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家长如何帮孩子学画

2018年08月27日 澳洲新足迹中文网站


网友xialamu从小喜欢画画, 大学考入全国TOP3的美术学院,对画画的热爱使她从在纸上作画转到到电脑上作画。因为曾有过在画画学校教小孩画画的经历,使她对教小孩子画画产生以下心得感想,跟妈妈们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妈妈们了解在不送孩子去画班的前提下,怎么样正确的指导孩子画画。


一,孩子的天赋和兴趣问题。

我首先想说的是孩子的天赋问题。 很多人都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虽然我认可这句话,但是我同时也认为孩子的画画天赋,确实是有不同的,就跟艺术家和艺术家也不同一样。

很多家长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在画画方面有天赋。不知道该不该让孩子在画画方面发展。 看一个孩子是否画画有天赋,其实就看一下他/她的画就行。画一样的东西,哪怕看上去是差不多的,有天赋的孩子的画,会格外有灵气。 看看大师的画和赝品/临摹作的区别就知道了。看似是一样的,但是总感觉哪儿有什么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就跟天赋有关。

我小学的时候在美术班画了一张人物速写,被老师大大赞扬,旁边有个同学不服气,说老师你看她把人腿画的那么长。 我定睛一看,果然,那人腿长的不像话了,正当我自己都看不下去觉得很惭愧的时候,老师发话了,说你别看她腿画的怎么长,你看她这人物表情画的活灵活现的,我再定睛一看,果不其然。

在我教的课堂上,每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天赋也很不同,有的孩子从来没有学过构图,但是就是有一种天生能把画面组织的特别有美感的能力。真可谓“下笔如有神”。而有的孩子画的很认真,但是画面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除了天赋,兴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诗人看到某个场景,受到启发,会想到写一首诗,摄影师会想到把它拍下来,作家可能会写一篇散文,而画家则会想到把它画下来。 每个孩子对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会用自己比较喜欢的方式,这种方式决定了他的兴趣。我认为,“兴趣”跟“天生”有很大的关系。具体可能跟每个孩子的遗传,性格等有关。当然也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另外,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画的不错,或者别人觉得他画的不错的时候,他就会格外对画画保持兴趣。

我姐姐的儿子4岁,就可以吟诗了。(稍后把他的诗贴出来)。 而我的儿子4岁的时候,就喜欢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也喜欢用画画来表现刚发生的事情。比如有一次,我因为他欺负妹妹训斥了他,他哭着去做了一幅画,然后拿来给我看,画中三个人物形象,中间的是他自己,大哭的脸,旁边一个是我,一个是我女儿,均被打了大叉。


二,天赋和兴趣能培养吗?

既然叫“天赋”,顾名思义就是“天生的”,但是绘画的才能的确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发展的,而这种培养发展,越小的年龄会越有效果,等到成年了,就会比较困难了。

下面的帖子,将会谈一谈怎样从“专业”的角度培养孩子的绘画的才能。

为什么说“专业”呢,因为我发现有些画画老师教孩子画画的方式,其实是不“专业的”。无论是幼儿的简笔画,还是大一点的孩子的素描和色彩。

比如,我看到画画老师打印几张绘画作品,然后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临摹。

先不说打印作品的质量,暗部都是一团漆黑,原作颜色的微妙变化体现不出来,总体色调也偏色严重,就对临摹这种打印作品是否会真正提高绘画水平我就深表怀疑了。而老师教给学生的临摹的方式,就像照抄一样,没有关注整体,局部的抠细节,这种学习方式,恐怕只能培养出“画匠”来。

对于兴趣能不能培养,这个是毫无疑问的的。就跟天赋一样,虽然有的孩子会天生对某种艺术形式感兴趣,但是后天的引导和鼓励,也会使得一个孩子对本来不感兴趣的事情感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兴趣比起天生的兴趣更容易“失去”的,所以家长和老师的作用很重要。后面会谈到怎么样使孩子能够保持对画画的兴趣。


第三,如果缺乏天赋,有培养的必要吗?

