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妈的话:美国比较大的大学里本科可以有200多个专业;在全球职场上,据统计有700多种不同的职业title。
在留学妈妈圈里,孩子选专业和找工作是两个永恒的话题。这两件事在国内尚且不容易,放到美国这个陌生的情境里,就更加让人不知所措。
本文作者是美国专注教育的记者和作家。我们结合Cecilia的观点和其它专业文章,编辑了此文,希望对中国留学生专业和职业的早期规划有所帮助。
“你是读什么专业的?”——这是最典型的问大学生的问题,也是结识朋友和搭讪的老套手法。但这个问题却让学生们越来越难回答了。
主要的原因是选择越来越多。2010年,美国高校向教育部上报了近1500种专业课程;为保持竞争力和与时俱进,高校引进了像国土安全、全球研究、数字法医以及农业生态学这样的新学科,在过去10年中,有355种新学科加入进来。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分别有251种和250种眼花缭乱的专业供学生选择。
为在不明朗的就业市场中增加胜算,双学位(或三学位)、副修或专修日益流行;美国教育部的统计显示,从2001年到2011年,双专业的学士学位增加了70%。
有些学生在上大学前就明确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大多数学生不是这样的。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80%的大一学生——甚至那些已经申报了专业的学生——都表示对自己的专业不确定,半数人在申报之后还有换专业的想法,有些还要换不止一次。
那么该怎样选专业呢?
大一可先做“考察生”
高校更喜欢早早定下专业的学生,而且选定专业的学生的滞留率也更低,他们更有可能在四年之内毕业。
但大学管理人员也意识到选择专业令人不知所措,尤其再加上因错误选择而导致学时和学费增加所带来的恐惧感。
德雷赛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劳动力市场和政策中心的研究教授、《大学专业指南:职业道路和回报》(College Majors Handbook with Real Career Paths and Payoffs)的合著者尼塔·P·福格(Neeta P. Fogg)表示:“那些误入某个专业、或选错专业的学生们,就不那么幸运了。”
“考察”(Exploratory)成为了“未申报”的替代词。高校不再给学生贴上负面色彩的“未选定”标签,而是鼓励学生去尝试不熟悉的学科,或许他们能从中发掘兴趣和职业道路。
“我们想要告诉他们,他们在学业选择上拥有主动权,”纽帕兹的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学业指导部的主任玛丽·贝斯·科利尔(Mary Beth Collier)说。纽约州立大学鼓励“考察生”通过通识教育选修课来尝试新的科目。
科利尔女士告诉学生:“从幼儿园起,你们就一直在修同样的六门课。如果你不确定你的专业,那就不要来这里,指望修同样的课就能想清楚这个问题。”这意味着,要满足“美国研究”专业的课程要求,应该修政治学或黑人研究,而不是重复一遍本在高中时就应该学的美国历史课。
在一些学校,“考察”已经成为了正式程序。在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有61%的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之前换了专业。有三类学科领域可供考察——工程与科学、人文与文学,以及社会与行为——学生可选择一类,然后在三个学期后再选择一个具体的专业。在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未选定专业的学生可以先参加考察研究课程。
如果犹豫修不修,就先修了吧
顾问会告诫学生说,不要放弃那些你今后会需要的科目。学生通常不会意识到,有很多热门的专业——心理学、社会科学、商科——是需要数学和科学基础的。比如,如果到了大三你还必须要补修微积分和统计课程,你也许就不能选经济学为专业了。
MyMajors.com网站的创始人、内华达大学(University of Nevada)计算机科学的名誉教授弗里兹·格鲁普(Fritz Grupe)说,这需要有预见性。在18岁时你也许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要做些什么,但是你可以通过谨慎的计划来做好准备。
一些专业的课程排列比较紧凑,比如,在大学生涯的后期,从工程专业转出比转入(如果还有可能转入的话)更加容易。
格鲁普博士补充道,学生们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去研究专业和职业的需求。护理专业听起来吸引人,是因为“你喜欢帮助别人”,他说,但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医学预科生,也要修同样高难度的数学和科学课程,而且护理工作通常是技术性的,并不是只要心地善良就能胜任。
选专业的底线
福格博士说,高校“不是凭空做决定的”,他们不断地调整课程。教育部的学科列表上出现了一些已有研究领域(如镜像科学、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新课程。有些科目是跨学科的或专业化的,比如生物系统工程、临床护士领导力、计算生物学,以及国际政策分析。
