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在风暴中心亲历了华尔街经济危机

2018年08月23日 走遍美国


走遍美国

带你走进一个真实的美国!

关注


最近网上掀起一股“十年”怀念风,大家纷纷感慨了一番当时唱奥运主题曲的明星们,当时的运动员们,这十年来的起伏变化。

 

但十年前,对我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不是奥运。

 

是那场余波深远的经济危机。

 

十年来,我从没认认真真地跟人讲过当时经历的许多事。

 

就在十年后的今天讲讲这些故事吧。


经济危机的来临

没有征兆


我已经不记得当时,具体是哪一天,哪些事,让我感知到经济危机来了。

 

7月,我踏上华尔街,开始我为期两个月的入职培训。全球所有办公室的IBD新人都来了。


我天天蹭海外office的高额津贴,跟着不同办公室的同事们吃遍纽约,夜夜笙歌。周末,几个朋友购物的购物、打高尔夫的打高尔夫。



那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行业爆红、不愁没deal的放松神情。

 

谁能想到仅仅几周后,我们最大的担忧已经变成失业。

 

我突然意识到

不好,楼要倒


我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这次金融危机的震撼,已经是9月的事了。

 

那时候入职培训已经结束,但纽约office的新人们还时不时需要参加一些系统使用培训。

 

往常大家的电脑屏幕上内容各异,遛脸书的最多,频繁来往邮件的也不少。大家都在一边听讲一边开小差。

 

然而那天,所有的屏幕上,都是Yahoo Finance的页面。大家查询的ticker,都是同一个:Washington Mutural。

 

每隔几秒钟,屏幕跳动一下,股价就会被刷新。

 

几十部电脑,齐刷刷的界面,同一个跳动节奏,我眼睁睁看着这一片屏幕上,这家当时美国最大银行的股价每秒都在急速下降。7块,6块,5块……


 

股价降到一块多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在听课了。

 

一群没心没肺的新人们,还在兴奋地打赌:闭市之前,股价会不会跌破一块。

 

老师干脆放弃了上课,在讲台上问我们:到多少了?

 

那场景对我来说,真是震撼性的一刻。

 

在此之前,铺天盖地的新闻,跟我之间好像总是隔着一层纱。


我们也知道事情不妙,也知道经济危机已经来临,但不知道这场火烧得有多大,牵扯的机构有多少,维持的时间有多长,更不知道局势恶化得有多快。

 

十年后,尘埃落定,再回头看,从2007年就开始的各种迹象都分外明显。

 

但当时身在其中的我们,就像围观火灾的人群一样,兴奋异常,并没有意识到,下一刻,大火吞噬的楼房就会倒塌,把我们全部压在下面。

 

培训课上的这一幕,是大樑冒出的一簇明亮火花,让那一刻的我突然意识到:不好,楼要倒。


华尔街永远不倒

Wall Street never sleeps

 

之后的记忆就没那么鲜明了。

 

大事件太多,今天这个也破产了,明天那个要政府救了。


今天A公司裁员2000人,明天B公司裁员3000人。今天这个银行裁掉了整整一个组,明天那个银行裁掉了整整一个部门。

 

很奇怪的是,在这样大规模的动荡中,我并没有太多担忧。

 

可能是人的抗压潜力真的很大,可能是身处那样的环境中,很快就习惯了。


也可能是知道这既非我的错,又不以人力为转移,因而有种听天由命的坦然。

 

真的,当你身边的人,经常突然就消失了,桌子一夜之间就空了的时候,你已经见怪不怪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一个项目上的senior asso,带着我赶第二天早上8点的客户会议材料,赶到半夜2点多。


临走的时候,他还嘱咐我,第二天开会要带上啥啥啥。

 

第二天早上,我来到打call的会议室,推门进去,愕然发现从MD到asso,全部都是生面孔。


要不是看到大家拿的材料是我们头天晚上刚准备的,我差点退出来,以为自己走错会议室。

 

客户大概已经提前知道,MD换人了,但是他们不会被通知到asso换人这种事。


当发现电话里,那个从项目开始一直每天都跟他们紧密联系的人不在时,客户问了一句:那谁谁呢?

 

MD答:他去WallStreet Journal了。客户立刻会意,哈哈笑了一声。

 

我从此学到了,被裁员的一种极其婉转的表达。

 

至今我都不知道,公司是在什么时间,通知到当事人被裁员了,又是什么时候,给这个项目换上了全新的team。



毕竟我们头天晚上下班时是半夜2点,第二天的call是早上8点。

 

但是我从中感受到了,一家大投行,在如此动荡的时期,还能有条不紊,连会议时间都不改,迅速处理完裁员,换上全组新人的行动力,和背后极其成熟的管理。


经济危机会重创甚至抹去某些公司,但动摇不到这个金融体系的根本。

 

会议结束后,路过那位asso的桌子,看到桌子上什么都没有了的时候,我内心是五味杂陈的。

 

Wall Street never sleeps.


