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离散家属68年后再重逢:“我可以抱抱70岁的儿子吗”

2018年08月21日 世界旅游画报


“我可以抱抱我70多岁的儿子吗?”

当得知自己被选中参加8月20日起举行的朝韩离散家属团聚活动时,92岁的韩国人李金石一时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她和自己的儿子已经68年没见。

当初决定从朝鲜一路南下之时,李金石的儿子尚哲(Sang Chol)才4岁。“当我刚来到南方(韩国)时,我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见到他们了,”李金石后来想,“可能只有等到战争结束我们才能团聚,但我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朝韩离散家属团聚 澎湃新闻 王煜 制图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李金石起初是和丈夫带着一双儿女逃往半岛南部。在成千上万逃跑的人群中,带着女儿的李金石与丈夫和儿子走散。李金石和女儿继续南下,最终跨过了如今的朝韩非军事区。后来她才发现,丈夫和儿子仍留在朝鲜半岛的另一边。

19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讲述了李金石一家的故事,而他们只是成千上万支离破碎的家庭之一。

8月20日-26日,朝韩离散亲属团聚活动将在朝鲜金刚山旅游特区举行。早在今年4月,韩朝领导人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中就定下了这次活动。经过筛选和抽签,李金石有幸成为为数不多的被选中的幸运儿。在韩国,约有57000人有资格参加此次活动,但仅有0.16%,即93人最终如愿。

而那些未能得到此次探望机会的人,或许将面临再也无法与家人团聚的痛苦。迄今为止,已有超过75000人还没来得及与亲人团聚就已离世。

李金石与儿子重聚拥抱

走散

李金石在位于朝鲜的咸镜南道长大。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时,她和丈夫所住的房子在偏僻的乡村,消息闭塞,李金石一家是从逃亡途中的难民口中才得知事态的严峻。于是,他们把食物和行囊装上牛车,一路南下。

“我们都没来得及回到自己的房子,就带着可供更换的衣物逃走了,然后就不停地赶路,”李金石说,“途中,我需要母乳喂养我的宝宝,但周围的人太多了,我根本无法进行。”为了找到一块隐蔽的地方,李金石和女儿穿过一条小溪,让丈夫照顾当时年仅四岁的儿子尚哲。但当她回来时,父子两人都不见了。李金石走了一整天都没能找到他们,她越来越焦虑,但仍决心继续寻找。

李金石以为丈夫带着儿子已经往前赶路了,她也顾不上停下来吃饭睡觉,继续前行,直到遇到了她的姐夫。

李金石从姐夫那里得知,丈夫并没有南下,而是原路返回去寻找她了。这次南辕北辙之后,他们最终在拥挤的人流中走散。从此,李金石再也没见过丈夫和儿子。

同样是在1950年,金光浩(Kim Kwang-ho)开始往南方逃亡时,自己才14岁。当时,他和父亲、两位兄长和一位胞姐选择南下,而母亲则带着10岁的弟弟选择留守,准备等待战争结束后再转移。但那次离别,却让他们分别了68年。

72岁高龄的金光浩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对他儿时在朝鲜的经历还如数家珍。

他记得,儿时自己时常攀上屋外的杏树、哼着歌望着远方的苹果园;或是坐在火车顶上就一路跑到兴南口岸,路上打着盹,让雪花堆上了肩头。

再婚

但南下之途并不平坦,金光浩的记忆中,还有小山坡上不时传来的轰炸声,以及远方炸弹在火车轨道旁连片开花的情景。

同样保留着这份记忆的还有李金石。一天晚上,他和家人正在一个废弃的房子里避难,李金石被子弹声惊醒。“我们当时的处境非常不利,”她说,“我们都躺在那里避难。”她在黑夜中听着枪弹的声音久久不能入睡。

尽管和丈夫走散,李金石却一直没有放弃希望,南下的路上,她总觉得丈夫还会赶上来的。

那次炮火声停止后,李金石和亲戚把行李扔到白雪覆盖的车顶上,登上了驶向南方的火车。一夜过后,火车到达了一个港口,在那里他们被告知可乘坐渡轮前往巨济岛。混乱中,李金石再次与夫家的亲戚走散,独自抵达巨济。

独自带着孩子的李金石记得,当时她发现了一堵墙,“靠在墙边,抱着孩子就睡着了。”

在巨济岛,难民们获得了少部分供给,他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当地人的慷慨相助。李金石非常思念丈夫和儿子,想知道他们当时怎么样了,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

“我每天醒来后都会带着女儿到空旷的田野,然后坐在岩石上。我回想起往事,就忍不住流泪。”李金石说,“就这样,我哭了整整一年。”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金石放弃了与丈夫儿子团聚的希望。后来,她与一个同样是逃到韩国的男子再婚,这名男子带着女儿在逃亡路上与妻子走散。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金石发现自己对儿子的记忆越来越模糊,只知道他是个好孩子。