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是培养手眼协调的一种训练,同时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这种训练对大脑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哪怕将来不做画家,不做设计师,对于个人素质的提高以及对从事其他别的行业也是有帮助的。像第二条提到的那样,这种训练,越小的时候培养,能力被开发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从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是有必要的。


通常来说,画画的方式有这么几种:

1 临摹别人的作品。
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品画画
3
,从记忆中画,
4
,从想象中画。
5
,通过创造和设计画。

先说第一条,临摹别人的作品。

我从小的时候,就喜欢临摹别人的作品,甚至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形象,我都书页空白的地方临摹。很多小孩子,在最初对画画表现出来兴趣的时候,也是通过临摹画的。

比如,我儿子最喜欢闪电麦昆,三岁的时候就把闪电麦昆的图片放在我的面前,让我临摹。我的胡乱应付的拷贝作,肯定不如印刷精美的图片好,但他还是乐此不疲的让我一遍又一遍的画,可能就是这种他用画笔“制作“出一个形象的过程更让他享受吧。

就像很多妈妈已经意识到的问题一样,临摹别人的画作并不是培养孩子绘画技能的最好的方法,而事实上,这种方法可能害大于利, 很多人说这种方法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事实上,这不仅仅对想象力,对大脑的发展和绘画能力的提高也是不利的。

先说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于大部分成人来说,如果你让他画一幅画,他可能就会发愁,画什么呢?

不知道画什么好。 就跟作家拿着笔发愁,写什么呢一样,这种“发愁”, 其实是在没有生活的沉淀和积累的前提下,没有受到启发和激发灵感有关系。这就是想象力的匮乏。 

对于喜欢画画的小孩子,其实是不愁“画什么”的。任何东西都可能称为他们画画的主题,我儿子喜欢吃面条,有一次跑过来给我看一幅画,画上有一些凌乱的线和一个圆圈,他告诉我是“面条”。

我们成人,是不会想到去画一碗面条的。我大大的赞扬了他这种这种从生活中得到灵感去画画的习惯,如果我们习惯了只去画别人画里东西,那我们的想象力就会越来越匮乏。

在我教的画画班上,就已经看到了这种“拷贝”画作的对孩子的影响。比如我教孩子画一棵树,那棵树下必定坐着一只小猫,而一个孩子画了小猫,别的孩子也都跟风画了小猫。树底下为什么一定有猫呢?是孩子门经常在生活中看到树下的小猫吗?我表示怀疑。

再比如,我一说这堂课的主题是画人,一个小女孩马上很快的勾勒出一个卡通公主的形象,我相信再让她画十个“人”,她画的也是公主风格的人,再画十个公主,也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公主。 她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就是公主必然是这个样子的。换句话说,因为没有从生活中观察画画的习惯,她已经养成了“背下怎么画公主”的方法。 另外,如果一个孩子已经习惯了怎么去画一只“狗“,那无论在他面前是一只什么样子的狗,他都会很快的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已经画过无数次的“狗”的形象画出来。同样,这也是因为“拷贝”画作,而不是通过“观察”来画造成的结果。

也曾经看到一个妈妈晒自己的孩子画作,当别人称赞她的孩子画的好,问她是否送画班的时候,她自豪的说,没有送,因为去画班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可是我看她孩子的画,都是清一色的拷贝的东西,甚至连每个拷贝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是没什么创造力和想象力的。

说这些,是因为我想告诉妈妈们,不仅画班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如果没有培养孩子正确的画画方式,哪怕他在家自己画,也是很有可能没有开发到想象力的。


下面说一下为什么说拷贝画作不利于绘画技能的提高。

“拷贝”一旦变成习惯,就会减少本来可以通过“观察”而发展大脑的机会。对真正绘画能力提高是不利的。提到这一点就必须提为什么通过观察生活画画会有利于大脑的发展和绘画能力的真正提高。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各种技能是有大脑的不同的区域来支配的,画画的能力也当然是由大脑的某一区域所支配,而我们培养孩子的画画能力,就是要锻炼和开发支配画画能力的大脑的那一区域的神经元细胞。而这种段炼,最多的是从通过观察生活来画画的过程中获得。
题外话,一般画画好的孩子,写作能力都会比较强,我猜这可能是因为画画和写作被同相关的大脑神经元细胞支配吧。(奇怪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写作才能退化了,而我的双胞胎姐姐却没有)


