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妈妈圈微信课堂预告:
1. 高中群:4月9日晚八点,“2016美国大学申请总结”
演讲人:Andi老师,IECA成员,这是妈妈圈9-11年级会员定制系列课堂中的一节课,报名方式,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2.移民群:4月9日晚八点,美国移民最新政策和注意事项
演讲人:观汇国际 Lily Wang 女士。加好友mamaquanzhushou,拉您入群。
作为妈妈圈“牛娃爸妈分享系列”的第三讲,车勇爸爸分享了自己美国密歇根州长大的儿子车畅2013年升入普林斯顿大学的感想。
车畅和大部分的华裔的孩子做的事情不一样,没去做奥数,而更多是一个“文艺青年”。美国的教育他不是怕你落伍,别人弹钢琴你不弹,别人干奥数你不干,相反,他是追求个性化的这么一个大环境,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和别人有所不同。
孩子凭什么进了普林斯顿?
把学校的资源用到了极致
车畅其实每个方面都不是特别突出,但是发展比较平衡,比较全面的一个孩子。他在美国从小学上到高中。GPA不是4.0,不是学校里的第一名。但在85名毕业生中,排个前3-5名吧。在高中的选课上,他选的也都是比较难的课。
前几次分享的家长也提到过,孩子的成绩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要达到某一条标准线以上。
车畅在学习以外的能力,比较突出的地方是social,他是愿意跟人打交道的一个孩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领导力。他是学校网球队的队长,打了三年球,而这三年他们学校都是密歇根州网球赛的冠军,同时他自己在12年级的时候也拿了州里的单项冠军。
除了打网球,车畅还参与了学校的forensics,是一种演讲,辩论类的活动。他是校队的队长,辩论赛中,在密歇根州里也经常拿第一名。
另外,车畅还是学校音乐剧里非常活跃的分子。我和车畅的妈妈用现在的话说是中国出身的理工男女,对于美国高中的音乐剧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每当我们作为观众看孩子演出时,都对这些高中孩子的演出水平感到惊讶。车畅现在是普林斯顿享誉盛名的男生无伴奏合唱团“The Princeton Tigertones”的成员。
车畅高中时没有什么校园之外的活动,公益活动之类也都是学校组织的,没有额外地参加。他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学校,学校尽管很小,但孩子把这个学校的资源用到了极致。
车畅擅长社交,跟老师学生关系都很好。其实这些不是父母诱导出来的。从结果看,他是一种运气。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他的学校不是顶尖名校,但某些方面,他参与的这个网球,辩论,音乐剧都是他们学校最强的项目,在密歇根州里可以拿冠军。这样就让他非常有效地利用了学校资源。
迈出自己的舒适区
车畅自己有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勇于迈出自己的舒适区,挑战自我。一般在美国的亚裔孩子,都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父辈的内向,内敛,不善言辞的特点。但美式教育,他们提倡对自己狠一点。比如说你对跟人打招呼不舒服,或者在众人面前款款而谈不好意思,那你就试着向前迈一步,挑战一下自己,试着做一下这种自己不太舒服的事情。
这个思路在方方面面对自己都有帮助。当你迈出这一步,也许还能发现这件事的乐趣,表演啊,唱歌啊,这是车畅自己比较受益的地方。
车畅是比较友善的孩子,朋友很多。美国不管是球队啊,演讲啊,队长什么的都是民主流程,没有人缘儿也当不上队长。友好善良也是很关键的一种素质。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做了什么
下棋
我们作为父母说来比较惭愧。车畅出生在日本,父母是90年代初的日本留学生。在孩子6岁的时候,随父母美国来到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上了公立的小学。我们学着当地华人的样子,学了钢琴,画画,但时间不长就都停了。乐器上学了吉他,半年多也就不学了。
在学中文方面呢,父母都不希望孩子不会母语,我们就把孩子周末送到中文学校,但跟其他父母比,我们不够坚持坚决,孩子中文学到高中,也没学下去。
按国内的标准,我们对孩子是准放养的状态。孩子课外活动很多,跟读书关系不是特别的事情,我们倒是做了很大努力。我们做了很多“陪玩”的努力。
国际象棋是妈妈和孩子从零开始一起学的。回家以后一起研究棋谱,下棋,然后定期参加各种比赛。三年级以前,车畅下到密歇根州的冠军。四五年级以后,就淡出了。但我们觉得这件事,让孩子在比较小的时候,经历这种面对面的竞争,对孩子的培养很重要。让他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有赢有输,让孩子对胜负能够比较淡然地看待。
