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游学并不陌生。在古代就有遍访名山大川,结交文人骚客的传统,不少人为此乐不思蜀,不知老之将至。到了明代董其昌更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名言。
讲得就是光读书是不够的,还要出去游历,书本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有进步。当然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古代人多不会出国游学。少数例外包括唐代的玄奘和尚。这位西游记的原型西出长安,游历西域众多国家,最后到达天竺,研习佛学十多年后回国,成就了一代宗师。但玄奘的西游更多的是宗教朝圣而非以满足好奇心为主要目的的游学。说到大规模的海外游学,还要承认这是英国人的发明。
三百多年前,英国的年轻贵族在读完牛津剑桥大学后远征到法国和意大利去探寻艺术,文化以及西方文明的源泉。在资金上几乎没有限制,贵族们可以花上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漫游。他们委托当地的画师绘画,练习完善自己的语言技能,并混迹在欧洲大陆的上流社会之中。没有人知道是谁首先想出这个主意,但很快他们的远行就有了个很合适的名称:大游学(Grand Tour)
十七世纪欧洲知识界普遍认为,知识全部来自于外部感官,人的所知取决于他所被暴露的物理环境。因此,要想扩大一个人的知识,必须改变他所在的地方。大游学的主要价值在于让这些有钱有闲的年轻人徜徉在西方经典时期(指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文艺复兴的文化遗产之中,同时能接触到欧洲大陆时尚,礼貌的社交圈子。此外,它也给予参与者很少有的机会,观看某种特定的艺术作品,或听到某些特定的音乐。大游学可以持续数月至几年。它通常在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兼导师(称为Cicerone)陪伴下进行的。
大游学的行程多从英国开始。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比利时或法国,在那里游客可以找到导师,如果很有钱的话还可以雇一帮仆人。然后他们一同从水路或陆路向巴黎进军。在巴黎游客可以学习法语,交谊舞,击剑和马术等。巴黎的吸引力在于其精致的语言,法国上流社会的礼节,以及宫廷时尚。这为年轻人回去后做官或从事外交工作做准备。
从巴黎旅行者会前往瑞士的日内瓦,在那里要完成旅程中最艰难的一段,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北部。在到达意大利之后,游客会游览都灵,佛罗伦萨等意北名城,观赏罗马时代以及文艺复兴盛期的绘画和雕塑。游客再前行至比萨,博洛尼亚和威尼斯。英国人认为威尼斯是“意大利腐朽生活的魅力”的典型代表,所以它也成为大游学中一个文化的高潮。从威尼斯游客前往罗马城研习的古罗马废墟,以及罗马的早期基督教,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的杰作。不少大游学的旅行者还会去那不勒斯学习音乐。那不勒斯通常是大游学的最后一站,但也有人乘船去西西里岛甚至希腊。
大游学游客回国时会带携带一路收集的艺术品,绘图,图片,雕塑等。这些东西可能会在家里的图书馆,展柜,花园里展示于人。到了后来,大游学变成了一个财富和自由的象征,摆显的味道相当浓厚。
1825年以后,蒸汽动力的交通工具兴起,大游学的习俗还在继续,但却发生了质的变化–更加便宜,更安全,更方便,连中产阶级也付得起。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期,多数受过教育家境较好的年轻男性都参加了大游学。在游学人流也包括许多美国人。作为一个年轻和新兴的国家,美国缺少英,法,意大利,希腊的悠久历史和艺术传统,美国的精英人士也很自然的把到欧洲参加大游学作为博雅教育(Liberal Art Educatio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加大游学的美国人中最出名的可能要算马克吐温了(Mark Twain)。
1867年,当时还是记者的马克吐温得到了一份美差。在一家加州报纸的赞助下,他登上一艘叫Quaker City的美国船,一路游历欧洲以及圣城耶路撒冷。他的一系列信件在多家报纸上发表引起轰动,这些短文后来收集成册发表为游记“傻子出国记”(The Innocents Abroad)。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很严肃的游记写法,马克吐温以幽默搞笑为特点,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本书成了他卖的最好的作品,现在读来依然让你忍俊不已。
当美国的牛仔文化同欧洲精致而有些装腔作势的文化相遇会产生什么后果?当然是火花四溅的文明的冲突。这里是从书里摘录的几个片断可以看出些端倪。关于巴黎著名的康康舞 (Can-can),马克吐温是这样描述的:
“康康舞的宗旨就是跳的越野性,越吵闹,越疯狂就越好。你应该尽可能地裸露,如果你是一个女人的话。你应该尽可能地踢高,不管你属于哪个性别。我真的一点都没有夸张”。
对于巴黎人的法语水平,马克吐温表示不敢恭维。
“在巴黎,每当我们对他们讲法语的时候他们只是睁着眼睛,盯着我们!我们从来没有成功地使那些白痴听懂他们自己的语言。”
马克吐温对意大利的印象就更差了,辉煌的教堂,贫苦的人民,成为一个鲜明的对照。
“我可以这么说,意大利在过去的1500年,已经把她所有的能量,所有的金钱,以及她所有的努力都花费在建造数量众多美幻美仑的教堂上了,完成它的代价是让一半的人民挨饿。如今的意大利是辉煌和苦难的一个巨大展览馆。把一座美国城市所有的教堂放在一起,都买不起意大利数以百计教堂中任何一家所拥有的珠宝。”
“我想跪倒和崇拜的时候,肮脏的乞丐却在我周围一拥而上,对比实在太醒目,太暗示了,我说。‘哦,经典的意大利的子孙们,难到奋斗的精神,自力更生,高尚的努力,都在你们身上已经完全死去了吗?我要诅咒你的懒惰和无所事事,你为什么不去抢教堂?’”