现在说一下通过记忆画画的方式。

我是非常鼓励妈妈们培养孩子通过记忆画画的能力的。当然这种“记忆”,不是通过多次临摹别人的画作来记忆,而是通过上文提到的“观察生活”来记忆。

它可以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视觉记忆能力。如果培养一个孩子从小注意观察事物,并用形象记忆的方法去记住物体样子的能力和习惯,那即使他/她将来不做画家,不做艺术家,不做与视觉有关系的工作,这种能力对他的别的方面的工作能力也是有帮助的。 而这种能力的开发,在越小的年龄做效果就会越好。


接下来是通过想象力画画的方式。

这一点对于小的孩子来说其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对于小孩子,想象力其实是不缺乏的。而我们大人所做的,就是鼓励孩子去用想象力画画。她/他画的东西也许你认为不像“任何东西“,也许他/她会在一颗苹果树上画上西瓜和刀叉。但是不要随便评判它,如果你只欣赏孩子话的“像”的东西,那孩子在你的引导下,也许就会慢慢的倾向于去画那些更“写实”更“真实”的东西来赢取你的赞扬。

绘画的技能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提高,但是想象力一旦在小时候被扼杀/束缚了,就很难再找回来。

这是为什么对于小孩子画画要特别注重想象力的原因。


第五种,通过创造和设计画画。

通过创造和设计来画画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品味,当孩子们用简单线条描绘出图案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也在做着相应的组织和想象的锻炼。这种锻炼除却艺术本身,也是对大脑发展有好处的。

我上学的时候,课程有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图案设计等。在我们做设计的时候,会用自己学到的理论来构图和搭色。

但是对于孩子,其实他们是有天生的艺术品味的。我经常发现,一个孩子的胡乱涂鸦其实是一幅经得起推敲的艺术作品,比成人的苦心经营的图画更有灵气和艺术气息。 -----观察一下他们画的线条,他们的用色,往往就能从中发现他们作画时的情绪。一幅用心灵创作的画,不管他是不是像“什么”,是远比一些精美的拷贝作品更具艺术价值的。

对写实风格和非写实风格的偏好,在孩童时期就会表现出来。这通常与每个孩子的性格有关系。如果有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更喜欢画一些看似没有意义的画,那可能是他特有的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方式。这时候妈妈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而不是以“像不像,有没有意义”为标准评判孩子画,如果孩子受到了打击,可能就会认为自己的这种画画风格是错误的。而他因为对写实风格的不擅长和不喜欢,就会导致他对画画失去兴趣。


现在切入正题,开始谈具体怎么样培养孩子的绘画技能。

对比了以上几点画画的方式,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拷贝画作,几乎所有的其他画画的方式,都需要有观察生活的基础。

罗丹有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 

(这里再次感慨一下拷贝画作的害处,当一个孩子习惯了拷贝画作的时候,他更可能习惯于去画“别人”画的东西,所以就很难养成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习惯,生活就无法给他灵感。而他就会在艺术的道路上就会是一个只会拷贝别人的想法的人,如果培养出来的孩子只具备复制别人作品的能力,那就相当于培养出来的只是照相机,扫描仪,打印机的某种功能,那就不叫“艺术”了。

联想到国内曾炒的沸沸扬扬的于正抄袭事件,我感慨的是,当一个剧作家只能从别人的作品中得到灵感的时候,无论他的作品貌似多么的优秀,那也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就像模仿齐白石的虾,看似只有寥寥几笔,模仿的也许会以假乱真,但是原作的原汁原味,是永远不能被复制的。也不会称为真正的艺术品的。

无论是从记忆中画画,还是想象中画画,还是通过设计和创造画画,一双注意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都是必需的。

