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15年在今天只剩下100天了。时光如白驹过隙,从踏出国门时的兴奋,到彷徨于未知前途的迷茫,承受着举目无亲、白手起家的无形压力,最终以埋头实干找寻自我的出路……面对国内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令人担忧的空气与食物,我在三十而立之年,辞掉了国内优越的工作,背起行囊,开始异国他乡的创业之路。卖掉北京的房子,意味着手头突然有了一笔还算客观的现金。
拿着这“人生的第一桶金”,我站在了新西兰的门坎上。申请下新西兰的创业移民计划,我可以通过在新西兰开办公司,成功运营2年以上,拿到新西兰的永久居民身份。而在这两年期间,我和太太也可以享受新西兰的医疗、生育、子女教育等福利。乍看之下,优厚的待遇似乎是免费的午餐,唾手可得;然而,接下来的经历,却让我们结结实实地体会到什么才是“痛,并成长着”。
新人归新人,但是人家坐在移民官的位置上,就掌握着项目审批的生杀大权。直到我表现出焦急,移民顾问终于祭出他的殺手鐧?:“这样吧,我推荐我们公司最有经验的移民律师给你,他是土生土长的新西兰人,他的解释信将会有足够的说服力,来回应移民官的质疑。”之后,移民顾问迟疑了一下,终于说出“当然,这个费用是单独计算的,我们给你个最大的优惠,1500新西兰元。”写一封几页纸的信,就收走1500新西兰元,谁能说这是合理的价格?但是身在海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一刀,不挨也得挨。
“蜜月期”总是美好的。由于长期工作在中国式商业文化中,我深得“关系第一、生意第二”的经商原则,一开始,这种“以和为贵”的方式对我的合伙人也很有效,很快大家就处成了“哥们儿”,早出晚归。
我再次将事情原委,尤其是对方抢占资产的非法性,向警察做了完整说明。说到激动时,我不顾一切的在警察局大厅里大声质问,“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认为应该这样处理吗?”周围的人们都将目光投向我这个“老外”,一位从我身旁经过的女警察安慰我:“还是要保持耐心,有话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