毕业就遇到经济危机

是件好事

 

和很多人的经历不同,经济危机期间,作为一个M&A banker,我一样忙成狗。

 

一方面,是因为我走了狗屎运,我们公司居然很早就开始做空次贷,虽然不可避免被卷入这场风暴,开始了大规模裁员,也损失惨重,但暂无性命之忧。

 

另一方面,越是这种时候,我们做的pitch越多。


而无论什么时候,M&A永远都在运行。好年头大家都有钱,并购极多,差年头个个都要重组、融资、卖non-core资产、通过金融方案撑过危机。

 

我每天都在做pitch book。

 

2007年暑期实习,我战战兢兢,每天都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什么活都抢着干,一有空就约人喝咖啡,生怕拿不到return offer。

 

2008年,感觉上跟实习没有什么区别,我仍然埋头苦干,什么活都接。


用态度弥补技术上的生涩,用亚洲人强大的建模能力弥补语言弱势,生怕老板嫌我做的不好,把我裁掉。

 

渐渐地,我发现,除了运气不好,身处漩涡中心,经常整个团队都被一锅端的情况之外,在尚留一口气,危机中还苦苦支撑的地方譬如我司,会不会被裁员也不是全由我控制。

 

被裁掉的,基本都是平时最不招人待见的。

 

比如前面提到那位,半夜被裁掉的asso,我们这群新人其实对他早有意见。



仗着和MD混得好,又是senior asso,什么活都不干,态度还很嚣张,一天到晚对我们这群新人颐指气使。


模型我们建,book我们做,手把手的指导是没有的,动不动就言语讽刺倒很多。

 

再比如,每一年年终,一个class都有人要走。


我们那一届,走的不是英语说得还没那么溜,还没那么懂美国式networking,最怕垫底的我。


而是初进公司就极受欢迎的几位白人,其中一位金发碧眼,长得像明星,系花一样的存在,从高中开始就一路名校。

 

然而她真的不会建模。很多次我给她解释完了,她还睁着无辜的大眼睛,一脸懵逼地看着我。

 

能在这场危机中存活下来,运气占了80%:


我司状况相对好一些,裁员相对少一些,我作为新人,有我没我公司财报根本不会有什么变化,裁掉我也没用,还没人干活。

 

但还有20%,在我能干活而且我态度卑微啊。



美国投行是一个很残酷的行业,好年头,要求能松点儿,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恨不得不停从竞争者那里挖人。


危机一来,养尊处优的人,和平时惹人嫌的人,就是第一批被筛掉的人。


这么看,投行还是很公平的。

 

我始终认为,毕业就遇到经济危机,是件好事。


它让我从此不敢放松,凡事宁可做到120分,也不敢打擦边球偷懒,期望能蒙混过关。


它也让我明白,光把活儿干好不够,和团队相处好,很重要。


经济危机

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也有那么一些时刻,我好像并没有意识到,我在经历经济危机。


2009年,经济危机到了谷底,市场一片沉寂。Pitch books都没目标做了。


有那么一段时间,项目松一些,我和一个大我两届的同事,常在下午偷偷溜出去看电影。


在漆黑一片的电影院,我俩抱着爆米花,看着不用脑的娱乐大片,感觉现实中的一切,好像离我们都很远。


散场后买个冰淇淋,慢悠悠兜回公司。


没人注意到,我们都去了哪里。



偶尔和同一届的同事们出门吃饭,经济危机似乎让每个人的脾气都软了下来。


以前特别aggressive的,现在都像转了性。再也没有人急着讨论市场、项目、吐槽MD和VP。


大家的话题都很生活很琐碎,家里刚换的新窗帘,最近在读的小说,和男朋友之间的小别扭。


没有紧张的竞争气氛,没有24小时随时可能响起的邮件通知,没有恶毒的玩笑和吐槽,仿佛我们根本不在投行。


从Equinox出来,就是纽约交易所。


纽约不常下雨,阳光总是很好,纽交所向阳的一面,被洒上一层金光,显得那些浮雕和罗马柱,都分外巍峨。


背阴的一面,却被这耀眼的阳光,衬得黑暗。


我脑中蹦出一行字: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被裁掉好还是留下好

谁也说不准


我有一个以色列同学,在招聘期间表现极其出色,获得了几乎所有招聘官的青睐,面试offer收了一大把,最后选了Lehman。


当时Lehman以年轻的内部创业文化,迅猛的发展势头,超越了更有历史的大行,成为很多人心目中首选。放弃Goldman offer去Lehman也很常见。

 

我当时很羡慕他。

 

结果Lehman一倒,他立刻被裁员,60天内就要离开美国,回到以色列。回去之后再要回美国就业,就几乎不可能了。

 

我常想,要是公平竞争,当时的我哪儿都比不过他。然而就因为我的选择没他多,最后没进去Lehman,留下来的居然是我。


真的很想啼笑皆非地朝着老天咆哮一句:玩儿我们呢?