如果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细节他无法想起来,那下次当他在看到那个物体或者场景的时候就会格外留心。这就会养成他们观察生活的习惯,而在通过记忆画画的过程中,他们的大脑是在“重现“他们要画的物体或者场景的,并且在构思画面的物品的时候,他们也在运用大脑来“设计”和“安排”这些场景,这也对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

国内比较火的“最强大脑”节目,里面很多选手的“视觉照相”记忆能力。虽然天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是可以后天的开发,也是可以发掘相当大的潜能的。


通过想象画画,如果没有生活的积累,那想象力就会受到限制,而通过设计和创造画画,也不能脱离于对生活的观察。


现在正式谈怎么样教孩子用“观察”的方式画画。

首先要说的是,这种方法,在一开始的时候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对比较小的孩子,手的控制能力比较弱的时候。所以可以先从简单的物品画起,这时候,要画“物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培养观察“物品”的能力。

不要给孩子提供任何的别人画这个物品的例子,也不要自己先画几笔告诉孩子“应该这样画”。

教孩子观察,比如一个杯子,他是怎么样由几条不同的线组成的,我们可以用手比划,在空中沿着杯子的轮廓模拟画画,然后教孩子用自己的手去模拟在空中画杯子的线条。这样做几次之后,再在纸上画下来,如果孩子画“错”了,也不要试图告诉他“你画的不对”,而是要让孩子观察,他画的那条线和杯子本身的线是不是有区别。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画杯子的时候,杯底都会是一条直线,我们很多成人在画画的时候,也经常会想当然的把某种物品画成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这就是源于对生活缺少观察。

如果你直接告诉孩子,杯子底是一条弧线,不是直线,那他最多会用橡皮把线擦掉,然后画成“正确”的线,但是当他下次画别的物品的时候,他还是一样会想当然用他认为“是”的线条画。 

如果你让孩子观察物品,让他自己去发现杯子的底部的线条跟他画的线条的不同,那这就会慢慢的培养成他通过“观察”来作画的习惯。

如果他通过自己的“观察”,还是无法“正确的”画出那条线,不要着急,我这里为什么把“正确的”加引号呢?因为在艺术里,其实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当然我指的是“真正的艺术”,不包含画匠的作品。

小孩子有他独特的视觉习惯和思维方式,比如我记得小时候的美术课本里,有一副画公交车的作品,在那个小孩的作品里,公交车就想一个透明的车体一样,车上所有的人和物品都能在侧面看到。我们能说小孩画的“不对”吗?


正是孩子的这种独特的视觉和思维角度,才会凸显孩子的画的价值。

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我通常是不会告诉孩子“你这样画是不对的”,在孩子的大脑里,这就是他认为“对”的画面,那它就是对的。

当印象派出现的时候,遭到了很多专家的讽刺,但是在画家的眼里,他们画中的形象,是非常真实的“印象”。是对的不是错的。



所以把物品画的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不是用了正确的观察方式画出了这个物品。

我们在学画画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谁谁谁画油了”,这个“油”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因为没有通过认真的观察而想当然的把自己认为对的,或者习惯用的方式去画所有的东西,这样所有的东西出来都是千篇一律的。

比如在画眼睛的时候,很多人拿过纸来,想都不想就会刷刷刷画出几道线,这是他一直习惯用的方式,太习惯了以至于他在真正观察模特的眼部特点之前就已经画好了。

有经验的人,当还看到一幅人物作品的时候,哪怕不知道模特什么样子,都会猜出画的像不像,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画“油”了的人,是很容易把所有的人物特征都画成一种“模式”的这种没有基于真正的观察下的画作,往往能在细节之处表现出来。

谈到这个,说一句题外话,当时在考学的时候,画画的“路子”有两种 ,一种是“工艺”路子,一种是“美院“路子。“工艺”路子就是上面所说的不经过观察模特而用特定的套路去画所有的东西,很多人往往在考学前临摹几张这样的画,“背下”这种“路子“,这样的学生往往报考的是普通大学的美术或者设计专业。考量的不是真正的绘画水瓶,只要作品漂亮,整洁,视觉效果好就行。

