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到底画了什么 居然成了在波士顿市府展出自己画作的首位华裔艺术家

2016年08月09日 美国中文网


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当代艺术家陈筱薇的作品目前在波士顿市府展出,她是首位在市府展出自己画作的华裔艺术家。这次画展共展出十四幅作品,主题为“预知和不可预见”,展现了她从2007年到现在对自然环境、自然灾难和人的思考三者间的感悟,通过抽象与具象、聚合与离散、沉静与热烈之间的强烈对比,体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陈筱薇
美国艺术家很多都是抽象的、彩色的画,像我这样把具象和抽象结合的、黑白的画是非常少的,所以市府愿意展出我的画,第一次非常素雅的去展现,我也挺高兴他们能找到我。
陈筱薇来自北京,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曾在电视台从事节目包装制作工作,还做过独立纪录影片制作人。从小对画画感兴趣的她,一直没有间断过,因其对绘画有独特的天分和直觉,9年前她来到波士顿开始了她的职业画家之路。她打破传统,用0.3毫米的钢笔芯捕捉生活中的美丽感动。陈筱薇说,她仍坚持每天画画八小时,而画的内容从来没有刻意计划,从不打稿,取消了任何更改的可能,用黑白两色将自己所看所听所思所想记录在纸上。
陈筱薇曾获选纽约艺术基金 Artadia 的驻市艺术家;在 2013 年于纽约获选 2013 年 The COOHAUS 驻留艺术家;还在纽约州布鲁克林的 ISCP 纽约国际驻扎艺术中心进行创作等等。另外,她的作品在纽约、波士顿、芝加哥及中国常年都有展出,这也让她对自己选择的艺术道路越走越有信心。
陈筱薇
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自己的潜意识把它画出来,你说灵感是什么,灵感就是不同的知识给予我的灵感,我每天都读书、看新闻,日常生活都是我创作的源泉。我算是一个比较勤奋的画家,除了每天坚持8小时画画,也会积极地为自己争取各种机会,所以一路走来还是比较幸运的。
陈筱薇说,她的作品更多的是指精神上,而非物质上的,她希望自己的画作既要体现深厚的艺术技艺,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又通过自然流露,毫无做作的表达人与自然,与观者共鸣。
陈筱薇
我当时就特别想用一直非常简单的笔表达我去采访的人,我去感受的无论是痛苦,还是高兴。人非常的渺小,大自然非常的有意思,因为有很多的非预知性的东西,你其实是可以感觉到的,比如地震之前云会有不一样,动物的习性会有预知性的改变,我关注于大自然多一些,任何物质和事务的规律性,我比较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一点。我现在研究的是抽象与具象之间的结合,所谓的空与满之间的结合,如果你到大自然中能想起我的画,这个就是我这个画的目的。
作为华裔女性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面临重重考验,一面要适应美国的环境,一面还要寻求突破。陈筱薇说,看似自由的工作,其实什么都要靠自己,从开始与各类画展、画廊联系毛遂自荐,到最后自己的画作有没有收益,都要看自己的表现,都由自己承担。
陈筱薇
华裔艺术家在美国当然是有一定的局限,因为你不可能完全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这是骨髓里的东西,另外你本身还有的一种叙事方式,他们可能接受不了。作为一个华裔艺术家,我个人认为我不希望我自己的画呈现的女性因素过多,或者是你呈现的是一个中国艺术家这样一个状态,它应该是国际化的,所以我的东西比较偏重于中性的,偏重于无国籍的状态去展览。在美国发展确实是蛮难的,比如说他认可你的画,但他需要时间去关注你。我觉得真诚对画还是很重要的,你想把这张画画好,你很真诚的对待这幅画,必定会有人产生共鸣,所以不需要去想太多。无论你有没有钱,你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既然做了就不要去埋怨,做好它,这个已经变成了一种信仰,一个精神支柱了。

美国艺术圈看似开放多元,实则很难进入,唯有坚持,唯有耐心,时间应该是艺术家最好的朋友。目前陈筱薇的作品在中美两国的各类画展和画廊中常年都有展出,她希望将来自己的画能有博物馆收藏,展现给更多的人。


近年来,艺术类专业也越来越受到留美学生的欢迎。然而,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令很多人担忧。陈筱薇坦言,艺术确实是一条很辛苦的路,从小父母也不支持自己走这条路,如今她在美国打拼,得到当地的认可更实属不易。她说,搞艺术不一定可以赚到钱,但也有成功的例子,任何事都没有捷径,如果做什么事都要求立马有回报,那注定这辈子只能是一事无成,只有坚持,幸运总会来的。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微信号: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


点击左下角查看更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