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移民】《无印梁品》之当代艺术风景线:温哥华华人艺术发展

2016年04月11日 加拿大留学移民


加广中文台RCINet 与加拿大中文电台温哥华FM961联手打造:《无印梁品》


逢星期天下午6点至7点在温哥华的FM961播出,同时节目的一部分内容也会出现在RCINet.ca周末节目当中。
2016年,我们一起来创立一个小小的空间,分享电影、音乐、当代艺术、旅行、以及情感故事。欢迎您和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当代艺术风景线“介绍当代艺术的展览、艺术家、以及与当代艺术有关的故事。特邀嘉宾主持:著名艺术家、策展人郑胜天
1995年香港慈善家王梁洁华女士决定在温哥华市中心她家拥有的物业尼尔逊大厦开设一间画廊。她征询了策展人侯瀚如等友人的意见,制定了支持和推介当代华人艺术的目标,并邀请我来主事。从1996年起,一间商业画廊精艺轩和非盈利的梁洁华艺术基金会酒先后在同一地址建立。精艺轩由于展出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激浪派汉森父子(Al and Beck Hanson)和一系列海内外当代华人艺术家的作品,如侯瀚如策划的“不确切的快感”首次向北美介绍冯梦波、张培力、朱加、严培明、王度、杨诘苍、沈远、黄永砯、周铁海等,很快成为加西最引人注目的画廊之一;而作为海内外第一个专门赞助当代华人艺术的公益机构,梁洁华艺术基金会也因资助和协办上海双年展、侯瀚如和小汉斯策划的“移动城市”巡展、以及获得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蔡国强“威尼斯收租院”等许多重要活动而闻名海内外。


郑胜天教授(左)与梁洁华女士(中)在北京合影。 



1996年,Art Beatus’s pening exhibition精艺轩开幕展览 
梁洁华基金会也是1997年“中国二十世纪名家国画展”来加的主要赞助者。出人意料的是前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到温哥华美术馆主持了剪彩仪式并观看了画展。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国画大师关山月和两国的外交部长。50幅展品包括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李苦禅和傅抱石等许多大师的画作,也有活跃于当今画坛的优秀艺术家的精品。
当时,正巧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到温哥华参加APEC的会议。我们就给他发了邀请。结果,他真的来了,这也可以说是温哥华华人艺术展当中最高级别的来宾了。
大约与此同时加拿大艺术家卜汉克(Hank Bull)和我开始筹划一项全市性的活动叫做“江南:中国现当代艺术”。一位卑诗大学研究生夏蔚也参加了我们团队。经过三人的多次讨论,我们决定举办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以较大规模在温哥华展示来自中国江南一带(沪宁杭三角洲)的传统与当代艺术。这项倡议得到本地艺术界的积极响应。1998年春天,由大温地区12间美术馆、画廊、艺术家专营空间、大学和文化机构参加的“江南”计划正式开幕。



江南”策展人卜汉克、张胜天与艺术家周铁海、耿建翌 
1998年5月, 作为“江南”计划的一部分,潘天寿画展首先在温哥华美术馆开幕。这是潘天寿至今在海外的唯一一次个展,展品全部由潘天寿美术馆提供。潘天寿是现代中国艺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继承、创新和艺术教育等方面都有巨大的贡献。精艺轩举办了题为“中国现代艺术的三代人”的展览,介绍了三位女艺术家丘堤、庞濤和林延的家庭传承和变化。其他的11个展览分别介绍了19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崛起的艺术家黄永砯、徐冰、陈箴、谷文达、张培力、周铁海、耿建翌、丁乙、申凡、陈海燕、施慧、梁绍基、胡芥鸣、陈研音、施勇、杨振中等。本地的华裔艺术家,传统和当代风格兼有,如林荫庭、黄柏武、顾雄、周士心和陈风子也在不同的展场展出。活动以一项盛大的国际研讨会结束,应邀演讲的都是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来自中国的有栗宪庭、高名潞、范迪安、张晴和廖雯;国外学者包括苏利文(Michael Sullivan)、甘思伟(James Caswell)、李铸晋、安雅兰(Julia Andrews)、沈揆一、梁庄爱伦(Ellen Johnston-Laing)、文以诚(Richard Vinograd,)、侯瀚如等。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称赞说这是他历来所见到的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活动。



