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发现澳大利亚 ID:Go_Aussie
在海外有一群留学生,他们有着优渥的家庭条件,天生吃穿不愁,轻松拥有很多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财富,让无数人羡慕。
小小年纪就被父母送到海外留学,很多人觉得赢在起跑线上的他们,在国外也是挥霍无度,纸醉金迷,生活奢侈。
这真是海外富二代留学生的真实面目吗?
凤凰卫视有一档名叫《生活在别处》的节目,揭秘了这些全球各地新一代年轻土豪移民们的留学生活。
01
从买买买到学学学
路潞是一名来自深圳的富二代。
从小父母忙于生意,就把她放在爷爷奶奶家,她对于父母的感情也很疏离。
2013年家里办了投资移民,她来到美国读高中。由于父母在国内都有生意,所以只有她一个人留在美国。
之前还没出国时,在她心中出国读书等于就是出来玩。没有家长管着,还没有那么大的学习压力,信用卡可以随便刷,多开心。
来到美国后,她在洛杉矶的一所天主教会学校上学。正值青春期的她非常贪玩,不爱学习。一到周末,就和一群华人富二代朋友一起出去购物、吃饭、打游戏,打麻将,到处玩。
最奢侈的是,他们经常包一辆能坐16人的派对车出去浪,说走就走,想去哪就去哪玩。玩累了就倒头睡一天,过得非常潇洒。
用她的话说就是,只要胆子大,天天都是假。
由于家里没有给她设置花钱上限,她的金钱观就是想花就花。最多一个月还不算刷卡,就能花一万美金,光各种名牌包包就有30多个。
这样的生活过了没多久,她不仅上课缺勤率高,而且还和中国同学在校发生了激烈矛盾。学校将这些事通知父母后,路潞爸爸非常生气,在电话里痛骂她。
叛逆的她在电话里和爸爸大吵了两小时后就甩了电话。父女关系也濒临破裂,气愤不已的爸爸由此断了她两个月生活费。
她只能开始自力更生,于是开始在网上做代购、当责编,自己赚钱后,她更能体会到父母赚钱的艰辛。每天变得充实忙碌之后,她开始反思以前那种生活……
由于在学校缺课太多,路潞被退学了。
她自己选择转到波士顿剑桥文理中学读书,她觉得学校的单人宿舍很满意。这所学校住宿费加学费一年大概需要6万美金。
到了波士顿后,她交了一个男朋友。她男友也是国内的富二代,在深圳做豪车生意。但是他学习非常刻苦,而且还自己写程序卖软件。
路潞男友表示,国内的朋友认为在国外读书非常好混,其实真的不是这样。
他说自己由于学历压力过大,去年就靠磕咖啡因熬过来。200毫克一片的咖啡因,他一天要磕三四片。
在男友的影响下,路潞像变了一个人,每天背三四十斤的书包上学,做题,一刻不得闲。只有在周末的时候,她才和朋友进城购物吃饭休闲。
还有一年时间,路潞就要高中毕业了,现在她的成绩是全A。她有很明确的未来计划,她希望先去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学法律,读美国法,然后再学习国际法,之后研究生她想去哈佛法学院深造。
02
成长的觉醒
Rudy容若天来自苏州,他一个人住在美国洛杉矶纽波特海滩,一幢500多平米的豪宅里。
虽然现在他还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四的学生,但却已经成立了自己虚拟现实游戏公司,他正准备把自己的公司迁往杭州。
14岁时,他被父母送到美国,在这里他度过了中学和大学时期。
Rudy的爸爸是国内游戏业的一位亿万富豪,世纪初互联网业在中国兴起时,他父母投身互联网棋牌游戏领域,迅速积累了财富。但代价就是,Rudy度过了一个孤单的童年。
虽然父母让他读最好的学校,给他最好的物质条件,但孩子的童年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Rudy觉得缺少父母关爱的童年,给他带来最大的后遗症就是,成年后他必须通过不断折腾来证明自己。
虽然在美国多年,但Rudy觉得自己始终难以融入到主流圈子中。2012年,他考入了南加大,他的自尊再次受到挑战。
美国很多大学都有“兄弟会”,这是一个由富有家庭孩子组成的一个组织。
每个兄弟会都会有一套筛选方案和独特的略带神秘气息的入会仪式,让入会的小孩感到威风八面的同时,也感到一股莫须有的神秘传统正在自己身上传承。但其实这一套所谓的考验只是为了帮他们筛选出掉他们不喜欢的人而已。
事实上,这就是有钱人家小孩一起玩、泡妞、摆谱以及建立人生早期圈子关系的地方。
用俗气一点的话讲,“兄弟会”的目的就是上学时可以一起泡妞喝酒,毕业以后可以互相提携。但这样的组织主要还是被白人垄断,亚洲人基本很难进入。
Rudy当时气不过,觉得这有什么难的,你们白人办这种活动,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2014年,Rudy就办了一个“生而不凡”俱乐部。一开始成员只是南加大的有钱人孩子,后来会员扩展到全美有钱的年轻华人。由于规模越来越大,当时这个组织在华人圈里红极一时。
“生而不凡”这个名字意味着华人流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天生与众不同,希望让华人孩子感觉到在海外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你凭一己之力无法享受到的特权,这个组织可以帮你提供。
为了回报会员每年2万美元高昂会费,Rudy曾组织会员租私人飞机去拉斯维加斯狂欢,享用日式“女体盛 ”,在好莱坞山租别墅,以及无穷无尽的派对。
他们去餐厅不需预定,去看比赛永远坐第一排,你开一万美金的酒我就要开1万五的,炫耀豪车美女就是日常……
过久了这样虚荣浮躁的生活,Rudy忽然觉得很没有意思。关键是,他发现他身边这些“富二代”“官二代”朋友都不快乐。
2015年秋天,他组织了“生而不凡”俱乐部最后一次活动,决定和以往喧嚣的生活告别。
