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日本悬疑片《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发布了预告片,这部电影由《午夜凶铃》导演执导,讲述女主角的男友丢失手机后的惊悚故事。
“不管是脸、名字、地址、电话号码、邮箱、工作场所、学校、出身地、男朋友的样子、前男友、一夜情、出轨对象、讨厌的上司、有点在意的后辈、玩玩的对象、朋友、家人、赌博、内衣、裸照、自卑感、行动范围、通话时间、检索记录、常去的餐厅、服饰风格、年收入、卡里的信息、欠债、梦想、过去、想隐瞒的事、想忘记的事、都被知道了。
明明只是,丢了手机而已…… ”
(图源:coopermills)
这部电影,再次把一个我们都知道,却无可奈何的现实拉到了所有人的面前:大数据时代的我们,是赤裸的。
最近又有大厂卷入了隐私泄露丑闻之中,美联社调查发现,即便当用户通过隐私设置禁止定位、暂停存取等,谷歌的诸多服务仍然能够获得用户的位置数据,不管你是安卓系统还是苹果系统。
(图源:fossbytes)
这一发现得到了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院的证实,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即便他们已经关闭授权,禁止定位,谷歌仍然时刻记录。
(图源:Daily mail)
一般而言,当你允许APP获取你的定位时,它才能够根据你的授权,记录数据、基于位置推送相关服务、进行导航等。但谷歌显然没有把用户的意愿放在眼里。
风里雨里,谷歌盯着你。
(图源:airsassociation)
可悲的是,在一次又一次数据泄露事件中,民众屡受伤害,却始终没有一个万全之策来保护自己,关于隐私泄露,似乎看不到好转的迹象。
2014年,黑客入侵雅虎事件中,30亿雅虎用户遭到攻击,有至少5亿用户的部分信息被盗取,信息包括邮箱、电话、生日以及部分用于安全识别的问题和答案。
(图源:emsisoft)
2015年,英国宽带运营商TalkTalk被反复攻击,400余万用户的隐私数据被泄露,姓名、住址、电话、邮箱乃至信用卡、银行卡的等详细信息。
2016年4月,土耳其爆发重大数据泄露事件,近5000万土耳其公民的个人信息被黑客出售,其中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父母名字、住址等,连总统的信息都被挂到了网上。
2016年5月,美国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宣布,该平台的1.67亿个领英用户登录信息,被黑客窃取后在黑市出售。
而发生在今年的Facebook泄密丑闻, 则比这种窃取用户数据库的事件更可怕,更恶劣。它在不知不觉间诱骗我们交出自己的喜好。
(图源:themunicipal)
拥有20亿用户的Facebook,是全世界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并且有报道指出,哪怕没有账号,仅仅是浏览Facebook网页,我们的行为信息也会被记录存档,因此Facebook有着庞大的用户数据集合。
(图源:adweek)
然而一家名为Cambridge Analytica的数据分析公司,以心理测试程序为手段,非法窃取了Facebook用户的信息,并分析用户的社交足迹、性格、喜好、知识水平等等。
(图源:theplaidzebra)
不仅那些去参加心理测试的人信息被非法获取,他们列表里的好友,也一并遭殃。最终,Facebook这次信息泄露事件,影响的人数达到了五千万,引起大众的恐慌和抵制。
(图源:wersm)
不去参加测试,不乱点链接,这样就安全了吗?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脸,就足够将自身暴露无遗。
美国信息安全公司Trustwave日前释出了一个新工具,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仅仅需要一张照片和名字,就可以找到你的Facebook、Twitter、LinkedIn、Instagram、微博和豆瓣等等。
(图源:techworm)
并且,从这些社交主页,它就可以总结你的姓名,年龄,所在地,邮箱等,简直就是关于你的初级情报档案。
泄露的方式越来越先进和便捷,我们越来越防不胜防、无处藏身。就在不知不觉间,我们被窥视,被追踪,被参观,被当成韭菜收割。
(图源:fossbytes)
IBM Security 和 Ponemon Institute两家研究机构推出的《2018年全球数据泄露成本研究》显示,2018年的数据泄露规模已经超过了2017年,并且去年的平均规模增长了1.8%,今年则是2.2%,这也就说明,关于数据泄露,没有好转,反而恶化。
即便我们明白,隐私不再“隐”和“私”,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网络空间留下足迹,顺着这些足迹,就足以被窥视。
(图源:Daily mail)
比如,你的搜索引擎,你的定位系统,你的社交平台等等,就能透露出你在哪里,你的兴趣,乃至你的生活。你想展示的或者不想展示的,都被强行前置。而这些数据,比你的自述,更能接近你。
(图源:theplaidzebra)
再比如我们点外卖时的信息,就被网络公司使用软件抓取,或是被骑手收集,我们填写的姓名、性别、号码、住址等等,都被用作交易的资源。
我们被垃圾短信和推销电话轰炸,不堪其扰。
我们和朋友聊天提到某个物品,或者是存了种草物品的照片,打开某些购物网站就会赫然出现在首页,心内一阵恶寒。
我们都知道隐私需要小心保护,要提高警惕意识,设置权限。但仅仅靠我们自己的提心吊胆和小心防范,除非是彻底脱离现代社会,不用手机、不用电脑、不上网,我们还是阻止不了自己的信息被窃取
(图源:electronicproducts)
有人说,我们是拿隐私换取部分便利,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有人说,我们应该拥有被遗忘权,信息应该得到周密的保护。
但是不管怎样,短期内,我怕是看不到手机上的微商推广、澳门赌博等短信能消失了。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Source: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6054383/Google-tracks-movements-like-not.html
https://resources.infosecinstitute.com/how-much-does-a-data-breach-cost-reading-the-2018-cost-of-a-data-breach-study/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5/mar/31/facebook-tracks-all-visitors-breaching-eu-law-report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8/feb/16/facebook-ordered-stop-collecting-user-data-fines-belgian-court
https://www.theverge.com/2018/6/28/17514822/facebook-data-leak-quiz-app-nametests-social-sweetheart-exposed-user-info
https://fossbytes.com/nametests-facebook-quiz-data-leak/
http://www.ciobulletin.com/security/trustwave-new-tool-social-mapp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neral_Data_Protection_Regulation
https://money.cnn.com/2016/09/22/technology/yahoo-data-breach/index.html
公众号
英国时报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