而“美院”路子,则是真正能考察考生真实水平的。



Q&A

Q:现在送女儿去一位名师那里学画,我也问过她 绘画到底是天赋比较重要还是苦练重要,老师回答我是兴趣最重要,跟lz的观念不谋而合


A:美术有很多的形式,一个孩子在一种艺术形式上表现出来天赋欠缺,但是可能在另外一种艺术形式上表现出天赋来。

比如,有的孩子会很容易把一个物体画“像”,但是一涉及到表现立体空间的东西,马上就会表现出弱势来。
而有的孩子对把握物体的“形状”的能力不够,但是如果让他去做一个雕塑,却会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天赋来。

所以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似乎并不具备画画的天赋,也许只是他在用线条勾画形状的能力稍弱而已,这时候,家长的鼓励很重要,家长的鼓励可以使孩子对自己的画作产生信心,从而保持兴趣。到他到了10多岁开始画素描的时候,或许他的对空间的把握能力就会表现出来。

所以兴趣是很重要的,没有兴趣,孩子就不会愿意去画。没有练画,也就无法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最大可能的开发他/她的绘画潜能(天赋)。如果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被贴上了“没有天赋,画的不好”的标签,那他/她在以后重新捡起画画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

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师当着一个孩子的面对我说,这个孩子画的太糟了,你帮他修饰修饰。 这句话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我无法想象如果我是那个孩子,我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同时我也在反思现在有多少家长和绘画老师正在扼杀着孩子对画画的兴趣。

孩子对大人的评价是很敏感的。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记得我小时候写毛笔字写的很好,但是无论我写的任何好,都得不到老师的称赞,(当时的老师更多的去关注那些学习优秀在班上很活跃的同学),所以我受到了打击,不愿意好好些了。,直到现在也无法写好毛笔字了。


Q:特别特别赞同这句话绘画的技能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提高,但是想象力一旦在小时候被扼杀/束缚了,就很难再找回来。这在我家老大身上就能看出来


A:说这句话是有感而发。很多家长似乎更注重孩子的“技术”的学习,而学校为了迎合家长,就会指示老师多教一些“技法”的东西,比如,五六岁的孩子,就让教他们画明暗和阴影。孩子拿着有“明暗和阴影”的作品回家,家长们就会感到孩子“学到”高级的东西了。画画技能提高了。

作为“天生的艺术家”,被过早的用“技法”束缚住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在我看来是丢了西瓜捡芝麻。非常可惜。


Q:我觉得,不知道对不对,不用过早教孩子画画的技巧,就放任让TA画就行了,画成怎样没关系,只要是通过TA自己的手TA自己的思想画出来的就行了。父母能做到的是引导TA怎样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场景等,然后引导TA画出来。。。我现在就是这样子,有点放任孩子了,看来要慢慢提起心肝来了


A:同意。

为什么对比较小的孩子不能过早教孩子“技巧”呢? 至少有三点坏处:

1,孩子年龄比较小,手脑协调能力还不够,在孩子连线都画不直的时候,教孩子技巧,有点拔苗助长的意味了。

2, 很多所谓的“技巧”,其实随着年龄的增大,会很容易的不通过太多的训练就能得到的,而小的时候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的“技巧”,可以说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耽误了除了“技巧”之外别的能力的提高。

3,“技巧”往往是需要通过练习得到的,孩子很容易在这种“练习”中失去对画画的兴趣。

教孩子用“观察”的方式来画画,并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好的“习惯”。像任何别的习惯一样,绘画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很难改掉, 而从小养成的绘画习惯,将会受益终生。

像前面说的一样,只有通过观察的方式去画画,才能最大程度的锻炼到孩子的绘画方面的才能,换句话说,是开发绘画的“天赋”。这种开发,在越小的年龄做,效果会更好。对着画册或者大人的画作拷贝,并不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拷贝别人是人类天生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孩子能很快的学会说话,学会做事。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任由孩子自由画画,孩子有可能会沉浸于“拷贝”别人的画作来获得画画的乐趣。如果是认真的想培养孩子在绘画方面的才能,这条样的路并不是最好的。

