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上中学,永远不简单。
教育在英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和固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牛津、剑桥等大学固然是英国精英们的大本营,但相比于大学,英国诸多著名的私立公学,早早地就起到了筛选出英国精英阶层的作用,堪称是英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器。
出于对“上流社会”生活的窥探欲,反映英国老式贵族生活情调的英剧《唐顿庄园》引发了英国电视观众持久的复古情绪。同样的原因,2014年的一部英国电影《喧嚣俱乐部》(The Riot Club)也引起了英国民众的关注。这部描写牛津大学里几位出身显贵的学生加入一家历史悠久的“喧嚣俱乐部”,然后闹得全校鸡犬不宁的电影,其中的主要情节并非杜撰,其原型正是出自牛津大学历史悠久的神秘社团“布灵顿俱乐部”,现今英国政坛上几位风生水起的人物,如首相大卫·卡梅伦、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都曾经是这个俱乐部的成员。而他们在进入牛津之前,无一不是出身于英国著名的公学,不出意外的是,大多数都来自伊顿公学。在牛津大学或是剑桥大学的校园里,偶尔会走过一些看上去非常时髦的学生,他们都穿着略显随意的西装外套,或许还配上一条短裤,表情显得轻松自信。这些学生很可能来自公学,有些学生还会穿上一件更为醒目的蓝绿色的西装外套,这就更为直接地表明自己的身份,这种被称为“伊顿蓝”的颜色正是大名鼎鼎的伊顿公学的象征。
伊顿公学礼拜堂
只有7%的英国人会进入公学学习,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国会议员出身公学(四分之一的国会议员从牛津或剑桥毕业),统计数字已经说明了公学在英国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公学教育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政坛,而是在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44%的位列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财富榜的富豪,43%的报纸专栏作家,26%的BBC部门经理,71%的资深法官,55%的白厅高级秘书和50%的上议院成员都出身于公学。
学生们在惠灵顿公学餐厅就餐的情形
在由家庭、收入和教育等因素所区分的不同社会阶层之下,所隐藏变量是能量与文化,这包括孩子父母对于外界的影响,自身工作的自由程度,还有孩子在家庭中接受的学校所不能给予的教育,这对于孩子的未来都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身在较高社会阶层的家庭才能把孩子送进公学,还是进了公学才可以更容易地进入较高的社会阶层,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英国中上阶层的家庭想要使自身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能够延续,私立教育系统正是其中的关键步骤,让孩子进入到父母曾经就读的公学,进而进入一个好大学,得到一个体面的工作,环环相扣。正是因为如此,在英国申请工作,很多顶级企业都要求求职者们从自己就读的中学开始填写简历。
2014年,英国政府的“社会活动性与儿童贫穷委员会”(Social Mobility and Child Poverty Commision)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英国是一个“精英主义深重”的国家。在英国的“顶级职业”中,相对于普通英国人口,有相当多的人出身私立教育。一项调查显示,在英国的13家顶级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和金融公司,他们所掌握的4.5万个“顶级工作”中,其中70%的位置被接受了私立教育的申请者得到。
斯托公学举办的一场激烈的校际橄榄球赛
在大学教育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英国的雇主们开始把目光从大学成绩单转向求职者的其他特质。相比于公立学校更多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目前在英国求职所需要的素质很大一部分属于私立的公学所特有的教育范畴,例如个人风格、口音、举止、适应性、团队合作能力,这些“软能力”被很多的雇主认为是天才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