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普济国际」可快速关注
新到澳洲的人,多少会感受到西方文化对自我传统意识的冲击。
所谓的冲击,不仅仅是文化传统的冲撞,还是因为社会价值观不同带给人的震惊感。 今天就带领大家来刷刷三观,看看那些大土澳与“中”不同的社会观念!
带病工作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中国,带病工作被认为是敬业奉献的表现,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企业单位都以有这样的员工为荣,社会媒体甚至会把“带病坚持”当做个人的先进事迹来报道。
然而,对于崇尚生命第一的澳洲人来说,他们认为,生病了就该休息,带病上班是对自己,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如果得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医生会直接告诉病人要留在家里,自我隔离,以免传染他人,要等到痊愈后再到公共场合,对于澳洲人来说,这是一种社会公德,是对社会,对他人负责人的表现。
政要官员没什么了不起
国家主席,总理,省长,市长等政要人物在国人心里是高大的伟人形象,一生中能和这些人物有一面之缘是一种幸运,甚至是荣耀。
而在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澳洲,政府官员和平常百姓一样,只是工作不同。
所以,在澳洲不会有人吹嘘自己见过某某官员,即使街上偶遇了某政要也很淡然,簇拥要求握手,合影留念的现象很少见。
政府官员则为了取得民众支持,赢得选票,反而会经常到公众场合亲近民众,主动迎合民众。有时候甚至还会因为一些“不识趣儿”的人而陷入尴尬境地。比如下面这两位。
现任总理谭宝坐电车,与路人小哥搭讪,小哥一脸傲娇,爱答不理,耳机都懒得摘,场面实在有点冷,看的小编尴尬癌都快犯了。
这还不算什么,更惨的是谭宝现身悉尼坐火车,却遭大妈劈头盖脸训斥了一顿!
原因竟然是Opal card系统出故障,大妈被卡在检票口出不去!此时看到谭宝现身车站,气不打一处出的大妈将不满全撒了出来,对总理是连数带骂!
总理大人就像一个被罚站的小孩一样,安静的做了大妈的出气筒……
还有前任总理艾伯特在商场与路人打招呼,结果被骂混蛋。
类似的事件,还有更多。。。。。。
家庭重于一切
国人在理论上也常标榜家庭第一,但现实却是大部分人为了赚钱而夫妻分离。
即便住在一起,也会为了赚钱放弃家庭时间,错过孩子的家长会,放弃周末节假日,甚至错过为父母送终。
这其中,有社会压力下的无奈,也有个人拼事业求发展的个人抉择。
但是在澳洲,家庭处于绝对的第一位,没有什么比陪伴家人更重要,金钱,工作等都要为家庭让路。
这不是说澳洲人不敬业,不把工作当回事儿。而是因为澳洲人把工作和生活分的比较清,每周38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都应该是属于家庭的,节假日也应该和家人聚在一起。
小编的一位澳洲朋友,为了陪伴妻子做一个小手术,他取消了当日的一切工作内容,从事工程工作的他,甚至愿意自己赔偿工程延期产生的费用,也要在妻子做手术时陪伴在其左右。这就是典型的澳洲家庭观念,没有什么比家庭,比亲人更重要。
富贵有别
在中国,富基本等同于贵。国人普遍认为住别墅,开豪车,经济上富足,可以任性随意消费的人就是贵族。
在澳洲,以这样物化的标准去评判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澳洲人不会在富与贵之间划等号。
对于澳洲人来说,贵是一种气质,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生活方式。豪车大房,香包名表打造出来的是富。
相比之下,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一副健硕的身材,一身古铜色的皮肤,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容易让人觉得有贵族气质。
总之对于澳洲人来说,富不等同于贵,富是物质层面的,贵是精神层面的。
有钱不等于会生活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富了,但在西方人眼里,中国的这种富更像是暴发户的富。
拥有金钱,却沦为金钱的奴隶,不会运用金钱去提高自身以及自己的生活品质。澳洲人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有钱人愿意每月花重金保养自己的车子(在澳洲人眼里仅仅是代步工具而已),也不愿花几百块买营养品保养自己的身体。
平时不愿做预防,结果就只能在大病临头时寻医问药。
中国人太享受追求金钱增长的快感,甚至为此不惜缩减自己的人生,降低生活质量。到了澳洲你会发现,越是高学历,经济自由的人,越注重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
读大学是一种个人养成,而不是突破阶层限制
在国内,我们从小被灌输读大学以便“鲤鱼跳龙门”,做“人上人”等这样的激励语。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成了社会笑柄,受尽冷眼和嘲讽。
在澳洲,你会发现,高学历毕业生做普通工作的现象十分常见,我见过研究生做服务员,酒保,博士生开出租,干装修的。
同时,我见过七八十岁高龄因为兴趣爱好申请大学课程的,大学里清洁工旁听拿到本科,硕士学位,此外还有澳洲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顺利入读大学,但是因为兴趣爱好转读职业技术院校的。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