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教育-076】晓佳:新西兰微留学记

2015年12月20日 新西兰教育


Sherman,上回说的那文章还需要吗?- 晓佳

需要啊! 谢谢你还想着呐!- Sherman



四个月前,湖南长沙的一位与我素未谋面的妈妈晓佳,因为接触到【新西兰教育】与我联络,最终带着女儿萱萱,在我的帮助下,来新西兰进行了六周的微留学体验。在体验之后,我曾邀请晓佳写一写她们的经历。晓佳虽然答应,但说那段很忙,事情也就搁置了。毕竟,写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好勉强。

本以为就此结束,谁想过了四个月,突然接到了晓佳的微信消息...

于是,我收到了下面这份2015年暑假的微留学经历。它像蓝天白云下的小溪,静静地流淌,记录了晓佳带萱萱来微留学的日子,也捎给我一些美好的回忆。

我只字未改地发表出来,希望让更多国内的家长朋友可以了解,到新西兰微留学的到底是怎样的体验。没准有一天,我们也因微留学在新西兰见面。

感谢晓佳,感谢萱萱并祝她永远快乐成长!


新西兰微留学记

早在一年前就从互联网上接触到“微留学”这一概念,觉得孩子能有机会在短期内去经历和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教育,应该是不错的体验。当得知新西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接受小学生短期留学的国家之一时,我便下定决心带女儿去这个纯净美丽的国家体验一番。很幸运结识了留学代理Sherman, 一位为人热情,做事扎实,办事效率极高的新移民。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顺利拿到了签证及学校录取函,于酷暑之时逃离了火城长沙,去到了舒适的新西兰。

如果说在南岛的十几天我们被世界上最美的自然景观无数次震撼,在北岛的六周则充分感受了新西兰的人文氛围。回想起来,太多的人和事充斥于脑海,思绪像跳动的音符,快乐,温暖和感动则是主旋律。



萱萱所就读的这所位于北岸的小学坐落于一个环境极优美的住宅区。学校每天9点上课,11点左右孩子们自由享受自带的水果,零食,称为morning tea时间。中午1点50午餐,一般是家长为孩子准备的三明治等简餐,周五可在学校统一定餐。下午3点放学,孩子们一般会在学校的各个操场玩到尽兴才回家。早上或放学后都可见到很多孩子在操场上进行各种球类运动的训练。

新西兰小学没有统一的教材,孩子们的书包里只需装上午餐盒。老师根据统一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每个班级的教学,活动安排及教室布置各有特色,彰显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小学老师,尤其是中低年级的老师负责班级所有的课程教学和活动,因此工作量特别大。这些老师的学科教学的专业性可能不及国内老师强,但从我的观察和课堂观摩经历来看,新西兰小学的教育理念是:不过于求知识的精,深,但求培养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同一位老师负责全科教学也使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可更好地因材施教。


针对小留学生,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参观社区,消防站,游览著名水族馆,海滩等,让孩子和家长都对当地环境以及居民生活有了一定了解。我们在社区参观时凑巧碰到“流动图书馆”,由大巴车改成,每周定期来社区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出行不便的老人和残障人士。据说奥克兰有五十多座图书馆。我们有幸去过几个。每一个都用心布置,少了几分严肃,多了几分家的温馨。因为新西兰是移民国家,所以图书馆里除了英文书,还有很多其他语种的书籍,尤以中文为多。




学校每年会组织不同年级学生参加不同的体验活动。萱萱所在的班这次去了当地一个体操馆,体验了各种体操器械。新西兰的mobile classroom 也很有特色。由大巴车改成的移动教室在全国各地轮番上课,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主题,如牙齿健康,食品营养,青春期健康等。萱萱所在班级参加了两次与食品营养有关的课堂,我也有幸旁听了一次。上课的老师年纪不轻了,但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连续一个小时的课堂讲解和互动,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