同时,家长在引导孩子用观察的生活的画画的同时,也应该尽量多的让孩子接触多种绘画材料,这样可以丰富孩子的绘画经历,使他们对画画能够保持兴趣。同时,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对激发他们的绘画灵感也有帮助。


Q:如何辅导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学画?我儿子今年上六年级,没有绘画基础,以前从来就没画过画,而且以前对绘画也不感兴趣。但是现在做学校ASSIGNMENT经常要配上插图,这下就难住他了。


A:我的看法,你儿子已经六年级了。可以尝试用一些“专业”的方法来帮助提高绘画技能。

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和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的,在画画的时候至少有三个区别。

一,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往往是注重看物体的“线条”,以一个杯子为例,他们会看到杯子和周围的空间接界的“线”,在画的时候会专注于用“线条”去画看到的“线条”。

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会把这个杯子作为一个整体去看观察比如,在画左边的那条线的时候,他会同时去看右边的线,上面的线和下面的线。在每一笔画下去,都是同时顾及其它部分的。有一句话说是“画鼻子的时候看眼睛”,就是说的再画画的过程中,任何的时候都要关注整体。

二, 同样的是用线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会观察得更加细微,比如画这个杯子,在与自己的眼睛比较近的杯口的线条是比较锐比较实的,与自己的眼睛距离比较远的地方的线条是相对虚一些的。在杯体两旁的线条,从上到下都会有细微的区别,有虚实的变化,是有生命的。看大师的速写作品,只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就能表现出来体积和空间。就是这个原因。

三,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画画的时候会直接拿笔来“画”他看见的东西,因为用线条表现视觉看到的物体的能力有限,就会有“画不像”的感觉,而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会用一些方法来辅助自己画画,还是以画一个杯子为例。 他会先画一条横线,来确定杯子中心的水平位置,然后画一条竖线,确定杯子的的竖直的位置,再画杯口的时候,不同于直接用弧线表现,他会先用直线画出杯口的最高的地方的和最低的地方的位置,然后再在旁边画斜线确定杯口对称的弧度,最后再通过辅助线画出杯口的“具体形状”。


对于你儿子来说,如果对直接用线条来“拷贝”所看物体的能力不是很强,通过用专业的训练肯定会对他的画画能力有提高,只要记住三点1,关注整体和空间,2, 观察,3,借用辅助线。

如果他时间有限,可以每天少抽出一点时间来做练习,如果能够坚持下去,会感觉到明显的变化的。 可以让他从简单的物体画起 (写生不是临摹,写生比起临摹更能开发孩子的能力),就像达芬奇画鸡蛋一样,哪怕是看似最简单东西,如果能够认真的画,都是在为将来画复杂的物体打基础,这个基本训练是很有力,并在将来的画画中会体现出来的。

比较让人高兴的是他对画画有兴趣,这个是最重要的,对于你儿子目前的情况来说,可以尝试每天在家抽出半个小时写生简单物体,另外,可以练习画一些速写,速写最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把物体画像”的能力,可以从物体开始画起,再尝试画人。一开始的时候也许比较难,尤其在对画作不满意的时候容易产生沮丧消沉,但是如果能够坚持下去,画画能力一定会有极大提高。


Q:因为儿子喜欢画画,所以我希望这能成为他的终身爱好。想请教lz,怎样能让他既保持这种喜好,又能提高画画的水平?需要在什么程度开始跟老师学习?怎样选择老师?多谢!


