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这几天,一段关于华人女子记录自己去Costco退货过程的视频在北美华人圈广为流传。在引起众多网友对疑似恶意退货行为的道德谴责之余,事件延展出的两个话题值得讨论。
一
这名事发后被曝出从事代购生意的女子和她的丈夫在Costco先后将使用过1年半的扫地机器人、摔坏的空气清新剂和一盒已经开封的药品予以退货。她在完成退货程序后介绍说,只要告诉店员不喜欢商品或是商品使用效果不好就可以要求退货。在视频结尾该女子还将镜头对准丈夫说:“这种丢脸的事情一般都是让老公去做的。”
然而从事实上看,这名女子的行为在实行低门槛退货政策的Costco并算不上“奇葩”。十余年来,各类离谱的Costco退货案例一直流传于网络,比如买了13年的鱼、吃了4分之3的蛋糕、只剩瓶的红酒、种死了的植物等等。
不仅是Costco,许多美国零售商都有着异常“友好”的退换货政策,按照规则办事本身并不是什么错。以Costco为例,其与大部分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中都明确,如果顾客退货,供应商将承担大部分费用。Costco还会以退货率来作为衡量列柜商品的一个标准。换而言之,在Costco的理念中,允许顾客自由退货是一种倒逼生产厂商提高质量、开发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产品的压力。
今年初,一名加州顾客以“树死死的”为由在Costco成功退货一棵圣诞树,引发热议
从商业模式角度看,退货率从一开始就是零售商考虑成本支出和制定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加上Costco采取深库存和收取会员费的运行模式,“恶意”退货行为不会对其运营造成很大困扰。而在近几年,这家大型零售商也调整了对电子产品等类别商品的退货政策,填补住一些漏洞。
谈论这些的目的并不是为该女子行为开脱,或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心态看待这起事件,而是想表达开放的退货政策本来就是这些零售商为取得成功而同顾客打的一场“心理战”。试想在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中,会“恶意”退货的顾客比例本就不高,但一个“无理由退货”的理念却能让消费者在购物时心态更加放松、更有安全感。他们可能根本不去翻越商家点评就直接掏钱,因为即使不喜欢、与设想的不同,也能退货避免金钱上的损失。
女子事发后作出的回应解释
真正让这名女子遭到批评的是她退货的缘由,事件发酵后,女子也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称,被退货的商品原来就是因为存在“问题”的闲置物,退货的理由是充分的。但她为了能在视频平台上火而退货的初衷,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一个“好”意愿。因此即使在规则上并无过错,她也难免受到网友们来自道德层面的批判。
但对于“滥用”退货政策的标准却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难题。
在发现商品不尽如意时,决定它能否被退还的界限应该如何划分呢?你会在没有小票的情况退货吗?你会退还已经穿着、洗涤过的衣物吗?你会退还一个包装遗失的商品吗?你会退还一个购买1年多的商品吗?每个人都可以对不同商品按照不同的界限进行不同的理解,在符合商家规则的大背景下,单纯地指责他人行为不“高尚”也有失偏颇。
二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各类帖子中大大的“华人”两字。事件女主角已经俨然被描绘成丢尽在美华人形象的典型负面案例,近乎一边倒上纲上线的声讨多少有些反应过度。
鉴于美中两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中西方文化理念上的差异,也注定了两国民众在消费观念上的差异。单论事件女子的行为,许多中国民众或许会用“占便宜”、“不诚信”等词汇形容,但在物质富裕的美国,任何商品不喜欢就退货可能是根植民众心中的消费理念,商家也不排斥这类行为,并把它纳为商业模式作为体现竞争力的一部分。
这名女子的行为固然不受人喜欢,也不容提倡。诚然在消费领域,华人群体的一些抢购行为也的确曾造成负面影响,但把该事例上升到围绕华人素质和形象讨论的高度并不妥当。这件事更多反应的是价值观差异的问题,同那些佐证“华人特别爱占便宜”、不守秩序等刻板印象的“偷报纸”、“偷厕纸”等事件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背后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规则”与“道德”两个不同层面的评判应该被怎样平衡看待。
网友们通过事件对在美华人形象话题的展开积极探讨,说明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正视来自美国主流社会的轻视和不尊重现象,希望能够避免出现此类负面事件,以消除对华人群体的偏见。但用一个并不太合适的案例来夸大危机,对于认识和改善问题都帮助不大。
脱开事件来说,我们当然希望有越来越多类似“观众清理体育场垃圾”的事件来彰显群体品德高尚的一面,但对于规则理解不充分、无法合理利用规则却同样是华人群体受制理念差异在西方社会中时常碰壁的缘由。
规则是白纸黑字写明的,但对于“道德”的标准每个人心里都会划线,是不是批判“占便宜”更应用硬性的违反规则与否、是否危害社会公义作为准则。
看女子“美式退货”事件始末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