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七彩仙人球
来源 | 公务员之家V(gongwuyuanzhijia)
写在前面的话:这篇文章本是一名公务员写给新晋公务员的年轻人的,细细琢磨下来,这六条忠告不仅适用于机关单位,更适用于普遍的职场。这也就是,通常一些跨国公司在人才招聘的时候,相比较相关背景经验,更看重所谓的“leadership”,因为这些公司认为只要具备这些”leadership“,不论什么样的经验,都能够迅速学习成长,为公司组织做贡献。
01
日清月结
日清月结本是财务用语,意思是当天的收支账目当天结算完毕,每月集中盘点一次,这是确保财务工作按时有序开展、不错不漏的一项基本制度。引申到机关工作的很多方面,其实都需要这种“日清月结”的习惯。
“日清”是每天盘点一下当天工作的完成情况,能够当天加把劲做完的就不拖到明天;“月结”则是“一段时间”的概念,未必正好是一个月,可以视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而定,定期对一段时间以来的情况进行自查总结,分析经验得失,并形成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
根据我自身体验,“日清月结”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作规律总结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我所在的机关党政办公室,工作节奏快、任务头绪多是常态,全体同志长期以来都养成了“日清月结”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一本随身携带的“口袋笔记本”,简明扼要地记录着每日工作安排,完成一项划掉一项,每天下班前必自查一下完成情况,发现加把劲可以扫尾的,就自觉留下加班完成,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每隔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个月)召开部室例会,大家各自总结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经验得失,开展部室工作典型案例分析,既达到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又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对于初进机关的年轻同志来说,养成这一好习惯,有利于在职业生涯之初就形成良好的执行力和主动思考能力。
02
马上就办
接到一项任务后,只要手头没有比它更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在处理,最好就马上启动去做,这样能够充分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否则,想着反正明天、后天还有时间,先放一放,说不定一放就放过了时间节点,或者临近节点而不得不草草了事。
我们对“时间节点”这个词要有正确的理解,节点是指工作成果交付的最后期限,英语称为“deadline”,直译就是“死线”,可见那绝对不是随便找点借口就能逾越的。在“死线”到来之前,必须为协调沟通、文稿修改、领导审核等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所以“马上就办”的态度在机关工作中是特别重要的。
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强、工作节奏快的部门,突发情况多、紧急任务多,“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因此更需要以“马上就办”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项任务。
我们部门曾招录过两名应届毕业生小朱和小陈。
小朱每次接到任务,总是迅速落实,即使手头正有事在忙,也会先抽时间理个初步思路,做些准备工作,忙完了马上去处理新任务,效率和质量都比较高,中间即使遇到什么问题,也有时间修正完善。
而小陈每次接到任务,先习惯性问“最后期限”,一看还早就放一边不管了,等到离期限还剩没几天的时候,才匆忙起草文件、协调落实,往往弄得漏洞百出。
有一次甚至捅了大篓子,业务部门告知他,在他邮箱里发了一份举办全区业务培训的通知,请他走发文审批流程。当时他手头有事,心想这种通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放放不要紧,干脆连邮箱都没打开。过了一周业务部门来催,他才打开文件,一看吓一跳,原来这次培训因为场地协调的缘故,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即使马上走完流程下发通知,留给受文单位报名的时间也只剩三天了!
小陈的做法给业务部门带来了极大的被动,通知发出后,部门负责人不得不发动大家挨个给受文单位电话、微信通知打招呼,最后仍有不少本来有参训意愿的单位没能报上名。
这件事,当然也有业务部门没有强调“此事急”的因素,但小陈作为文秘人员的不重视和拖沓起了决定作用。类似的事情多了,小陈逐渐被领导“冷处理”。而小朱在领导和同事中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入职四年就提任为副科。“马上就办”这件事,把原本教育背景、能力资质相差无几的两个年轻人拉开了差距。
03
不找借口
工作中遇到困难、麻烦、压力,第一反应不是归咎于客观,而是主观上自己哪里还有提升空间,“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结果想办法”;与他人的工作配合中遇到了问题,先不要责怪别人,想想自己还有哪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还可以主动跨前一步。这是一个成熟的职业人应当具备的职场素养,更是一名公务员思想境界和职业道德的体现。
习惯性找借口的人,都是“外归因”思维模式,他们既缺乏理性、客观、全面地认识问题的高度,又缺乏强烈的责任心和迎难而上的坚定意志,遇到开创性的、基础差的、矛盾多的工作任务,他们习惯于归罪客观;而遇到多部门多岗位协同配合的工作,他们又习惯与他人“互为前提”,必须要别人先做了什么,他们才去做,而不是各自先跨出一步,形成合力。
这样的人,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往往是团队内的负能量之源,怎么可能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待见,取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呢?
