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0日,中国央行静悄悄发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这份看起来是日常工作阶段性总结的报告却暗藏玄机,人民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表述,已经把央行开闸放水释放基础货币的态度旗帜鲜明表露无遗。
报告中称未来一短时间,人民币供应量将通过以下手段大幅增加:
1、1 月、4 月、7 月三次定向降准,并搭配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
2、积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工作。通过定向降准,鼓励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实施债转股。
3、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金融支持。会同相关部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 个百分点。
4、扩大中期借贷便利和再贷款担保品范围,将AA+、AA 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等纳入担保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5、适时调整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启动金融机构评级工作,加强对金融机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态的监测。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评估(MPA),将同业存单纳入MPA 同业负债占比指标,适当调整MPA 参数设置,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II业融资和符合条件的表外资产回表。
6、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人民币汇率在市场力量推动下有升有贬,市场预期总体稳定。
7、及时主动发声,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市场沟通,6 月19 日和7 月3 日,在股市、汇市出现较大波动时,主动发声稳定市场预期。
对普通民众来说,也许不能完全理解表述中的深意。但可以知道的是所有手段都意味着一个结果,那就是人民币在短时间内铺天盖地的迎面袭来,物价或会上涨、对美元或会贬值、而股市或会企稳。资本越充足越敢于投资的个人和企业越会从中受益,反之不言自明。
对移居海外但与祖国保持密切经济关联的人来说,除了上述影响还意味着人民币资产向其他国家转移的难度更大、人民币贬值预期更强、人民币资产变现更复杂。
再看一组央行在报告中披露的数据:
1、2018 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 增速保持在8%以上,6 月末M2 余额同比增长8.0%;
2、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7%,比年初增加9.0 万亿元,同比多增1.1 万亿元;
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8%。6 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7%。
4、6 月末,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5.66,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166 元,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年化波动率为4.0%。
上述数据表明,汇率波动需要人民币控制投放总量,但信贷需求和流动性需求却要求人民币供应量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增长。
稳增长和保汇率之间出现了直接的矛盾和冲突。而央行在《报告》中坚定的选择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必须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利率中枢有所下行,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与央行态度互相佐证的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在2018年7月8月密集表态,合计8000亿人民币的基础建设项目已经得到确认和落实。
尽管从规模上看没有2008年的4万亿宏大震撼,但在全球央行都处在加息状态的大背景下,如此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更积极的货币政策,8000亿基础建设起到的经济刺激作用将不亚于上一次的4万亿。
但国际背景不同。2008年美国为了拯救沦陷中的金融系统,美元主动保持弱势,降息和增发是当时的主旋律。中国的4万亿尽管是对基础货币注水,但美元也进行了对等效率的注水。所在在汇率上人民币保持了对美元的均势甚至略强。
2018年央行再一次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时候,世界主要工业国却纷纷加息,收缩流动性。这意味着人民币继续贬值几乎是不可逆的,截至2018年8月12日,最激进的贬值言论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将触及12:1。还有评论指出如果央行坚定保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7:1以上,则意味着外汇储备或将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中继续缩水。
当一大波人民币扑面而来时,大家要做的事有两件:一是在国内借到便宜的资金投资;二是尽快把钱换成人民币计价的固定资产用于保值。当然如果有第三个选择,还应该把人民币换成其他货币避险。
文章来源北美报告,版权和观点归原作者所属,我们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