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去年12月路透社的一篇報導《伊納米對美國頁岩油宣戰》,是沙特打響的石油戰的第一槍,此後幾日沙特下調售往亞洲及美國原油價格,打響了石油戰的第二槍。
之前流傳的石油戰陰謀論主要有兩個版本:美國借油價下跌打擊俄羅斯,沙特借油價下跌打垮美國美國頁岩油。
如今石油戰已經進入第三輪,使上述陰謀論的版本變的清晰。
沙特石油部長歐那密(Ali Al-Naimi)週二(1月27日)會見俄羅斯大使奧澤洛夫(Oleg Ozerov)、芬蘭大使Pekka Voutilainen和挪威大使漢森(Rolf Willy Hansen),以討論原油市場“穩定問題”。
這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投資者的樂觀預期——石油產出有望滲透至原油市場。值得留意的是,原油市場週二收盤後,美國石油協會(API)將發布最近一周的行業版原油庫存報告,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則將在周三(1月28日)發布官版原油庫存報告。
圖為美國NYMEX 3月原油期貨價格(白色折線,單位:美元/桶)與OPEC石油產出(圖片下半部黃色折線,單位:千桶)過去一年的對比圖
前,形形色色的交易員正在權衡中東地區石油官員們最近數日的講話,這其中就包括沙特阿美(Saudi Aramco)首席執行官(ECO)法力赫(Khalid al-Falih)週二的一份聲明——沙特方面並不會獨自採取行動來平衡原油市場。
而在周一(1月2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巴德里(Abdallah el-Badri)曾指出,如果石油生產商不再投資新的石油供應活動,原油價格漲至200美元/桶也並非完全不可能之事。巴德里當時稱,45-55美元/桶的原油價格可能就是底部所在。
休斯敦Frost & Sullivan顧問Carl Larry指出,部分交易員認為,OPEC方面上述表態意味著該組織在某種程度上伸出了橄欖枝;市場上出現這樣一種觀點——沙特可能即將迅速地採取某種行動,這雖非板上釘釘的信號、但卻讓原油市場見到了一線曙光,從而讓部分投資者對原油市場的前景略微更加樂觀。
然而,花旗集團(Citigroup)期貨部門分析師埃文斯(Tim Evans)卻擔心,全球性原油供應過剩、庫存持續累積問題仍然利空原油價格,從而限制了原油市場的複蘇潛力,恐怕會出現新的低點。
更有甚者,高盛(Goldman Sachs)總裁科恩(Gary Cohn)日前指出,原油價格最低可能會跌至30美元/桶。
文章來源: 鳳凰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