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北美留学生日报
ID:collegedaily
出国后,才发现,身边有那么多人都混着。
不要误会,我说的不是那些真的混子。
我说的不是那些不怎么愿意上课,有作业就找代写,有考试就想找替考,压根就没想过要学习的废物。
我要说的是一些 “既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国,也不明白自己要往什么方向奋斗”的那些人。
于是每天的日子成了昨天的不断重复,心中只有尽快熬到毕业这一个目标,而那些更重要的事情,却来不及得去多思考。
整个人像一只忙碌奔跑的犀牛,停不下来,又不知跑向何方。
环顾四周,我们被这样的同学包围了。甚至我们自身都或多或少沾染了一点这种性质。
出国混,成为了一种传染病,在出国党群体中蔓延着。
如果你不是一名留学生,你可能会要开骂:“靠,你们这帮富二代小兔崽子,都出国了还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出国?骗鬼呢? ”
你还真别喷,你到美国加拿大英国的大学里,揪住一个中国留学生问她/他:当初你为什么出国? 估计有很大一个比例的人回答你:是我妈逼的。
不错,我当初也是我妈妈强迫我出国的。
那年刚上高三,第一次月考成绩下来,数学物理成绩下滑了一些,班主任就把我妈叫过去谈话。说了一些什么上高三了,成绩很重要,要冲985/211全国十大名校可不能这么吊儿郎当,等等。临走还嘱咐我妈学校有一本升学指标云云。
后来一个月内,好几个同学就“不见了”。回家安心准备出国。
家长的圈子很小,而且攀比严重,比房比车比收入,比职称比级别比孩子。
到了高三,很多家长就早早准备好送孩子出国的事儿了。我妈于是收到了刺激。
又是那套理论:别人孩子都出国了,咱们不出国,这不比别人差一截么。
月考我的成绩下滑,她又来了新理论:在国内考不上985还不如出国呢!
于是,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被家里的“政委”我妈逼上了出国的前线。
临时起意,领导(我妈)玩“大跃进”式指挥,于是就像所有的豆腐渣工程,我的留学准备过程也是乱得一塌糊涂。
从来没怎么仔细考虑过国外大学选校的我,基本就是被各路中介忽悠的角色。
在给我选中介的过程中,我妈持续发挥着 “只选熟人推荐的,就是坑也要跳”的关荣传统。找了一个亲戚介绍的小中介,结果后来才发现,那个顾问压根就没留过学,就前几年去新加坡做了两年生意,回来就混成了“VIP级资深顾问”了。
这样的下场可想而知,选校定位全凭感觉,最后的申请结果也是一地鸡毛,去了一个排名尴尬名字尴尬地理位置也尴尬的城乡结合部学校。
我妈也明白被中介坑了。但就像一年又一年所有被留学中介坑过的家长们想得一样,一句 “既来之,则安之,不要再耽误一年” 这个坑爹的中国家长核心思想就把我打发了。
我是真心佩服那些申请结果不好但能够劝服家长让自己缓一年上大学重新准备重新申请的那些同学。如果我能重来一次,我一定这样做!
因为不能以一次失败,让这一生背锅。一步错,步步错。
选错了一所学校,就是选错了一段人生。
选错一段人生,很多人命运就此改变了。
有的人能够及时醒悟,有的人则温水煮青蛙积重难返。
大一,来到这所陌生的,自己之前完全不了解的大学才发现,身边还有成百上千个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同胞们。
记得早些年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句话:“美国人都是一脸从来没受过欺负的表情”
而我们中的很多人,则是一脸沧桑,一脸疲惫。
来到新大陆的新鲜感很快就被各种paper, exam,quiz给杀灭了。来自中国的同学们开始抱团。
几乎所有的最初只是为了一起学习而组成的小团体,到最后都成了Dota,lol,王者荣耀,狼人杀局了。
出国不到一年,英语没长进,各地方言说得贼溜。
至于学业,大一的课程相对简单,还能handle,但是对以后学什么专业完全没有概念。
这并不难理解,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当初为啥要出来,就更没有去想过出来后要干啥。
“车到山前必有路” 这句话是棵大毒草,因为我见过太多辆车停在山前,踟躇不前,前无路,后无涯。
我妈也说过,出国后你自然就知道学什么了。但我问她你知不知道美国大学里都有什么专业的时候,她却答不出来。
“我信了你的邪!”