A:孩子在刚开始对素描表现出兴趣的时候,如果他发现自己学会了用线条来表现立体的东西,会为自己的这种“能力”感到高兴,这种“高兴”会使他保持对画画的兴趣,按照我的经验和体会,对画画兴趣最高的时候,就是对自己的画作很满意的时候,而对画画兴趣最低的时候,就是对自己的画作感到非常不满意想提高但是又停滞不前的时候。

我在之前的中文学校的绘画班教的是小孩子,但是有过两次给大的孩子的班级代课的经历,在那个课堂上,老师就是让孩子照着打印出来的照片临摹的,有意思的是,这个老师被誉为最受欢迎和教的最好的老师。我发现那些孩子的画画过程,基本就是“照葫芦画瓢”的过程,有一个印度女孩,画的很认真,也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喜欢画画,我给她指点了一下,教给她怎么用正确的方式观察并从整体入手的方法,她尝试着用我说的方法去画,十几分钟过后,再去看她的画,就能感受到明显的不同。一幅画在作画的过程中,任何时候停下来,都应该是一副完整的画,他们学了这么久,连这么基本的知识都不知道,却对画画还是那么坚持,真是让我感慨啊。

所以我想说的是,孩子是不知道自己的老师是不是用正确的方式教自己的。他们可能一直会保持对画画的兴趣,但是已经被误导了,在错误的路子上愈行愈远。

所以找到一个好老师很重要的,一旦习惯了用不正确的方式画画,再尝试去改,可比改掉不当的驾驶方式要难得多。

对于8岁的孩子,如果已经对素描表现出兴趣(我不知道他的老师让他了临摹的铅笔画是不是素描),那可以让他继续画,临摹也不是不可以,临摹其实是一个快速提高绘画能力的一个捷径,很多美术考生都在考前临摹几幅考试作品来突击,往往对考试很有帮助。很多大师在最初阶段也有通过临摹来学习技巧的经历。但是临摹和临摹是不同的,有照葫芦画瓢的临摹,有单纯学习怎么样使画看上去漂亮唬人的临摹,也有通过临摹来研究学习大师的技巧的临摹。另外,选择要临摹的作品和临摹作品打印的质量也很重要(尤其是色彩)。可以买一些印刷比较好的大师作品来临摹。临摹的时候要用脑而不是单纯用手,这样临摹才有意义。临摹的同时也一定要配合写生,写生的过程中去回忆大师是怎么样去表现物体的。


Q:我个人觉得培养色彩感觉比塑形的能力更重要些
我不少成年之后业余学画的同学给我看的临摹或静物写生,形、线条、素描关系都还过得去,最大问题全都出在色彩关系上,而这又很难三言两语解释清,因为我自己也算不上专业,我只能说这不对,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我自己在大二出去写生之前,对色彩关系也没感觉,完全是按照老师教的颜料搭配来画,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老师的解释,我也感觉不到,不懂。甚至我也在暗部偷用黑颜料,觉得这没什么。但写生之后忽然就豁然开朗,就明白了老师说的这个暗部很死是什么意思


A:我个人是先学素描然后才接触色彩的,刚开始接触色彩的时候,觉得既要顾及不同的颜色,又要同时用颜色来塑造立体感空间感,真是难啊。这时候,一个师姐告诉我,其实你没有必要去考虑立体感什么的,你只要能把你看到的“颜色“画出来,立体感自然就有了。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有一些老师会告诉我们画色彩的“秘诀“,比如,受光冷,背光暖,黑色禁止用,但是有时候黑色黄色能调出漂亮的绿色等,这些秘诀虽然有用,但是其实只要你能认真观察感受你看到的物体,并用色彩表现出来,比很多的“秘诀”更有用,很多大师都是自学成才的,没有老师教,也没有秘诀借鉴,他们都是因为本身的兴趣去用画笔来表现自然表达内心的。没有“考学”的目标,这也许是为什么他们能成为大师而我们不能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个人觉得,在画画的时候,忠于自己的眼睛,忠于自己的内心,画出好的作品来只是早晚的事情,如果画的时候想的太多,反而会束缚住自己的画笔和感觉。


Q:朋友家孩子不到4岁,对色彩的感觉非常好,配色连大人都很惊叹,这种怎么引导呢?


A:如果孩子本身就有非常好的色彩感觉,对于四岁的孩子来说,大人多带他出去观察自然,并鼓励他用画笔把看到的东西用色彩表现出来,同时多鼓励他作一些不拘泥于形式只用色彩的练习就行。好的色彩感觉真是天生的,孩子如果能一直保持画画的兴趣,将来他的色彩感觉会对他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