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每年的情人节、七夕节,网络上就异常热闹,朋友圈里处处秀恩爱,秀段子。但是有这么一群人,一到这样的节日就会神经紧绷,提高警惕,他们就是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此时他们恨不得化身福尔摩斯,想从孩子的朋友圈里看出点蛛丝马迹,及时把早恋的小火苗掐灭在摇篮里。
究其原因,无非是:
“早恋会影响学习,我不能看着孩子误入歧途。”
“小孩子,懂什么爱情?就是在胡闹。”
“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早恋就是在糟蹋自己的未来。”
“孩子没有负责任的能力,也没有自制力,无法承担爱带来的负面后果。”
……
中国对“早恋”的解读
早恋,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身体未发育成熟而过早地恋爱”,一般指进入大学之前的青春期恋爱。对比全世界其他国家,早恋竟是“中国内地的专有名词”。
而在英语、日语、韩语、法语等语言中都没有“早恋”对应的词,因为只要互相喜欢,恋爱不分早晚。唯一算跟“早恋”沾边的只有英语里的Puppy Love 一词(也称Calf Love、Kitten Love,注:Puppy幼犬,Calf牛犊,Kitten小猫),用来形容童年或者青少年时对另一个人懵懂的喜欢。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家长,在面对孩子早恋的问题上,都是一样的态度:坚决不允许,坚决不姑息。除了家庭,连官方也公然把“禁止学生早恋“作为学生准则,出台各种措施杜绝孩子早恋。
今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校规在网络上火了:“男生女生不能在学校里做出如牵手等亲密举动,若被发现将被扣学分”,同时还规定“在校期间非法同居或发生性关系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这让许多网友不禁感慨,原来不仅中学时代不能早恋,大学也不可以。
就连广电总局在2016年发布的《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中,也将对“未成年人早恋”的表现和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等相关内容并列,定性为“危害社会公德,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
“早恋”就这样成了一种污名,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对亲密关系的萌动成了家长和学校眼中的“罪恶”,被严防死守。
至此,有人会纳罕难道只有中国孩子才“早恋”吗?为什么欧美国家鲜见“早恋”禁令?
例如著名星二代布鲁克林15岁便恋爱了,可也没见贝克汉姆夫妇跑去与学校理论啊……
贝克汉姆夫妇的大儿子布鲁克林及其女友
“早恋”怎样越来越有中国特色?
回顾中国历史,青春期恋爱只有在近几十年才被视作洪水猛兽,毕竟此前我们还在赞扬梁祝“早恋”的纯洁爱情,还在歌颂烽火年代里的校园革命爱情。
1950年,中国颁布了《婚姻法》,规定“男20岁,女18岁,始得结婚”,废除了包办婚姻,实行婚姻自由,鼓励自由恋爱,结婚之前谈场恋爱再正常不过,所以当时并不存在“早恋”一说。
但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提倡“晚婚晚育”,在当时的背景下,早恋就显得非常“不正确”。1974年,一篇发表于南京师大学报的文章《迎着斗争的风浪越唱越嘹亮——常熟县白茆山歌的调查》就展现了对早恋的敌意:
到了1980年,中国修改了《婚姻法》,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1982年,计划生育出台,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结婚的时间被延后,过早恋爱就显得“不合时宜”。
特别是在恢复高考后,高考成为了很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和学校就更迫切希望孩子能够“无欲无求”地集中心思学习,以求得更好的未来。所以,早恋就被视作孩子在人生路上“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原罪。
然而,美国是没有“早恋”这个概念的,因为在美国人的中小学性教育课程里面,“约会”(dating),跟“恋爱”(fallinginlov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约会”是男女间开始交往,学习跟异性相处,可以是一群男女一起参加某些活动,也可以是一对男女一起参加某些活动。约会的男女朋友可能有亲密的举动,接吻拥抱甚至上床,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约会并没有婚嫁的承诺,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结婚。
因此,在中学,甚至小学时代,美国的学生很多人有男女朋友,家长也鼓励男女朋友单独的交往,学校更加会安排舞会或者“情人节大告白”之类的活动,鼓励男女学生约会。美国人认为约会可以让人学会怎样跟异性相处,怎样学会尊重、迁就、妥协和负责任,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人假如没有三五次的约会史就结婚,会让人感觉此人有点变态的。
美国曾拍出一部62万人评分高达8.9的电影《怦然心动》,位列必看电影排行榜的第26名,曾红极一时的《暮光之城》也是发源于高中的“早恋”。从这些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出,欧美国家对青少年恋爱没有苛责,而是注重正向理解和引导。
为什么中国家长反对“早恋”?
早恋影响学习?尽管家长们扛着影响学习的“大旗”反对青春期恋爱,但至今为止,并没有一项公认的研究能够清楚地解释“早恋与学习的关系”。许多家长还停留在“早恋让人分心、浪费时间,所以影响学习”的假想逻辑里不能自拔,然而有多少所谓“早恋后成绩下降”的例子,就有多少学霸情侣们“啪啪打脸”的例子。
2017年,东南大学的一对学霸情侣双双拿到国家奖学金,考入清华大学。这对学霸情侣中,男同学表示“女朋友成绩在专业前列,那时候我就意识到女朋友是我可以共同钻研学习的伴侣”。所以,有问题的可能不是恋爱,而是人。
家长反对早恋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担心早孕,但为什么外国家长好像并不这么担心?其实,我们之所以会以早孕为理由来反对早恋,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摆正对早恋的态度,没有做好早期性教育的结果。
美国社会从未将“约会”视为“早恋”行为,并对此加以制止,是因为校方从小学五年级的健康教育课程开始,就致力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约会”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及生理问题。
而在美国高中健康课的青春期性教育部分,则会很详细地告诉学生在性激素作用下,男女会有哪些性心理,性欲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性行为等,甚至非常详细地讲解各种避孕知识;同时,也会跟学生讨论男女的“约会行为”,将对日常学习产生哪些影响,同时禁欲又有什么好处等。
当学生们掌握了比道听途说来的更全面更科学的性知识后,男女关系(甚至男男、女女关系)就变得不再神秘。此后,能自由约会的学生,只会努力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勉励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以配上心仪的约会对象。
而中国家长和学校却羞于向青少年讲授他们应该了解的生理常识,无视人类自然产生的情感,并试图采用“禁止早恋”的方式保护青少年,此举往往导致事与愿违。
据《新闻晨报》报道,2013年上海“少女意外怀孕求助热线”的数据显示,在医院接受人流手术的学生里,中学生占到近30%。
比起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的早期性教育仍未“步入正轨”。例如:一名英国儿童在5岁时就已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但一名中国5岁小孩可能还在回味自己如何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或者怎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2017年,杭州一名小学家长称学校发放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含有男女生殖器官相关介绍,引发关于早期性教育的激烈争论,最后结局以该小学收回性教育课本告终。
由此可见,中国社会对“早恋”的恐惧,仍处于一种“未雨绸缪”的保护状态。换言之,也可能是一种“我也弄不懂这是什么,总之你别做”的懒惰教育。
其实,“说破的鬼不吓人”,只有正确沟通,友善引导,才能帮助青少年良好度过青春期。
要知道恋爱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或许,中国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久很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曼斯儿
编辑:兮兮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 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