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生和纯粹的美高留学其实很不一样,交流项目一般是一年,参加交流的学生一般承载着文化沟通的意义,并不能抱着自己的学术追求而去;另外,无论是“插入”一个陌生的班级,还是和寄宿家庭相处,学生和生活的细节对学生都会是一种考验,但对交流生的成长而言,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下面这些文章中,好几位有着国际交流经验的学长分享了他们的交流经历和经验,揭开交流生群体真实的生活状况。
文/敖瑾 编辑/吴慧雯
“出国热”持续发酵。出国学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YFU(国际学生交流协会)则为一群正值青春年少的高中生搭建了一个出国交换的平台。
上个月底,上海YFU为2014-2015届的交流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优秀的交流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分享了过去一年他们在世界各地学习生活的经历。他们的交流经历有什么特别之处?对即将要起航国外的“国外党”们又有怎样的借鉴意义呢?
寄宿家庭
参加YFU交流项目的交流生全部需要住在寄宿家庭,而这些寄宿家庭都是自愿参加项目的志愿家庭,也就是说寄宿家庭需自行承担招待交流生的日常生活开支。
寄宿家庭分配基本都是随机的。交流生可能寄宿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成员构成的家庭中。除一些如距离学校实在太远、寄宿家庭发生变故等的客观因素以外,交流生一般会在同一个家庭住满一年。
寄宿家庭生活给予了交流生最大程度深入接触外国文化与生活的机会。他们会带交流生参与家庭聚会,组织家庭旅游,举办节日派对。在寄宿生活中,交流生深刻体会了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也与寄宿家庭成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赴美交流生沈哲琪寄住在美国爱荷华州一个小镇的普通家庭。寄宿家庭成员主要是美妈和美姐。每天睡前,美妈都会和沈哲琪聊半小时天,听她分享当天的学习生活,就像从小到大,妈妈和自己的习惯一样,这让沈哲琪感到非常温馨和踏实。
美姐是个“学霸”类型的学生,会陪着沈哲琪一起读书。她给沈哲琪定下每日不读够30页书就不能睡觉的规定,所选的书籍都是经典文学,如Jane Eyre, Pride and Prejudice, To Kill a Mocking Bird。
起初沈哲琪认为每日已经有许多需要完成的事情,因而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最终她还是坚持做到了,并在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能力。交流刚结束时,沈哲琪“裸考”了一次托福,轻轻松松取得了112分的成绩,她觉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姐帮她养成的好习惯。
沈哲琪的寄宿家庭中还有一位和蔼可亲、风趣幽默的grandpa,虽然grandpa已经快九十岁高龄了,但他经常会和她聊关于择偶标准的话题,还会出谋划策教她如何“鉴别”男生。交流年结束时,grandpa驱车几小时来和沈哲琪送别,对这个中国孙女依依不舍。
交流生与瑞士大家庭
但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也给交流生造成寄宿生活上的不适应。赴美交流的成嘉立所寄宿的家庭由美爸美妈和他们收养的海地孩子构成。一次,美哥和美弟发生了争执。成嘉立为平息争执,出手调解矛盾。但因表现出偏帮美哥的立场,生气之下的美弟向成嘉立扔去了一把水果刀。
成嘉立感觉是太严重,当即给YFU美国发去邮件反映情况并求助。但冷静下来后,他决定先和美爸美妈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美爸美妈与美弟沟通后了解到,向人扔水果刀是海地人民和他人开玩笑的一种方式,并非有意伤害他人。成嘉立得知后,又向YFU发邮件,希望独立处理此事。
“很多人觉得被扔水果刀这件事情非常的严重,也都觉得我应该更换住家,但我坚持用平缓平和的方式来解决。美爸美妈收养他们是件很伟大的事,志愿接待我也一样是个无私的决定,我不希望他们左右为难。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本身就需要沟通,逃避是无法从根源解决矛盾的,我相信他们对中国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也会更懂得分寸二字。这种经历,以及它带给我的思考,可能也只有在外的这一年才有机会遇到。
寄宿家庭生活是交流年的一个重要部分。面对寄宿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对待交流生的方式,交流生们总结出了自己的应对经验。
赴美交流的高心远在谈到如何与接待家庭保持良好关系是表示,“节日是与住家增进感情的好时机。”许多交流生的经验分享也都印证了这一点。节日家庭聚会是“破冰”的很好机会,这里提的不仅是交流国的节日,也包括中国传统节日。