1997 精艺轩展出“不确切的快感”侯瀚如策划 
“江南”计划的成功对社区是极大地鼓舞。建立一个专注于亚洲艺术的艺术空间的想法得到了黄光远(Milton Wong)、贺芳霓(Stephanie Holmquist)等一批中外赞助人的热心支持。1999年温哥华当代亚洲艺术中心(简称Centre A)在市中心的Homer街开幕。自此以后这个中心举办过一系列亚洲和中国的重要展览,尤其是在搬迁到西喜士定街原火车站高大宽敞的建筑以后,陆续介绍了杨诘苍、沈远、陈界仁、袁广铭、杨福东、邢丹文、隋建国、王天德、叶伟立(Wei-li Yeh)、徐浩恩(Howie Tsui)等许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杰出艺术家。



1999年,郑胜天先生与蔡国强(右)在威尼斯。 
除了Centre A 之外,本市的其他艺术机构也对增进太平洋两岸的艺术对话做出了可观的贡献。温哥华当代美术馆(Contemporary Art Gallery)曾邀请蔡国强前来制作一个现场装置和行为作品“水墨画表演”。温哥华美术馆则自1997年起,在二十多年来持续举办了华人艺术家朱金石、黄永砯、王度、张洹、宋冬等人的个展,或在他们的公共艺术场地展出了张鸥、林明弘、徐震的杰出作品,大大增进了本地观众对当代华人艺术的兴趣。



2007 温哥华当代亚洲艺术中心举办的国际研讨会 



中国生意郑胜天策划 Centre A,2006温哥华当代亚洲艺术中心 
2012年温哥华观众迎来了又一个规模和“江南”相近的艺术活动。由Centre A发起的华人艺术系列展览“黄灯:中国新媒体艺术”借用了艺术家汪建伟前一年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个展标题。最早提出“黄灯”这个概念的越南策展人Dinh Q Le。他说:“许多艺术家把政府对当代艺术的态度比喻为黄灯,吃不准你是该继续下去还是完全停止。”这个比喻也很形象地表达了华人艺术家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这一系列展览从2012年3月到6月在Centre A、温哥华美术馆、贝尔金美术馆(Morris and Helen Belkin Art Gallery)、素里美术馆(Surrey Art Gallery)、斯科特画廊(Charles H. Scott Gallery)和共和画廊(Republic Gallery)举行,推出了不同年龄层的15位艺术家汪建伟、荣荣与映里、杨福东、阚宣、曹菲、黄然、陆扬、张乐华、Remon Wang、林缜和葛非。两部电影:侯孝贤的“金城小子”(刘小东)和Alison Clayman“永不后悔”(艾未未)也在同时上映。



温哥华美术馆展出的华人艺术(Song Dong:Waste Not,2010-2011 宋冬:物尽其用 



Michael Lin Georgia Street Plaza 2010 林明弘:乔治亚街广场 
有鉴于这个城市对华人艺术发展的密切关注,第一份专注于华人艺术的英语杂志在这里创办并不令人诧异。2001年,有远见的台湾出版家简秀枝邀请林荫庭教授和我组建一个团队来编辑一本新杂志,以满足西方读者对华人艺术资讯和批评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典藏出版社的支持和以华睿思(Keith Wallace)主编为首的编辑部的努力之下,《Yishu》(典藏国际版)自创刊至今已出版了14年。这份刊物密切关注当代华人艺术在过去十多年间的发展与变化,成为全球专家、学生、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最主要的参考读物之一。



Yishu杂志《典藏国际版》 
温哥华是北美通向亚洲的门户,又具有多元文化背景,是发起和推进外部世界与中国对话的理想平台。最近两届温哥华双年展给城市的街头和公园带来了不少引人注目的华人艺术家公共艺术作品,如岳敏君、展望、刘建华、任军、王书刚、郑济忠、艾未未等。2014年温哥华美术馆在何鸿毅基金会等机构的支持下,也举办了两个重要的展览:《紫垣撷珍》故宫藏品展和《开卷:当代与传统》中国当代艺术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Vancouver Biennale温哥华双年展(Ai Weiwei F-Glass,2015艾未未) 



中国艺术在温哥华 徐冰英语教室 
与此同时,温哥华美术馆也正式宣布了亞洲馆(Institute of Asian Art)的成立,为这个主流艺术机构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温哥华是亚洲以外亚裔和华人居民比例最高的城市。亞洲馆的成立不仅符合本地人口结构的现实,也反映出我们对全球文化版图中这一重大变化的欢迎。优秀的华人当代和传统艺术作为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会得到更频繁和精彩的呈现,也将给本地多元族裔带来更多鉴赏、互动、交流及研究华人艺术的机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