科目表上这些新增的“古怪课程”明显反映出了市场趋势和学生的需求,比如烹饪科学/烹饪学、数字艺术、赌场管理和体育传播。新泽西的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有300种主修、副修和专修专业,由于学校毗邻曼哈顿,新开的时尚研究专业成为大热门;从校园能看到麦迪逊广场花园和巨人体育场,所以学校的商学院还开设体育产业和活动策划专业课程。
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的咨询和学生过渡中心(Center for Advising and Student Transitions)的执行理事米歇尔·卡派纳(Michele Campagna)表示,就业市场仍然难以预测。很多学生选择了他们认为好找工作的专业,但是“四年之后”,她说,“学生们甚至会碰到现在尚不存在的新工作。”
纽帕兹纽约州立大学的科利尔女士指出,大多数雇主看重的是可转用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写作和沟通,以及批判性思维。这些技能能够在任何一个文科学科中得到开发。
她说,为了好找工作而“在某专业熬出个学位”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告诉学生,‘要找到一个能让你全神贯注、拓展你的思维,并加深你对世界的理解的专业。’”
与此同时,福格博士也告诫大家,如今大学生要承担的风险也比以往更大了:41%的毕业生找到的工作是不需要本科学位的。她说,如今很多雇主缺乏在职培训的资源和耐心,而且他们想要找的是“随时上手型”的大学毕业生。
因此,她的建议是确立专业方向、发展与职业相关的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当然还有,听从你的内心。
在选择专业上,学生及其家长往往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专业等于职业。
事实上大多数雇主更关心的是相关工作经验(例如兼职和实习)以及已获得的技能,除非这个工作需要专门的特别技术,比如机械工程等。
一个专业出来的学生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而同一个职业也可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事实上,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没有直接关系,有些只有连带关系。
误区二:选择自己的强项专业。
在职业生涯选择时,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强项外,兴趣以及价值也是同样重要的。在工作与生活中,喜欢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些因素都是值得认真考虑的。最擅长做的事并不意味最喜欢做。
比如一个学生在数学方面有超人的天赋,但他也许并不享受数学,这种现象是常见的,因此,专业的选择也要从多方考虑。
误区三:学生在入学时就清楚自己的专业选择及职业目标。
许多预先选定专业的学生,只有极少数人进入大学后还能坚持原先的选择,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都改了专业。事实上,入学前就选定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往往改变专业三到五次,而没有选定专业的学生,只改变一到两次。
误区四:一生中只有一个职业。
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一个人在一生中更换几种职业是很正常的。美国人从工作到退休,更换五、六种职业是常态。因此,选择一个一辈子的专业是不现实的,好的目标是选择目前看来“最好的”专业。
误区五:只有一个完全适合我的工作。
事实上有许多工作可以满足每个人的职业目标。一旦学生清楚了解自己将来想做什么,便会发现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想在医疗保健领域工作,就有医生、护士、理疗师、医疗实验室技师、兽医或药剂师等可以考虑。
误区六:目前最热门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专业。
事实上就业市场是不断变动的。就业前景趋势是有用的信息,但不是职业选择的唯一因素。
误区七: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事实上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在人际沟通、写作、研究、批判性思维等领域很强,这些都是工作中普遍需要的技能,人文科学专业毕业生往往可以在更广的领域就职,不过,这些工作可能与所学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妈妈圈通知 ~
应妈妈们的提议,妈妈圈把美国大学家长群按美国学校的地域分为“美东”, “美西”和“美中”群。
妈妈圈后续会陆续推出针对在美学生的培训及社交项目,帮助孩子提早做好在美国的专业及职业规划。
如果您的孩子即将出发到美国念大学或研究生,请
1)关注妈妈圈公众号,
2)并按孩子大学所在地,在公众号里留言“美东”,“美中” 或“美西”
3)助手会加您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