许多交流生都通过在节日家庭聚会中与寄宿家庭的换礼物、交流谈心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与此同时也传播了中国文化。
交流生在德国过圣诞
面对在寄宿家庭的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赴瑞士交流生张凌斐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遇到困难,与住家妈妈沟通比向亲妈抱怨要有用得多。”赴美交流生杨樱则表示,“一定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人家才会真正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
校园生活
外国高中课选修课程多种多样,社团活动也丰富多彩。面对选课,不同的交流生给出了不同的想法和建议。“学霸”可以尝试有一定难度的学术课程,也有交流生建议多尝试一些不同的新鲜好玩的课程,如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在这些课程中你能挖掘到未知的潜能。
交流生参加学校剧团(后排中间)
赴德交流生周士超组建了学校第一支羽毛球队并赢得了全柏林团体第二的名次。赴美交流的高心远不仅在校际达人秀中夺冠,还在高手云集的田径比赛中拿到800米冠军,代表学校晋级州赛。沈哲琪也在一年中拿到大大小小数个奖项,都是一些和中国文化有关的项目。
交流生在学校运动队
很多家长和交流生都是怀抱着准备SAT和托福等标准化考试的目标参加交流项目的。对此,赴美交流生张天煜的父亲则表示,在美期间多参加活动多与寄宿家庭成员交流、参加家庭娱乐项目、比闷头学习更加“划算”。
“陪美妈打打扑克,与美爸一起看美国橄榄球比赛,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积累和语言学习过程,打破了中国孩子学习外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瓶颈,通过文化了解人、了解国家,从而了解自己。我在美国生活八年的朋友也感叹他们缺乏这样的途径真正融入当地文化和人群。”
交流生和住家的兄弟姐妹参观MIT
如何更好地与同学相处也是在国外交换的一个重要课题。赴美交流生张欣诣一开始并不适应美国相对开放活跃的文化。因为性格较为内向文静,又没有参加体育社团,刚到美国没有交到朋友的情况让她十分苦恼。
但Homecoming舞会成为了一个转折点。在交换生好友的鼓励下,张欣诣克服羞怯,大胆地迈开了当晚的第一个舞步,加入了其他同学。“事后想了一下,其实根本没有人在意你跳的怎样。只要放开一点去加入他们,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此后,她尝试在午饭时加入外国同学与他们一起吃,尝试加入他们的话题。“主动一点和外国人交流,他们会很乐意与你做朋友。”
交流生在钢琴独奏会后与同学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交流需要谨守学校规定,规矩在国外高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赴徳交流生小周在过去一学年中,因与同学一同翘课,而受到处分,不得不换寄宿家庭。
对于这段经历,小周总结了两点经验教训,“规定就是规定,还有谨慎交友。我的接待家庭对我非常好,但因为我违反了规定,他们即便很爱我,依然将规定摆在首要位置。交流年结束前我回访他们时,我依然很感激他们让我明白的道理,这比包庇或溺爱让我受益更多。”
对未来留学的作用
往届交流生代表奕宁也出席了学弟、学妹的毕业典礼,分享了进入大学以来感受到的交流经历带给自己的帮助。奕宁自交流时期受周围环境和所见所闻的影响,开始萌发对“国际文化、国际关系”的兴趣,在大学毅然选择了别人看来不够实惠却是自己极其热爱的“国际关系”专业。她认为人生不是赶场,大学四年应该交给最纯粹最让自己执著的专业,去浸润去享受。
自己有幸很早发现热爱的学科,没有走弯路,而她的一位学姐被家长逼着学了热门的商科,用了几年大费周章才找到了真爱——文学,大好青春挣扎在转学和转专业的路途上,不失为一种遗憾。
此外,因为在美国住过一年的关系,大一时文化的融入变得非常简单。拿最简单的上餐馆、点菜、给小费来说,这些看起来容易的事情,对于之前完全没有在美国待过的同学们来说,也要花好多时间适应,也因此会产生很多焦虑感。而对于奕宁来说,美国从交流年之后,就不再是一个异国他乡,对于那儿的饮食、体育、宗教、政治文化,已经了然于心。同样重要的是,她在美国有一个家,这种温暖的、一直被支持的、爱的感觉,也是她快乐的源泉之一。
奕宁表示,有很多人的交流年是精彩美好的,也有一些的交流年不是那么顺利,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交流经历是改变人生的。
外滩教育微社区“外滩吧”开通了,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欢迎参观、吐槽!
进入外滩吧,请戳“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