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成为MIT最年轻华人教授,来自石家庄的张锋一路遇到了哪些美国伯乐?

2017年02月11日 美国留学妈妈圈



写在前面的话:最近,又一个华人学术明星火了:张锋,34岁就拿到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职位,同时大家也期待他冲击诺贝尔大奖。勤奋+热情+天赋自不必说,今天我们数一数他从石家庄一路走来,成就过他的那些美国伯乐,外部环境又何尝不是不可或缺的天才孵化器呢?



我之前写过的庄小威,也是34岁就斩获哈佛终身教授头衔。可能成功的人生有时比较类似,张锋与庄小威都是一样的勤奋,都是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无比热爱,都是从少年时代就显示出过人的天赋。也许,“勤奋+热情+天赋”就是成功模式中的一种吧。


这次,我并不打算讲一个“别人家孩子”如何优秀的故事,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拆解张锋的经历。古语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西方哲学又说“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那么,除了个人的“勤奋+热情+天赋”之外,到底是怎样的外界因素成就他的学术传奇呢?


ELL教育,帮助他跨越语言障碍

1982年,一个小男孩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父母给他起名叫张锋。


1993年,为了让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妈妈带着11岁的张锋来到美国爱荷华州首府得梅因(Des Moines),入读当地公立初中Callanan Middle School。而之前他只在国内上过一年英语课,那时候的英语教材是下面这个样子的,想必众多80后的家长们肯定对此印象深刻。


 

再加上初中英语课的强度很低,张锋在刚到美国时可以说是无法交流,口语和听力尤其差。这一点,张锋当年的英语老师也可以佐证。


据在Callanan Middle School 工作了近30年的英语老师Marilyn Ritz回忆,张锋刚来时,几乎说不出一句话,但一年之后就变得十分流利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锋也表示特别感谢当年老师对他的帮助。


其实,Marilyn Ritz 老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教所有学生的老师,而是学校安排专门为母语非英语的学生补习英语的老师。因为美国是一个多语言国家,为了不让语言成为学生发挥潜能的障碍,几乎所有的公立学校都设置了这类项目,希望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语言上的过度,能早点儿融入到美国的学习和生活中。


这类通常名为ELL(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或者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项目,可不仅是喊喊口号做做面子工程,而是有一整套措施的。



大学的教育专业都必须提供如何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教学的课程;

在岗教师都必须接受学区安排的培训,强化针对ELL学生的教学技能;

所有与ELL学生相关的老师要定期开会,讨论学生的学习进展,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老师会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观察评估,安排强度和难度匹配的学习材料;

每天都有一段固定的时间,学生到专门的英语老师那里接受英语强化辅导;

老师会为学生准备单词卡片和水平合适的书,让学生回家后也能继续学习英语;……


除了技术层面,老师们还被要求从情感上去理解ELL学生。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当周围人说的话听起来都像天书一样时,那种孤立无援是很绝望的。设身处地想一下,即使我们这些成年人,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来个境外自由行,是不是也非常忐忑?孩子的感受更敏感,内心更脆弱,所以我在学校里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进入美国学校的头几周会出现嚎啕大哭,甚至拳打脚踢的情况。如果此时老师的反应是责备或厌烦,孩子尽管听不懂老师的话,但却能清楚感受到这样的负面情绪,那对已经感到烦躁不安的孩子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这便是学区定期安排培训的原因之一,不断提醒老师们,不要因为教学上得心应手,就渐渐忽略同理心的重要性。一个老师教得再好,但忽略学生的感受,甚至肆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那也决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


资优生项目,为他打开科学的大门

新闻报道中提到,张锋的成功之路始于中学时在生物课上看的一部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里面有个情节,因为发现的恐龙DNA中存在断层,于是科学家用青蛙的DNA进行补充,这恰恰激发了张锋对如何实现编辑基因的学术热情。


实际上,这门生物课并不是学校里的常规课,而是当地学区资优生项目(Talented and Gifted Program)中一个叫“为下一代的科学技术”(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xt Generation)的课程。而尽管当时张锋的英语还结结巴巴,但理科上的优势让他到美国不久就被选进了这个资优生项目中。


每周六下午,张锋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与项目中其他的小伙伴一起探索神秘的生物世界。选择让学生观看《侏罗纪公园》也不是老师的一时兴起,而是有目的地希望通过对这部电影的思考和讨论,让像张锋一样热爱科学的少年们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他们将来去进行改变世界的研究。