结果有人举报了这次活动,警察以未成年人饮酒、聚众斗殴等理由封了场地。之后,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个组织,以此质疑中国富二代群体。
最终,他退出了自己创办的“生而不凡”俱乐部。
童年父母陪伴的缺失,让Rudy再次感受到他总是在追求一样东西去填补他原本的空虚,但是无论怎么追求,这个空虚都还在,他一直都不快乐。
他意识到他在娱乐购物上花的那些钱,其实可以创造其他的价值。
从此,Rudy用父母给的10万美金开始了创业之旅。为此,他从学校申请了休学。由于南加大创业休学的学生很多,所以校方习以为常,还投了一笔钱用以他的启动资金。
南加州大学
创业后的Rudy彻底和以前那个浮躁的自己告别,他没日没夜地为公司业务忙碌,飞速地成长为一个摸索中的企业经营者。
从一开始有钱人孩子玩票性质赚点零花钱,到现在Rudy完全将经营公司作为终生事业去投入付出,他的转变让不少朋友惊讶。
初创公司经历了刚开始的成功后,在融到第一笔资金后,初创团队发生分歧,其中一位成员离开开创了自己的新公司。Rudy将这些坎坷都当作创业途中必须经历的关卡。
好在一一熬过了这些阶段。Rudy在一个通宵后,在社交网络上写了这么一句话:
“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并非人人都具有你的条件。”
如今,Rudy正将一款集合了视频直播、手游、虚拟现实、网友和社交的产品打进中国市场,他将杭州作为他新的出发地。
03
精英的代价
小可五年级时,她妈妈就给她申请了投资移民,在硅谷一家公立小学读书,委托朋友照顾。现在,她移民美国8年了,在美国达拉斯的Hockday School读高三。
她现在就读的百年名校是美国最顶尖的私立女子学校之一,美国总统布什家族的三位女性都从这里毕业。
这所女校的学费是每年5万5美金,有4成都是中国孩子,他们的父母很多都是成功的企业家。
小可的妈妈在学校对面买了幢豪宅给小可姐妹,找了人来照顾她们。但她们平时其实都住在学校里,周末才回家。
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非常拼,这样的环境导致小可也需要格外用功。每一天都过得像打仗一样,除了留给睡觉的几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学习。
在美国的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小可却过得像苦行僧一样,每天都非常累。
由于每天只睡五个小时,白天在学校她就去护士那里的病床上休息一会,然后再起来学习。
常年缺乏睡眠,坐着学习太长时间,导致小可腰不好。在大半年时间里,她都因为腰痛没法坐,需要跪着上课。
对于小可所受的这些苦,她妈妈完全不以为然,因为她觉得这些苦都是成为精英必须的代价。
小可刚来美国时,由于环境陌生很不适应,又加上妈妈不在身边,经常觉得受委屈没地方说。
她妈妈也知道孩子在异国他乡不容易,但她觉得一切苦难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由于小可的学校常年组织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这些活动启发了小可,她希望把慈善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平时她一直坚持去当地一家养老院做志愿者,一直坚持了四年。
这些90多岁、100来岁的老人有些无法说话、无法行动,有些皮肤溃烂,小可一开始有点难以接受。但渐渐地,她从中找到了乐趣。
她曾到秘鲁帮当地人挖水渠、建图书馆,在北京一所听障学校当助教。
她和姐姐四处筹款帮西藏的孤儿来北京。
她每天早上6点出门,晚上10点多回家,每天在外走10几个小时,累得筋疲力尽,吃饭的时候也不敢吃太多,害怕点的菜不够孩子们吃。一个月就瘦了十几斤。
她这么做,只想在有限而短暂的时间内,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爱。
其中一个孩子靠着她睡着了,她就一动不动让他靠了5个小时。
她妈妈觉得,小可很有爱心,也有幸生在他们家,即使免费做义工,家里也都供得起,能无条件支持她。
参加毕业典礼的小可非常美丽优雅,她的同学们都和她一样来自非富即贵的家庭。
但小可觉得她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一群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聚在一起而已。
有时候,小可妈妈提议她可以穿戴贵重一点的首饰和衣服,女儿则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贵不一定代表适合。
这让妈妈深深觉得这些富养的女孩子见多识广,因为她们根本不稀罕这些东西。
小可有时候会看到微博上说一些有钱人挥霍无度,买车飙车到处玩什么的,这让她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她见过身边太多有钱人,但没有一个是这样的。
她看到的有钱人都特别善良,特别优秀努力,还都想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小可觉得“富二代”并不是重点,关键是人做的事,富二代有可能比别人做的更多。
被纽约大学提前录取的小可并不介意自己身上“富二代”的标签。
人美心善的小可,希望以后致力于慈善事业的选了心理学作为自己的专业,这也是她迈向未来事业的第一步。
///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阶级的固化现实存在
没资本没资源的人
还有什么借口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