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美国出品:作者瑞恩·凯里(Ryan Carey),编译沈睿思,资深留学生,定居休斯顿。
1996年,史蒂文·乔布斯(Steve Jobs)在PBS出品的纪录片《书呆子的胜利:意外帝国的崛起》中接受了罗伯特·科林吉里的采访,而且采访记录中竟然流传出了“微软是三流产品”这样的句子!不过那次采访的录影带,竟然莫名其妙的失踪了,直到十几年后才被人找到。现在这段影片终于要面世了。
我们整理了乔布斯的采访内容,并精挑细选出8句最有说服力的对话,在阅读他们的同时请记住,这个采访来自于1995年,是乔布斯凯旋回归苹果的前一年。
8、成功
“我并不在乎对错,我只在乎成功。很多跟我一起工作的人会告诉你,就算我对某件事的态度再强硬,但是只要他们能拿出足够多的证据来证明我是错的,我就会改变我的想法。我不介意犯错,而且我会经常承认自己是错的,这对我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我们最后的决策对的。”
7、勤问“为什么”
“从我多年的经验总结,那就是常问‘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但是我得到的回答都是‘没为什么,就是要这样做啊。’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做手头上的事,我发现没有人认真思考过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份工作。”
6、好员工
“当你拥有优秀的员工时,你不用一直鼓励他们,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并且他们也明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身为一名好员工责任重大,他们是拼图中最重要的一块,而如果你真的想为他好的话,就帮他指出工作中不足的地方。”
5、动态范围
“我早年间在苹果公司的时候观察到一件事,当时我还不知道如何解释,所以我一直在思考。生活中,在‘平均’和‘最好’之间的动态范围大多是2:1. 比如说,你上了一个最好的出租车司机的车,那么相比于普通汽车出租司机来说,你到达目的地的速度会快30%。再拿CD机举个例子,最好的CD机和一般的CD机一般就差个20%左右。所以2:1的动态范围适用于人生大部分的事情。但是在软件业中(以前的硬件行业也是)一般的软件跟最好的软件差距大概是50:1,有时候甚至是100:1,在人生中很少能碰上这样的事,而我很荣幸可以把我的一生贡献给这个行业。”
4、计算机科学
“如果是计算机科学是用来编程的,还不如说他是一面镜子,可以让你看到思想的形状。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电脑编程,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计算机语言,因为它是一种艺术。”
3、产品开发人
“施乐公司的技术渐渐没落,为什么?我后来从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那里了解到,约翰以前是在百事可乐工作的,而他们最多每十年才会出新品,而新品对他们来说只是换一个不同形状的瓶子而已。所以产品开发部的人并不能影响这个公司什么,那么是谁影响着百事可乐的成功呢?答案是销售和市场人员。所以他们才是会不断被提拔,最终成为管理公司的人。也许这种情况在百事可乐公司合用,但是没想到这在技术公司里也用起来了,就像IBM和施乐公司。因为这两家公司垄断了整个市场,所以如果这两个公司的技术人员开发出更好的复印机或者电脑又能怎么样,一个已经垄断市场的公司就不会再进步了,所以持续让这个公司垄断市场的还是销售和市场部,升值加薪的还是他们,最后管理公司的也是他们。所以当产品开发员失去了做决定的权利时,这个公司也是去开发更好的产品的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被那些注重产品开发的公司比下去。他们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意识到把一个好想法变成一个好产品的重要性,而且他们并不是真的为他们的客户着想。”
2、内容
“当一个公司壮大起来以后,他们就会变得迷茫,然后试图复制他们的成功。很多人都会想‘既然我们第一次都成功了,那这种方式一定是可行的’所以为了复制成功他们开始按着这个方式来程序化整个过程,但是不久之后,人们又会对这个制度感到疑惑,这就是IBM最终垮台的原因。IBM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流程人员,但是他们忘记了内容也很重要。这种情况在苹果也发生过,我们有很多优秀的管理人员,但是他们对产品的内容一点概念都没有。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发现公司最宝贵的员工是那些懂得产品的内容的人,而这些人通常是最难管理的。但是如果你能忍下来,他们会开发出最好的产品来。我就是这样的人。”
1、产品文化
“微软的唯一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品位,而且是超级没品位。他们没有原创想法,也不会给他们的产品增加特色。你问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因为等间距字体的主意来自于书籍的排版,如果不是因为Mac先用了这种设计,他们永远不会也用在自己的产品中。所以我并不是因为他们成功才难过,实际上他们的成功也是努力得来的,我难过是他们的只是在制造一些三流产品,根本没有自己的特色,他们没有原创精神,这让人感到单调。但是更令人伤感的是,客户们并没有这样觉得。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我们的产品做到最好,然后宣传到世界各地,让人们可以使用更好的产品!
微软就像麦当劳一样平淡无奇。”
(来源:这才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