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抗战胜利73周年祭:你们是永远的英魂!血荐轩辕 光照日月

2018年08月16日 北美报告


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岁月如此静好,只因有人曾负重前行。



45年前的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和9月9日,


日本分别在东京湾的美国航空母舰“密苏里”号上,


和南京的中国陆军总部大礼堂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中国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日战争,


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一刻,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这来之不易的一天。



报纸的版面,


也无一例外被抗战胜利的消息所占据。


 

在这场得之不易的胜利背后,


是超过3500万中国军民的伤亡。


如今73年过去,


生活在和平安稳年代的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体会,


在当时民族存亡危在旦夕的情况下,


那些愿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炎黄子孙,


是抱着怎样的决心,


走向战场这条没有回头的路。


国民党政府在杭州在笕桥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石碑上,


深深刻着: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这所学校里的第一批学生,


许多是民国的富家官宦子弟,


英武潇洒,前途无量,


或出身名门望族,或来自高等学府,



林徽因的弟弟林恒、


蒋介石的远亲毛邦初、


中国的“兵工之父”俞大维的儿子、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儿子……


他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却自愿成为了人肉炮弹,


他们就是:


中国史上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直至抗战胜利,这所学校总共有十六期毕业生,


1700人冲天参战,


击落日军敌机超过1200架,


牺牲官兵超过4321人,


平均年龄不足23岁。



1997年,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所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举行仪式,


表彰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位空战英雄。


出人意料的是,


他竟是一位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华裔混血,陈瑞钿



1932年,出生在美国的陈瑞钿与11位华裔同学放弃美国国籍,


回到中国,志愿加入广东空军。


在抗日期间,


他以总共击落8.5架战机的彪悍战机载入史册。


成为民国时期空战英雄(双翼机)排行榜的状元。



1942年,由于身受重伤,全身皮肤几乎烧毁,


在宋美龄的劝说下,


陈瑞钿回到了美国接受治疗。


在基本伤愈后,陈瑞钿立即重返中国,再上蓝天,


专门执行空运任务,


不分昼夜地为祖国运送抗战物资。



1997年9月,陈瑞钿在美国离世,


随后被迎进美国空军名人堂。


在去世前不久,有一家报纸采访他,


问他为什么当年义无反顾地回到中国参加抗战?


84岁的陈瑞钿老泪纵横,


他脱口而出:


“中国召唤我 (China called me) 。”


在八年抗战中,


这样冲在为国捐躯第一线的英雄实在数不胜数,


从有限的影像资料中可窥见一二:



这名瘦骨嶙峋的中国士兵,


向日军举刀示威,吸引战火。


五分钟后,他牺牲在日军枪下。



这名中国军人死在路边,


面部血肉模糊,


然而壮志未酬,死不瞑目,枪犹在怀,弹犹在手。



24岁的国军女战士成本华被捕,


日军将她绑着带到刑场观看同胞被杀。


当她得知自己也即将死去时,


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轻蔑地笑着,


让日本记者给她又拍了一张照片。


拍完后,她的身体被数把刺刀发疯般地刺穿。



这辆孤独的国军战车,


毫无畏惧地冲向前方严阵以待的日本士兵们,


迎接死亡。



请缨出征的四川青年王建堂,


得到父亲王者成的嘱托,


竟是一面“死字旗”:


为国捐躯,奋勇杀敌。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参军仅半年的朱文海,


被日军侦察兵击中。


历史凝固了他牺牲的一瞬间,以及他的名字。



在“八百壮士”战斗进行得最激烈的28日午夜,


女童子军杨惠敏把国旗裹在身上,


冒着生命危险,冲过火线,游过苏州河,


把国旗献给800名壮士。



在一次战斗中,杨靖宇的部队伤亡极大。


当时,他身边只剩下十几名战士,饥饿、寒冷、疲劳。


杨靖宇率部与敌周旋,一连奋战五昼夜。


最后,身边的两名警卫战士也牺牲了。


2月23日,杨靖宇被跟踪上来的100多名敌人包围在一个高地上,


敌我相隔仅50米,绝不投降,


他双手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了20多个敌人。


过后,杨靖宇胸中三枪,手中一枪,仰面壮烈殉国,年仅35岁。


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近八十年的世事沧桑,


当代盛世中华,


值此8.15日本投降日,


让我们所有中国人,


向这些无所畏惧的勇士们致敬!



最后,一首郁达夫的《满江红》


送给每一位华夏子孙: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


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


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


会稽耻,终须雪。


楚三户,教秦灭。


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


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


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温迪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 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