直到最后,advisor几次三番催促下,我听一个学长的建议,随便选了一个专业。听说是这个学校最好的专业。
后来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和剩下的238名中国同胞,都是这么想的。
当年日本鬼子说中国人就是群羊,很抱歉,就扎堆这个习性上,他们真没说错。
大二,学业压力开始加大了,每学期都把学分选很多,想争取早毕业 (这也是我妈催的,就因为隔壁邻居家的姐姐提前半年毕业,她就觉得已经遭到了严重挑衅了)
这一年,我过得很努力。
但是,却很失败。
为啥? 因为我理解错了努力的定义。 我很想努力,但是结果都是表面功夫。
我管这种状态叫:仪式性学习造就的学酥螺旋。
身边总会有这么一小撮人,每次都主动约你走一波图书馆,或者是来个抱团学习小组。
他们事前还特么正儿八经地做出详细规划:几点到几点之间,如果你看到我屁股离开图书馆的椅子,你就是爸爸!
于是你看到他们摆好水杯,带上耳机,把歌曲调到特意挑选的“25首最适合安静学习”的歌单。
摊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选好一只书写最流畅的笔。
哦对了,还不会忘记打开一包小饼干,以供给脑力消耗的体能………………
这一切的一切“仪式”,都放佛在告诉你,“老子TM要开始学习了,我学起来都发疯的!很可怕的哦!”
………………
等全部准备妥当之后,他看了不超过15分钟的书,就打开了王者荣耀……
以上所描述的,就是我经常的状态。 无法Focus,无法静下心来。总是想着要努力要努力,但是内心却一直在抵触。
究其根源,还是那两个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答所造成的:
我出国到底为了啥?
我出国应该干点啥?
我渐渐发现,我所受的所有心理上的煎熬,都来自这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他们就像一个幽灵一般,在我试图努力学习的时候来拷问我,这会让我开始质疑我所做的一切努力。
我为啥要读这么多page的text?
这个Project做得有什么意义?
我如果以后不走这个专业,这门课岂不是就浪费了?
天啊,我要选简单一点的课提高GPA,好尽快转学。
不不不,我还是得上点专业core课程早点毕业然后考个好master。
我为啥要考master?
慢着,我好像还没明白我为啥要出来读本科。
于是,大脑……Boom Shakalaka……
在这种心理的煎熬下,很多人都慢慢学会了混。
不愿意再去想那两个依旧无解的问题,只求尽快毕业就好。混到毕业走人。
之前那句毒草鸡汤又回来了“车到山前必有路”,仿佛等到毕了业,一切就有了解答一样。
就仿佛李宗盛的《山丘》里唱的那样:“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于是很多人一直到毕业那一刻才发现,那里并没有上帝为你精心准备好的一份人生。
该迷茫还是继续迷茫,该犹豫还是犹豫。只是回头望望才发现,已经混过了四年光阴。
想起了罗曼罗兰的一句话:
“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在不断重复着以前的自己"。
我觉得我们很多人都正在应征他这句话。不知为何出发,也不知何处是到达。
即便最后悲剧结束自己生命的盖茨比,他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一直有一盏不管追求的绿光。他一生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存在。
而不幸的事,我们很多人都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如果你读到这里,觉得这篇文章是在说你,你感到有深有同感,那么你就危险了,这说明你也陷入了这个迷宫之中,渐渐迷失方向。
要尽快走出迷宫,不然就会继续温水煮青蛙,积重难返了。
现在请你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 你喜欢你现在的状态吗?
2. 你喜欢你现在的专业吗?
3. 你觉得你现在的努力都有相应的回报吗?
如果三个问题答案都是“否”,那么你一定要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了。
不要为了一段错误的人生而用终身去弥补。
你难道想人到中年的时候还要去悔恨20多岁时自己没有努力对方向?
是时候是去想想最开始的那两个问题了:
你为什么要出国?
你出国后想干啥?
人生里有很多没有答案的问题,但这两个不应该无解。
祝每一个出国党都能找到自己努力的理由和方向。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