 

但是留下来就一定好吗?

 

我的另一个朋友,2009年被裁的,回了中国。


还在华尔街的时候,他的部门极其苦逼,我们还很junior,没了bonus,赚的也没那么多,还要付那么高的税。


回去之后,他做了更适合自己的行业,反而风生水起。

 

裁员提前终结了一份明显不适合他的工作,让他能更早踏上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虽然我从来不后悔进投行,但有时也会想,如果当时被裁员了,我今天会在做什么呢?

 

10年初,我生日聚会,邀请了很多同届的同事。其中有个同事带了女朋友,他女朋友是Credit Suisse头几批被裁的。


她告诉我们,因为被裁得早,拿到了很好的severancepackage,一年还是一年半的工资吧(当时工资是10万美金),然后政府还给失业补贴。


她把纽约的公寓转租出去,拿着工资、失业补贴、租金,出去环游世界了。等到谷底一过,各大行裁员裁得没剩几个人,急需招人来干活,又把她招回来了。


 

你看,赚得比我们多,不用苦逼地干活,出去玩了一年,回来还跟我们一样。

 

到底谁才是赢家。

 

亲历这场危机,让我学到了宝贵的人生一课,那就是无论发生什么,都不是大结局。

 

以为自己选了最好offer的,还在前途一片大好的玫瑰泡沫中憧憬未来呢,转眼成为60天内滚出美国,再也回不来的那个。

 

进了美国大公司的,还在鄙视链顶端俾睨众生呢,转眼公司要拿政府救助,终止H1B。

 

暂时保住工作的,正庆幸自己还能多挣几个月的工资呢,转眼发现轮到自己,公司没钱了,什么赔偿都没有。最晚走的人,最凄凉。

 

反而是那些早早被裁的,有些在情况还没那么糟的时候,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些出去兜了一圈,很快又回到了原来的岗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前对我来说就是课本上的一句话。现在是我人生信条。

 

从此遇到波折,我都不敢叽叽歪歪了。

 

我很感谢

我参与过经济危机

 

有位记者朋友,想让我说说08危机我经历了什么,以及回头看这十年,对国内这股创业浪潮有什么观察。

 

可能经历过经济危机后,我对任何轰轰烈烈,成为“浪潮”的事,都失去了投身其中的热情。



当别人兴奋地跟我讨论“看这家公司两年内上市了,那家公司C轮融了一个亿”的时候,我的关注点往往在它们的商业模型是否新颖可行。


如果是,我就有极大兴趣追着看,如果不是,我就很木然:哦。

 

也许我这样很老派,很过时,很不符合现在的游戏规则。但亲历经济危机后,我就变成了一个只会笨笨地一点点做事的人。

 

经济危机给我们这一批人,烙下了不可抹灭的烙印。

 

我们变得更容易知足,更经受得起打击,毕竟最难的时候已经过来了,我们也没有很惨嘛。


回头看看,十年后,想做的事,想进的行业,慢慢大家也都做到了。

 

我们也变得更坚韧,更不愿放弃,因为我们太明白,一个艰难的开始,真的不算什么。

 

回首十年,我很感激生命中有这么一段经历。

 

就算我老了的时候,一生平凡,没啥成就可吹嘘,至少我还可以对我的孙辈们炫耀:

 

你奶奶/外婆我,当年可是在华尔街上,亲身经历了一场经济危机哟。


本文作者携隐,前华尔街投行家,现做着留学咨询/健身工作室/民宿的斜杠中年。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携隐Melody”(id:xyxymelody)。


推荐阅读


美国人收入那么高,消费那么低,钱都到哪里去了呢?


美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强烈推荐)

“我们只骗中国人,他们人傻钱多”,国外商家专坑中国人被曝光!


飞机上偶遇美军两星中将, 一番谈话令人毁三观


越穷越胖,越胖越穷!在美国是这样,在中国也是这样


为何美国人很少去读研究生?


美国老人的时间都花在哪?


中国车祸为什么那么多? 一个海归的话让国人沉默了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