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嘘,有料有趣
来自旧金山湾区的地产咨询平台,欢迎关注
美国联邦储备局周三(16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将维持在0.25%至0.50%之间,这标志着美国自2006年6月来正式开启加息周期,同时表示将以渐进节奏加息,符合市场预期。专家表示,美联储的升息决定将对全球金融市场都带来影响,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
自2008年以来,美联储一直保持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的隔夜拆借利率接近于零。
美联储此次升息将有两大目标,一是增加投资、创造就业,二是控制通膨率。随着美国就业数据强劲,失业率降至5%,市场已接近完全就业;耶伦日前在国会作证时也表示,她有信心通膨率将达到2%目标。
美联储预期,美国劳工巿场今年大幅改善,并有信心通胀率会在中期升至2%的目标。但联储局预料,利率只会渐进上调,未来一段时间会继续低于预期,确实的利率走向会取决于将来的经济数据。
摩根大通预期美联储在明年将继续进行4次加息,主要受供应面推动,例如失业率和劳 动力参与率的下降,将推动薪资增长和通货膨胀。
[文摘1]华尔街:美国加息或引发更大市场波动 低回报市场面临挑战!
华尔街见闻:文 / 张舒
华尔街见闻网站整理了经济学家们对本次FOMC会议的点评。
瑞银美国副首席经济学家Drew Matus:
美联储首次加息后,目前市场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利率是否能维持在美联储设定的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内;二是未来美联储将以什么速度继续加息;三是对于庞大的资产负债表,美联储将如何处理。
美联储在声明中称经济中的风险是平衡的,不再用以前的“接近于平衡”来表述;预计通胀回升到2%,而非像以前那样描述为“通胀朝着2%前进”。这些文字上的变化,都体现了美联储信心的增强。不过美联储重申,未来加息路径是缓慢的。
贝莱德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Rick Rieder:
美联储十年来首次加息,具有重大意义,不过加息对经济的实际影响较小。
由于主要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存在偏差,新兴市场增长缓慢,外加全球流动性问题,未来市场的波动性可能会更大,这给当前低回报市场更大的挑战。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公司经济学家Joseph Lake:
市场对于加息的炒作已经过度,加息不会对美国经济有过大影响。货币政策仍然是宽松的。预计未来如果经济没有什么大问题、金融市场没有剧动,那么将令市场信心有所恢复。
花旗:
国债业务部门注意到,资金流向短期国债,尤其是两年期国债,该品种收益率因此突破1%,没怎么看到资金流向长期国债。
高盛:
加息25个基点符合预期,公开声明暗示未来将进一步加息,但表达了对通胀的谨慎立场。经济预测总结显示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在2016年底之前将维持不变,2017年-2018年的预期中值将小幅走低。
德意志银行美国首席经济学家Joe LaVorgna:
从利率预期上来看,2017和2018年的散点图中位值小幅下滑,更长期的中性利率维持在3.5%不变。美联储还表示,在货币政策恢复正常化之前,将继续把到期资金再投资。这意味着,再投资将至少持续到明年全年。
从FOMC声明看,美联储对美国经济表示乐观,与10月会议类似。不过,通胀仍然是令美联储担忧的地方。
巴克莱银行经济学家Michel Gapen:
美联储12月会议的决策符合预期,市场将关注未来货币政策可能的紧缩速度、经济数据预期、以及美联储与公众沟通的整体格调。
"债王"格罗斯表示:
2%是美联储利率的上限,需要2~3年的时间,联邦基金利率才能达到这一水平。此前,格罗斯一直呼吁美联储应尽早加息。
荷兰合作银行经济学家Rob Carnell表示:
美联储维持2016年的利率路径预期不变,从散点图上看,2016年可能有四次加息,这很难让本次决议显得“相当鸽派”。
布朗兄弟哈里曼的首席策略师Marc Chandler表示:
美联储本次属于“鹰派加息”,因为点阵图显示2016年会加息四次。12月FOMC声明中,所有委员都投了赞成票,没有委员认为不该加息了,这表明美联储决定非常果断,之前有三位委员认为不该加息。
[文摘2]盘点美联储史上五轮加息 中美股市发生了什么?