珊珊和小霞是两名年龄相仿的年轻人。
有一次,单位参评上级党委组织的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活动,领导安排她俩一同参加迎检准备工作。在对照指标准备台账的时候,她们发现,一些比较“大”、开放式的指标,本单位似乎没什么内容可以对应。
珊珊就开始抱怨指标不科学,对主任说,这些指标我们没材料,是不是干脆空着算了,扣点分就扣点吧。主任没说什么,心里却已十分反感。
而小霞是怎样做的呢?她主动与上级党委沟通,就疑难指标专门求教,同时与几家兄弟单位作了交流,了解他们是怎样解读这些指标的,慢慢地心里有了谱。然后,她紧密结合单位的特色业务工作,从比较小的切入口去解读指标,又联系相关的业务部门收集了相关的台账资料,确保了指标的得分。
后来,珊珊被调整到了其他部门,而小霞成为主任着力培养的“台柱子”。可没想到,珊珊调过去的部门负责人也不喜欢她,没多久也找个机会把她调走了,理由是“只能做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事,遇到一点困难就找借口绕道走。”
04
闭环意识
闭环意识。闭环,就是自己承担的任务从头到尾全过程一抓到底,尽最大努力,拿出最高水平,做成“句号工程”。各个层级守土有责、履职到位,这既是事业顺利发展、组织顺畅运行的保证,也是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的保证。
那种认为反正还有领导审核、还有同事配合,自己就可以松懈一点的想法是要不得的,否则,经常搞出“半拉子工程”,煮出“夹生饭”,拖累其他同志来返工,不仅影响整体工作进度和质量,也会毁掉个人的职业前程。
那么怎样才算有“闭环意识”呢?以举办一场新闻发布会为例,从制定方案、邀请人员、落实会务、准备新闻统发稿,到会议现场的协调和掌控,再到会后跟踪、媒体报道的收集,这才算做完整了。
如果前面都没问题,但会后几天领导问起来,到会的媒体都报道了吗,最有特色、受关注度最高的是哪篇(哪档节目),你答不上来,那么这件事就仍然没有做到闭环。闭环意识,既意味着极强的责任感,还包含着对一件事情、一项任务的过程、所涉及的方面等的全面了解。
05
有效沟通
沟通,是我们在职场无时无刻离不开的事,更是公务员基本能力的重要一部分。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有助于营造沟通双方良好的情绪体验,拉近彼此的距离,理顺工作关系。
那么什么是有效沟通呢?它要求沟通参与者、特别是沟通发起的一方,第一时间亮出沟通的核心目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逻辑清楚、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信息,并且以沟通相对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效沟通,能使沟通各方都能及时准确地 get到彼此的意图,共同走上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
这里有个机关小伙伴们耳熟能详的小场景,对比之下,何谓有效沟通,高下立现。
小吴和小赵各自撰写了一篇有关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报道,联系信息技术部的杨部长,请他就专业技术问题把关,提些修改意见。
小吴:“杨部长,我写了篇报道,题目是《……》,麻烦您看一下,提提意见。”
小赵:“杨部长,我写了篇报道,题目是《……》,因为我对专业技术方面不是很有把握,想麻烦您给把把关,提点意见。整篇报道的框架是四部分,分别反映了机关信息化发展的四个阶段,您看看这样合不合适。另外,我对云计算、智慧化服务等几个新概念理解不太深入,请您看看我的表述是否准确。文中还有一些有疑问的字词,用批注标出来了,也请您帮我斟酌一下。”
两种沟通方式,杨部长第一反应是更乐意、也更有方向帮谁的文章提修改意见,答案不言自明。
06
全局视野
任何一个“小岗位”,都连着“大背景”,机关里的每项工作相互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最终都服务于单位、行业发展建设的大局。
年轻人从入职之初,就应该处处留心,虚心学习,了解清楚所在单位、行业系统的基本架构、运行规则、职能布局和工作特色,着力培养整体思维、全局视野,不要因为自己从事的工作琐碎具体,就只关注“一亩三分地”,而是要从全局的高度来看待这“一亩三分地”的地位、作用、价值,逐步提升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做好本职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三个工匠砌墙”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其中的原理对机关工作也是适用的。年轻人要努力学习第三个工匠的视野和境界,从“建设一座城市”的意义去认识手头的砌墙工作,退一步也要像第二个工匠一样,“在造一座大厦”,无论如何不要像第一个工匠那样认为自己“只是在无聊地砌墙”。
当然,有了这样的认识,也不一定就能成得了“城市规划师”,但至少可以增加我们从业的动力,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价值、更有光彩,我们的职业生涯变得更加丰满而有意义。
小林进机关时,正逢负责行政后勤的老同志退休,领导觉得他年轻,应该接受些基础工作的锻炼,就安排他接了班。专业的不对口,后勤工作的琐碎,一度让他颇感郁闷。好在他抱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朴素信念,始终不放弃在工作中主动思考。
当他试着从整个单位运行管理的高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时,一切就渐渐地变得不一样了。
他通过各部门申领办公用品、设备的品种、数量的规律分析,琢磨出了一套合理配置资源、物尽其用、节能降耗的做法,得到领导认可后,形成规章制度在单位推广,使单位在全区“绿色节能机关”评比中获得优秀成绩;
他对照机关全年工作计划,排出各阶段重要会议、活动清单,与承办部门沟通,提前做好会务准备,有临时增加的需求也能从容应对,大家都反映,他接手以来会务工作顺畅多了;
他还利用自己的计算机专长,尝试在机关政务平台上增加了一些统计模块,实现了行政后勤管理大提速。
他把这份枯燥琐碎的工作硬是做出了“道道”,成为单位上下都认可的“牛人”,近两年的年终考核推优中,原来一直被遗忘的行政后勤岗位竟史无前列地成为大家争相提名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