金光浩同样也已经不大记得清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实际上,他的母亲已经在1967年过世,在韩国的两个兄长也已经不在了。他被选中参加这次离散家属团聚活动,金光浩很庆幸自己等到了这一天,终于可以和已经78岁的弟弟见面了。

抽签

赴朝之前,金光浩精心准备了礼物,御寒外套、袜子、香皂和一些化妆品,以及在朝鲜国内尤其受欢迎的巧克力派。

金光浩和弟弟被安排在了不同的酒店。在3天的时间里,他们将有机会参与集体团聚、午宴晚宴以及将在周二举行的3小时私人会面环节。

68年后,李金石终于又见到了儿子尚哲,当年4岁的娃娃已经是个72岁的老人了。

此前,当李金石得知自己被选中参加此次家庭团聚活动时,她甚至无法相信这一幕会发生。

对于大多数在战争中走散的家庭来说,他们的亲人在记忆中变得越来越模糊。然而,分离所带来的创伤和痛苦依旧存在,渴望团聚的心情也是如此强烈。

韩成灿(Hahm Seong-chan)也是参加此次家庭团聚的93人中的一员。他上次见他的兄弟时,对方大概只有6岁。兄弟二人各在南北长大,“我时常在想,如果能在死之前见到我兄弟一次,那就太好了,”他说,“当我接到红十字的电话,得知在5万名申请者中,我成为获得参加资格的500人中的一员时,我也没想到会进入最终人员的名单。”

这位86岁的老人告诉CNN,他并不指望自己能认出他的兄弟们。在他仅有的记忆中,除了那位经常打架的兄弟之外,对于另一位兄弟,他只记得他很安静。

“也许我们能认出彼此,因为我们身体内流淌着相同的血液,”他补充道,“即便他记不清我的长相,也肯定能记住我的名字。”但在见面之前,他却感到更紧张了。

郑克铉

老去

更多的离散家庭迟迟未等来最终确认团聚的电话。

现年85岁的郑克铉已经与他的兄弟们申请了21次。他告诉CNN,“我多想再次见到他们啊!当人们再次与家人重逢时,他们都泣不成声。见此场景,我也忍不住流泪。”

“只有当你亲身经历过,你才能体会到这种感受。” 郑克铉觉得,没有经历过和家人的分离,就很难理解他的心情,“想象一下,我已经六七十年没有见到他们了。”

即使那个人是他现在的妻子,也难以体会这种感受。郑克铉说,他也曾试图向自己现在的妻子讲述这种创伤,她的妻子是首尔本地人,“如果她也来自北方,我可以和她谈谈这件事。但现在毫无意义,因为她无法体会我的感受。”

每逢秋夕(韩国中秋节),韩国人都会回到家乡与亲人一起享受盛宴,祭拜祖先。然而,对于郑克铉和许多人来说,这个快乐的团聚时刻却是一个分外令人心碎的时刻,因为他无法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几十年来,他尽可能地靠近非军事区,在那附近的板门店神社进行传统仪式。

“与家人分离之痛是无法想象的,”郑克铉说,“我想要的不是一次会面。我只想知道他们谁还活着,或者我们是否可以书信往来。”

然而,对于南北两边的许多离散家庭来说,他们能团聚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自韩国红十字会和韩国国家广播公司(KBS)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帮助离散家庭团聚以来,已有超过75000名申请人离世。

据报道,上一次的家庭团聚还是在三年前的2015年。现在很多人已年老体弱,许多家庭担心他们将永远不会被列入名单,或者,即便他们有机会见面,他们也可能因为身体状况无法前往朝鲜。

“被选中的几率非常小,”组织团聚的韩国红十字会会长Park Kyung-seo表示,“我能深刻体会到那些未被选中的人的失望的心情,因此我正在与朝鲜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寻找其他解决途径。”

“73年了,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家人是否还活着,没有一点消息,”Park Kyung-seo说,“这真是一场无法想象的人类悲剧。”

金光浩14岁南下时,搭乘的是一艘名为SS Meredith Victory的美国商船。当时船上载有14000名难民,同船的还有现任韩国总统文在寅的父母。《华盛顿邮报》称,2004年,文在寅曾陪母亲参与同在朝胞妹的团聚,而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

“即便战争结束了,半岛的分裂也导致对战争的恐慌扎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在寅上周表示,“它夺走了无数年轻人的生命,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实,即使是有幸被选中的离散家属,在11个小时的短暂相聚后,他们也将再回到南北两侧。对于暮年的他们来说,这几乎将成为他们的最后一次团聚。

金光浩说,他期待日后能通过书信、电话、视频等形式继续联系,但再次团聚难以奢望。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