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这里不仅培养了若干位诺贝尔奖得主,同时还是耶稣的诞生地。
犹太人家庭把子女教育看得高于一切。孩子一出生洗礼时教士就会告诉父母:“这个孩子是你们的共同产品,光养大他不行,而培养教育好他才是你们最重要的责任。”
犹太人觉得,爱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种智慧的考验。
一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赚钱从娃娃抓起
案例:沙拉在家里确立了有偿生活机制,家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再无偿使用,包括母亲沙拉提供的餐食和服务。
在家吃一顿饭,需要支付给母亲100雅戈洛的成本费用,洗一次衣服需要支付50雅戈洛……
在收取费用的同时,沙拉给予孩子们赚钱的机会,沙拉以每个春卷3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孩子们,孩子带到学校后,可以自行加价出售,利润部分可自由支配。
以色列的家长们从来不觉得赚钱是一个需要到达一定年龄才能开展的活动。当孩子还在呀呀学语时,父母就会教他们辨认硬币和纸钞,让他们体会金钱可以购买他们想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钱是怎么赚来的。
犹太父母教育子女不仅要重视金钱,更要有驾驭金钱的智慧。
在犹太人家庭里,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孩子们在学校也被灌输着这样的理念。
二参与家庭劳动,学会至少一项生存技能
犹太人认为, 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但学习知识、钻研律法都不能代替劳动的技能。犹太人的家庭非常重视教授孩子生存技能。
通常犹太家庭的孩子长到10 多岁的时候,父亲一定会让孩子学习一项基本技能,无论是木工、厨艺或者园艺。
犹太人认为,当一个人在遭遇变故的时候,财富很可能也随之失去,只有智慧和技能是不会丢失的,而这些,就是让一个人能赖以生存的基本。这也许是一个长期经历着灾难、遭受着迫害的民族才会意识到的问题。
以色列的孩子在家里都无一例外地参与家庭劳动,而且越是家庭富裕的孩子,越被要求承担较多的家务,包括倒掉废纸篓里的垃圾、保持室内的清洁、及时给草坪除草、上街购买日常用品等。
三享受与人打交道的乐趣和规范——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
案例:沙拉的两个儿子小时候想到附近市场练摊,沙拉就让他们自己去附近市场找管理员谈,为了想好怎么跟市场管理员开口,两个儿子还在家里“彩排”,模拟跟市场管理员打交道可能发生的情景,沙拉在一边做他们的裁判。一个是卖家,一个是管理员,两个人还要互换角色,总结经验。
等到了市场进行实地演练,沙拉偷偷跟着,远远看着。直到两个儿子跟市场管理员说再见,兴高采烈地往回走时,沙拉才赶紧先一步回到家,装着一直在等。练摊以后,孩子们越来越享受与人打交道的乐趣并学会了人际交往中需要遵循的规范。
以色列父母把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视为生存质量的重要指标,因为其关乎一个人个性和未来事业的发展。实际上,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和知识一样,都可以转化成实际的效益,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也是个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在犹太父母们的呼吁和建议下,以色列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设立公共演讲课,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让他们长大后习惯于勇敢地表达自己。
四建立家庭规范——事先约法三章、事后毫不妥协
犹太学者有个比喻,在一片草场上,羊在栅栏里东奔西跑、吃草玩耍,这叫做活泼,牧羊人没必要干涉。如果羊跳出栅栏,那就是放肆,牧羊人就要行使职责。
所以坚持原则在家庭中非常重要,这不仅关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敬畏规则。
犹太家庭教育之所以成功率很高,是因为他们很重视从小给孩子建立家庭规范,比如离家外出跟家里人打招呼,遇见邻居要主动问好,自己的房间要收拾干净,家里公用的东西用后放回原处,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对其施以援手等。
一旦行为被不断强化,父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孩子也培养了终身受用的好习惯。有规有矩是一个人高素质的表现,也是其未来立足社会的基本素质。以色列父母对待孩子,往往有两个原则,一是事先约法三章,二是事后毫不妥协。
五提倡孩子进行海量阅读——成功的标准是学识而非财富
