公平的坚持;
有人缺乏对知识的渴求、对科学的信任、对逻辑的认知;
有人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
有人缺乏体育运动的兴趣、饮食的良好习惯;
有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回馈,对弱者的同情;
有人缺乏起码的个人兴趣爱好;
有人缺乏自立谋生的能力和信心;
有人甚至缺乏照顾自己的生存能力。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觉得自己缺少上面这些都不重要,只怕缺钱。
这些都是幼儿园该教的,可惜很多人大学毕业了还没学到。
学校重视教学没错,升学考核也没错。错误的是只在乎科目考试成绩,而不去关注和考核这些对孩子成长更重要的因素。
教育改革的重点,不是什么减负,不是什么快乐,而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培养孩子走向自信独立多样化的人生。
就算是回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比“好好玩”要有意义吧。
过早的让孩子学习小学内容,肯定是错误的。但错误是因为孩子这个阶段有更重要的“功课”要完成——他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初步搭建自己的三观、要对这个世界和身边的人有爱心、对自然、对科学、对学习要有兴趣、应该开始拥有自己的个人爱好......他们应该很忙的才对,他们有太多需要做的事情要做,而这些事比背古诗做加减法要重要得多,这才是不应该“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
如何引导幼儿园帮助孩子去获得这些会在未来一生帮助他们的能力,才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做的事情,而不是下一纸通告——都别学了,出去玩去。
本文转载自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一群爸爸的科学亲子育儿媒体。
【妈妈圈在线学堂】秋季美国初中和高中直播教程,即将上线!
最强美国本土教师阵容;高质量原版美国课堂
直播互动,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和习惯
扫码免费注册,试听 www.usamamaq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