不同于中国注重教育资源均衡的理念,美国采取的是精英教育理念。私立学校不用说,即使是公立学校也会从小学起就开始甄选高端人才,学区的教育资源也会向这些未来的“精英”倾斜,为他们大开绿灯。而这些资优生,与国内重点学校的“好学生”不一样,并不局限在奥数之类的竞赛方面,在某方面展现特殊能力或独到见解的学生,都有机会被选拔进资优生项目。


 

比如,上面这幅图是洛杉矶联合校区(Los Angeles Unified School District)的资优生项目海报,我们可以看出,物理化学计算机等STEM学科和美术音乐文学等方向都可以成为资优生项目中的一部分。


其实,早在19世纪初美国成立才几十年时,就有一批民间教育家意识到了资优生项目的重要性。而正规的资优生教育始于1918年,大规模全国范围的项目则是上世纪60年代之后开展起来的。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资优生教育体制日渐成熟,已经成为世界上“天才教育”最普及、研究和从教人员力量最大的国家,从小学到中学,都设有资优生项目,且其中的教师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到了高中更有些“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s)是专门服务于这些资优生的。


可能有些人会好奇,小学阶段的小朋友怎么能看出来是否具有“天才”潜质?既不是看谁认识的单词多,也不是看谁加减乘除做得好,机械记忆和反复练习都反应不出来“天才”潜质,逻辑推理能力才更重要。我们来看一下小学资优生项目选拔的测试题是什么样的:



第一排的两张图,青蛙和小池塘。第二排也应该是两张图,左边空白,右边是消防局。小朋友需要做的是先理清青蛙和小池塘之间的关系,青蛙生活在小池塘里;然后再去想想谁应该出现在消防局里呢?这种考题,考察的是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教育对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资源的开放,让他正式踏上科学之路

1997年,张锋进入罗斯福高中(Roosevelt High School)就读,从此开启他人生的新篇章。


高一时,张锋完成了他第一个科学项目:设计出一个数学模型,来展示盐是如何在可控环境中结晶的。之后,他的学术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中学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张锋渴望进入真正的实验室学习。


此时,资优生项目的协调员Ed Pilkington老师出手相助。他找到一家当地医疗机构的人类基因研究中心(Iowa Methodist Medical Center’s Human Gene Therapy Research Center),让张锋在满16岁时(涉及敏感领域,需要通过背景调查)就直接进去与博士生们一起做研究。


美国的高中学习并不轻松,张锋在繁忙的课业之余还坚持每天到实验室,通常一待就是五个小时。而实验室的John Levy博士更是为张锋大开绿灯,不仅为他讲解分子生物学的知识,指导他的实验研究,还特意延迟实验室的关门时间,就为了让张锋多做会儿实验。


当我们还在学习书中的实验时,“别人家的孩子”张锋已经开始设计自己的实验了。通过实验,他发现绿色荧光蛋白能够吸收紫外辐射,保护DNA免受紫外线伤害,从而降低致癌风险。1999年,这项研究为张锋赢得了爱荷华州科学技术展(Iowa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ir)高中组生物方向的第一名。


2000年,渐入佳境的张锋在John Levy博士的指导下,杀入美国最负盛名的科学比赛,英特尔科学天才奖(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他的项目最终获得三等奖,并拿到5万美元的奖学金。



在基因实验室的学习,为张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研究基础,让他知道如何确定研究目标、如何设计实验流程、如何撰写项目报告;在科技展和科学比赛中的经历,则让张锋锻炼了学术表达能力,一方面要使用精准的学术语言,另一方面又要让同行及评委能听懂自己的研究,找到其中的平衡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正是这些能力让张锋在强手如云的哈佛大学脱颖而出,以本科生的身份就能进入到世界顶尖生物学家庄小威的实验室。


======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此年轻就能获得顶尖高校的认可,取得改变世界的学术成就,张锋的传奇决不是从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开始的,也不是始于在哈佛大学的本科四年,而是从他中学时代就开始了。就像张锋自己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谈到的,中学时代的教育对他之后追寻学术理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那里,有很多“伯乐”帮助他,为他提供各种资源,才使他最终能走到今天。试想,如果没有ELL项目帮助他尽快度过语言障碍,如果没有资优生项目让他开拓视野,如果没有开放的资源让他接触到真正的科学,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的张锋。


这是张锋在 Wikipedia 上的词条。 他对那些一路上帮助过他的无名伯乐,心存感激。


大家盼望已久的美国中学写作课终于安排好了:


1)【杀死一只知更鸟】文学分析及读后感,一对一写作指导。仅限20人还有一个名额。


2)【授者】文学分析及读后感,一对一写作指导。仅限20人。还有一个名额。



3)美国资深老师教你如何在精读之后写个地道的”美式读后感“ - 微信课堂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