犹太民族被称为“书的民族”。以色列是个嗜书的民族,犹太人爱读书、爱买书、也爱写书。古代犹太人将书看得破旧不能再看的时候,就挖个坑庄重地将书埋葬,这时候他们的孩子总是要参与其中。父母会对孩子说:“书是人生命的东西。”
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让不识字的孩子去吻,这仪式是叫孩子懂得:书是甜的,真正的知识是甜蜜的,并且是一种智慧。
所有犹太孩子的第一本启蒙书一定是《圣经》(旧约),然后是《塔木德》,这两本经典著作其几乎涵盖了犹太人的所有生活内容,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
家庭传统“书橱要放在床头”,表示对书的尊敬,也从不焚书,即使是攻击犹太人的书。父母从小会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观念:“智慧比财富和地位更重要,学者远比富翁和国王伟大”。所以父母引导孩子进行大量的阅读。
六孩子犯了错误,以色列家长怎么办?——用爱代替体罚,给予反省时间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犹太人实行的是恩威并用的教育方式,即“爱抚加惩罚”。如果惩罚,绝对禁止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犹太父母力戒惩罚或斥责孩子,也尽量避免用言辞警告他们。
即使被迫惩罚孩子,犹太家长也力戒讽刺挖苦,更不会自持“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就随意用不留余地的语言指责孩子。
当孩子为了逃避惩罚而推卸责任,乃至说谎话时,家长要对他的这种行为说“不”,拒绝让他把自己的行为推给别人,告诉他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当火气上来时,犹太父母采取退避或保持沉默的对策。退避,可使孩子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避开父母与孩子间的正面冲突,还可避免因在气头上说出过头话伤害孩子。
总之,以色列家长用爱代替体罚,给予反省时间。所以说,相对低调而严格的体罚,会让孩子感到规则是不可违背的。
七从小教育孩子学会“厚脸皮”——相信自己、敢于尝试、“热衷”失败
案例:高佑思,一位90后大男孩,成长在一个以色列犹太家庭,他的爸爸高哲铭(曾任以色列空军F-16战机飞行员、现为英菲尼迪投资集团总裁)常常对他说:“如果有些事情很艰难,那现在就开始做。所谓不可能的事情,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已。”
高佑思说,他3岁的时候,父亲就让他尝试着阅读犹太《圣经》,“非常难,就像中国的古文一样”。他认为,父母是有意让他挑战自己,将他放在艰难的环境里,让他勇于尝试、学会适应。
在高佑思看来,给自己建立一个更高的目标,即使不能达到,也能更快地提升自己。“慢慢来,但是快快做!”即使失败,在高佑思看来,只是给自己一次更好的改善自己的机会。
“厚脸皮”,《塔木德》里面有解释这个词的意思。“厚脸皮”意思是用你的自信获得成功。如果以色列学生受到批评,老师告诉你,你不是一个好学生,你没有通过考试,你不会得到成功,以色列学生会问:“真的吗?但是我妈妈说我会成功,我还是要坚持我的学习方法。”
以色列家庭教育的一个秘密是发展自信,相信自己,父母从小教育孩子“你可以达成你自己的目标。”他们会经常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还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很多犹太父母非常喜欢挑战他们的孩子,让他们做非常难的事情。
八会提问的孩子最聪明!——你今天提问了吗?
犹太传统节日逾越节有这样一个故事:上帝说,每个家庭有四种儿子,第一个是聪明的儿子,非常喜欢学习,熟悉世界上很多事情;第二个是坏孩子,他可能是聪明的,但却不喜欢学习,甚至做一些坏事儿;第三个是普通的儿子,没有突出的特点,不聪明也不笨;最后一个是不知道怎么提问的儿子,没有好奇心,对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兴趣。
犹太人认为,其他三种儿子都有教育的办法,唯独最后一个是最糟糕、最没有办法来教育的。
犹太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是鼓励孩子问问题,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研究。犹太人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而思考是由怀疑和问题所组成的。
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的越多,就越会产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发问使人进步。在许多犹太人家庭,大人对放学回家的孩子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提问题了吗?
来源:人民教育(irenminjiao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