说到学校,不得不说说校长,一位热情幽默,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官架子的领导。至今仍有几件事情记忆犹新。一次是送完萱萱后与另一位妈妈准备到市里逛逛。因为下雨,虽然有伞,公交车还得半小时才到,我们决定到学校office 避避风雨。我们坐在校长办公室旁边的沙发上,校长几进几出,很是忙碌,却不忘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而且第一次问我们是否忘了带伞,说他们可以提供帮助,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第二次又过来询问以确定我们真的不是被雨困住了。大概校长认为我们亚洲人过于含蓄,需要帮助时也不愿轻易开口吧。另一次,即萱萱在学校的最后一周,我参加了每周一次的assembly。不同年级的孩子们一起表演了一个短剧。校长身着角色所需的可爱服装,亲自客串一把。我也曾看到学生光着脚丫(新西兰很多孩子的习惯,一年四季都如此)到校长办公室汇报学习情况,校长没有威严的面容,只有和蔼的微笑。如此校长,怎能不让孩子喜爱?

Assembly即学校师生的每周例会,单周分年级,双周则为全校性的,主要是由校长和老师为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颁奖。每次的第一个奖项都会颁发给这周产生垃圾最少的班级。新西兰人环保意识全球皆知,身处其中才能细细体会。其余奖项包括体育,学习以及服务贡献等。从奖项的设置可看出学校更注重孩子们努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中西教育体制的差异早已引起公众轰轰烈烈的讨论。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萱萱的数学成绩一般,但在新西兰小学的班上却很突出。而我接触的当地小孩,往往在小小年纪就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善于动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想中西教育孰优孰劣,并不能简单定论。结合各自精华或许才是明智之道。

萱萱的这六周过得很快乐。孩子的适应能力总是很强。她去不久便和老师同学熟悉了,上课时偶尔还能回答问题。她曾跟我说,在新西兰虽然没有学会很多的新单词,但以前学过的现在都能用了!我想,这也是可喜的。要想在短时间使英语有极大的提高不现实,但萱萱的语感增强了,阅读水平也有提高。另一个大的收获是,每天操场上的玩耍,草坪上的嬉戏,与住家孩子的各种游戏,运动得多,体力和耐力比刚去时强了很多。



至于我们的住家,特别感谢Sherman为我们联系了一家特别友善的家庭。他们来自美国,在新西兰已经住了六年,两个孩子分别是十三岁和四岁。曾经我们在一起喝茶时,女主人幽默地说,多么有趣啊,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新西兰喝着英国的茶!他们在生活上对我们很照顾,出现文化差异时很能替我们着想。临行时,他们为我们举办了欢送party, 蛋糕,礼物和祝福让我热泪盈眶。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也让我印象深刻:对待孩子绝对尊重和平等,从不溺爱。小女儿任性或无理取闹时,只需把她往房间一关,不出五分钟,就又能看到一个面带悔意,诚心道歉的快乐女孩。夫妻间更是彬彬有理,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晚餐后男主人总会为女主人做的佳肴道声谢,周末陪孩子们看完电影后,女主人也会说一声:谢谢你为她们选择这么棒的电影!如今中国的年轻父母也都多少懂得一些家教之道,但真正能做到的恐怕还不是多数吧。

回国多日,我最怀念的是接送萱萱上下学的路上,牵着手,聊着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头上湛蓝的天空,脚底青翠的草地。没有拥挤嘈杂的人群,也无须在不息的车流中因为担心堵车迟到而失去交流的兴致。 感谢Sherman,感谢住家,感谢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同学,感谢有缘同行的来自北京的妈妈,感谢遇到的每一位华人朋友给予我们的帮助。想念我们遇到的美好的一切。萱萱曾不止一次地说还想再去新西兰。我想他日若还有机会,我们仍会带着自己的心再次去体验。


注:再次感谢晓佳撰文并提供所有照片。



作者简介


Sherman Wang - 在外企工作了二十年,曾任全球五百强美资企业中国区服务总监。因希望为孩子寻找更好的教育环境,全家移居新西兰。


Sherman创办了提供教育服务的公司,并在奥克兰理工大学(AUT) 教育系就读深造。


如有关于新西兰留学方面的需求,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