踢球
另外孩子从一年级开始踢足球,爸爸一直是孩子足球队的助理教练,一做。就做了5年。平时训练,周末比赛。到初中,孩子又开始打网球。爸爸从零开始和孩子一起学习了网球。
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体育风尚,体育风格的培养对孩子很有影响。无论竞赛多激烈,结束后要互相握手,互道“Good Game!”家长也要去对方父母那里打个招呼。孩子学到了对胜负输赢的平淡,努力了能赢,有时也会输。这让孩子比较早地认识到了“你总是会输”这件事,另外也领悟到对手也能成为朋友的道理。这个概念以前在中国成长的过程中没在我们的血脉里。
我们家长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也有所领悟和成长。我们是“双职工”的家庭,属于新移民,在毫无背景的地方打拼。开始觉得陪孩子玩时间很紧,但慢慢地我们开始享受和孩子一起玩的过程,到后来就变成了孩子陪我们玩。孩子长大很快,孩子到了高中,就不带爸爸玩了。
选择私立学校
我们另外做的一件事,就是从初中就把孩子送进了当地一个私立学校。不是特别顶尖的学校,但离家比较近,和弟弟可以相互陪伴。
美国公立学校都很大,老师和学生的比例比较高,我们希望给孩子比较好的教育,还是把车畅送进了私立学校。这在当时我们周围的华人家长圈里,是不多见的。大多数孩子都是去公立学校的,而公立学校也不错,同时又是完全免费的。
从结果上看,孩子从私立学校学到了很多我们父母教不了的东西。现在看来,我们认为这个选择是对的。
择友
我们作为一个传统理工男女的家庭,车畅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自己,是我们没想到的。我们对孩子基本是放养的,有机会让他比较自由地成长,那些自由地去挖掘我们所不知道的潜能。假如让我们父母设计孩子的将来,可能不会设计成他今天的样子。
男孩子其实很不同。首先他们不是特清楚将来要做什么,未来想干什么不知道,是比较糊涂的。男孩子受父母的影响,虽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有的,但是他们特别容易受他周围朋友的影响。
美国有个实业家,叫Jim Rohn, 他说过一句话叫做“ Youare the average of the five people you spend the most time with”. 就是说你是你化时间在一起最多的5个人的平均值。有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
但这个说法更有可操作性。我们可以组合对孩子有正向影响的5个人。父母一定是这5个人其中的两个,你想要对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正向的输入,自己也要在这个方面提高。如果自己不行,就别瞎支招,就要帮他找到能给他正向影响的老师,或者朋友。
华裔的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念书,但往往忽略了孩子交友,社交的能力。去普林斯顿送孩子,他们老师会说你的孩子在普林斯顿无论在学术上或是社交上,都能得到成长。学术和社交对于他们是同等重要的。男孩在成长阶段,很会受周围孩子和老师的影响的。尤其是孩子进入反叛期时,他不爱听父母的劝告,所以父母之外的,会和孩子有有效交流时间的人群,近可能地有所选择,或有所控制。
选别人少走的路
另外,在美国亚裔的孩子一般都非常优秀,尤其是在考分上。你如果SAT不考个满分,似乎都不好意思长一头黑头发。孩子们的分数一般都非常耀眼。但大家的优秀都有点类似。钢琴10级,数学擅长并在大赛中拿奖,这样的孩子非常多,尤其是亚裔男孩子,这一款的占了绝大多数。
但美国的教育他不是怕你落伍,别人弹钢琴你不弹,别人干奥数你不干,相反,他是追求个性化的这么一个大环境,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和别人不一样。
车畅和大部分的华裔的孩子做的事情不一样,没去做奥数,而是一个文艺青年。华裔的女孩儿更开放,大但,在北美的环境里成功的几率更大一些。男孩子要有效地与人交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能品性,还是比较挑战的。
作为父母,我们也试图过设计孩子未来的路,但我们这种设计没有奏效,也不成功。而我们也没有执着地让孩子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在成长,我们也得关注自己的事业。车畅作为哥哥,也有责任,时常要带弟弟玩儿,这也是教育里面一个重要的成分。
家长跟孩子说的事情他们可能听不进去,但你做到事情,他是会观察的。做一个善良的人,努力工作,做出对社区,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这种基本的理念孩子是接受的。通过家长自己的行动,与孩子产生共鸣。
点击左下“阅读原文”,进入妈妈圈微店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