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曾经说过:“根据当时习俗,也许是名符其实,大游学完成一个英国绅士的教育。”由此可见大游学对受过教育的人的一生的影响。但大游学中发生的事情也曾改变了世界吗?一点不错,且让我说给你听。
1884年,15岁的美国男孩小利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Jr)正在父母的陪伴下在欧洲游学。他的父亲老利兰-斯坦福靠修铁路发了财,曾担任过美国加州州长和参议员,也是美国顶级的富豪之一。父亲下决心要把唯一的儿子培养成有知识,有教养的绅士好继承自己的产业。可就当小利兰在享受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旅程时,却发生了件大事。小利兰在希腊感染上伤寒。他在雅典病倒后父母赶紧把他送到意大利接受治疗,先是那不勒斯,然后到罗马,小利兰的情况时好时坏,最后在佛罗伦萨居然夭折了。小利兰-斯坦福离16岁生日还差两个月。
斯坦福痛失独子,伤心欲绝。当时他的妻子简(Jane)已经五十多岁了,不可能再生孩子。两人相对泪眼,老斯坦福对妻子说“加利福尼亚的孩子将成为我们的孩子“ (the children of California shall be our children)。他们决定把钱拿出来为加州的孩子做些事情,以告慰逝去的小利兰。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很感动,世人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好,这是人之常情。可当孩子没有了以后,斯坦福想到不是娶个二奶小三再生一个,而是将小爱变成大爱,将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相比之下,中国的富豪不但钱的来路有问题,发财后除了买豪车,玩女人,炫富斗狠之外不知道如何把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高下立刻就分出来了。
斯坦福夫妇考虑几种可能性 – 大学,技校,或博物馆。从欧洲回到美国后,他们在东海岸考察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康奈尔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讨教如何在加州建立一所新大学。 网上出现过斯坦福夫妇假装穷人要给哈佛捐款被拒的故事,这当然是假的。实际上哈佛校长艾略特接待了斯坦福夫妇并鼓励他们建立大学,艾略特估计500万美元大概够了。斯坦福和妻子四目对视,觉得这个钱我们是拿得出来。
最终,他们决定用小利兰的名字建立两所机构–一所大学和一所博物馆。从一开始他们就做了几项非传统的选择:1) 斯坦福大学将是男女同校的,而当时大部分大学只招男生;2) 斯坦福大学将是非宗教的,当时大部分大学都与宗教机构有联系;3) 斯坦福将更注重实际运用,以培养“有文化和有用的公民。” (cultured and useful citizens)。
1891年10月1日,斯坦福(全名是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在经过6年的规划和建设后敞开了大门。纽约一家报纸曾预测斯坦福的教授将在“大理石大厅里面对空板凳讲课”,这个预言很快就被推翻了。第一届新生包括555名男女学生。到了第二年教师从15名扩大到49名。
老斯坦福在大学开张后两年就去世,妻子简-斯坦福成为实际掌控大学的人。老斯坦福的死亡导致大学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董事会有人曾主张将大学暂时关闭,直到税务和法律问题解决后再重开,但她坚持要继续开下去。在以后几年内,简就像管理自己家庭一样管理大学,用她个人资源来支付教授薪金和并且典当自己的珠宝使得大学的建设能够继续。
1905年,简-斯坦福指示大学的董事会,在她去世后,将她收藏的珠宝出售,并用所得的钱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基金“专门用于购买书籍和其他出版物。”董事会后来严格地遵守这一安排,“珠宝基金”一直用于扩大斯坦福图书馆的收藏。这笔基金最初时值大约50万美元,现在的价值约为2000万美元。
100多年过去了,斯坦福大学早已不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部小学校,它一跃成为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比肩的顶级大学。不但各方面都十分出色,得益于于老斯坦福所强调的“实用”的方针,斯坦福在工科方面更是几乎没有对手。受惠的人也不再只是加州的子弟,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因它而受益。如果没有斯坦福,这样说吧,就不会有硅谷;没有硅谷,就不会有信息革命,也就没有个人电脑,英特网,网站,脸书,博客,智能手机,等许许多多我们今日不能缺少的东西。而这一切的开始都是因为一个15的男孩在希腊得的伤寒。我想小利兰-斯坦福在天有灵一定会对后来的结果非常满意。
原作者白露为霜后记:今年7月6日韩亚航空214号班机在旧金山发生了空难,飞机在降落时坠毁。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181人受伤。事故的死者和伤者中有很多是到美国来游学的中学生。痛心之余中文媒体对这种游学的价值提出了很多质疑。最近几年中国人出国游学兴起,相随着也出现了很多乱像。白露以为目前到美国游学的确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出来旅行总是有些风险的,实际上也用不着因噎废食。逝者已矣,生者如果能从中吸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也不失为不幸中的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