一财网 周艾琳
以史为鉴方能明智。尽管眼下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与过去的几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大相径庭,但其中的规律仍有借鉴意义。
1982 年以来,美联储共经历了五轮较为明确的加息。
(图说:过去五轮加息周期和加息幅度。数据来自招商证券。)
第一轮加息周期为1983.3—1984.8,基准利率从 8.5%上调至 11.5% 。
当时,美国经济处于复苏初期,里根政府主张减税帮助了经济的复苏、制造了更多工作机会。1981 年美国的通胀率已达 13.5%,接近超级通胀。1980-81 年间经济处于极端的货币紧缩状态,试图积压通胀,而通胀率从 1981 年的超过 13% 降至1983年的4%以下。
第二轮加息周期为1988.3—1989.5,基准利率从 6.5%上调至 9.8125% 。
当时,当时通胀抬头。1987 年“股灾”导致美联储紧急降息救市。由于救市及时、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1988 年起通胀继续上扬,美联储开始加息应对,利率在 1989 最终升至 9.75%。此轮紧缩使经济增长放缓,随后的油价上涨和 1990 年 8 月份开始的第一次 海湾战争相关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使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第三轮加息周期为1994.2—1995.2,基准利率从 3.25%上调至 6%
当时,市场出现通胀恐慌。1990-91 年经济衰退之后,尽管经济增速回升,失业率依然高企。通胀下降令美联储继续削减利率直到 3%。到 1994 年,经济复苏势头重燃,债券市场担心通胀卷土重来。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从略高于 5%升至 8%,美联储将利率从 3%提高至 6% ,使通胀得到控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此次加息也被认为是导致此后97 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第四轮加息周期为1999.6—2000.5,基准利率从 4.75%上调至 6.5%。
当时,互联网泡沫不断膨胀。1999 年 GDP 强劲增长、失业率降至 4%。美联储将利率下调 75 个基点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后,互联网热潮令 IT 投资增长,经济出现过热倾向,美联储再次收紧货币,将利率从 4.75% 经过 6 次上调至 6.5%。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和纳斯达克指数崩溃后,经济再次陷入衰退,“911 事件”更令经济和股市雪上加霜,美联储随即转向,由次年年初开始连续大幅降息。
第五轮轮加息周期为2004.6—2006.7,基准利率从 1%上调至 5.25% 。
当时房市泡沫涌现,此前的大幅降息激发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2003 年下半年经济强劲复苏,需求快速上升拉动通胀和核心通胀抬头,2004 年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连续 17 次分别加息 25 个基点,直至达到2006 年 6 月的 5.25%。直至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再次开始降息至接近零的水平,直至今日。
从过去五轮加息周期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加息背景与过去颇为迥异——美国根本未出现通胀加剧的迹象,此外,当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增速都低于历次美联储加息时点的水平,历次加息时的美国名义 GDP 增速都高于 4.5%,然而IMF此前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由3.1%大幅下调至2.5%,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速也不断呈现放缓态势。
中美股市在加息前后表现如何?
当前,由于全球股市刚刚经历了一波“巨震”,因此对于加息的冲击显得战战兢兢。不过一般而言,加息的基础是经济复苏,即使股市在短期或因此产生波动,但只要经济后期继续改善,企业盈利预期回升,股市可能进一步转好。
根据招商宏观此前的报告(下文称“报告”),历史数据显示,在美联储加息前夕,美国三大股指基本仍处于上涨之中——83 年和88 年两轮首次加息均未改变股市的上涨,这可能与当时美国经济的高增速有关。但在 1994 年以来的三轮首次加息中,美国股指中标普 500 和道琼斯指数在加息前后的一个月、 一季度中均呈下跌趋势,唯有代表先进科技与创新的纳斯达克指数曾实现过小幅上涨。
(图说:过去五轮加息周期中标普500指数的表现。数据来自招商证券。)
眼下,各界对于“美股见顶”的预期升温,不少基金经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6年的QE已经透支了美股上涨预期,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且PE已经较高。” 9月2日,摩根士丹利下调了对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的增长预期,降幅为3%,从原先的2275点下调至2000点,这主要出于对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预期走高以及美联储至2016年将加息数次的考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表示:“在我看来,一个泡沫似乎正在形成。自2009年以来,基本上来说股价已在六年时间里上涨了两倍;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股市估值的信心正在丧失。”
席勒还指出,美联储本周加息与否是非常关键的,并补充道“想要为股市的任何下跌测定时间都是不可能的”。可见,美股对加息的反应令人颇为好奇。
对中国股市而言,尽管尚未开放资本帐户的中国受加息影响有限,但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也不妨一探历史。
报告指出,1994 年以来的三轮首次加息中,上证指数在首次加息后的 1 个月内都是下跌的,首次加息后一季度的表现也不佳,不过这可能和中国的国内因素关系更为密切, 因为在 1994 年、2004 年时,即使美联储加息前上证指数也处于下跌之中。不过,1999 年中国股市曾经在前期暴涨,在 7 月开始调整,美联储加息可能是催化因素之一。
(图说:过去五轮加息周期中A股表现。数据来自招商证券。)
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不断震荡探底的过程中。9月15日,多空双方开启3000点保卫战,最后仍是前股跌停,无一板块幸免;然而到了9月16日,上证综指收盘报3152.26点,暴涨4.89%,成交额2820亿元。市场各方仍在猜测国家队是否介入、2850是否能成为一个铁底等。
比起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投资者在A股市场巨震后如何重新学会敬畏市场、不断向价值投资过渡,或许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前主席特纳勋爵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特纳指出,“官方不应该刻意鼓励股价上涨,且无论是推高股价还是防止股市下跌,二者都不可取。当然如果没有前因,就不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且大幅股市波动有碍政府信用。”
(本文内容整合自华尔街见闻、第一财经网等各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