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澳洲人的民族性格里有一个无畏亦无忧的赤子形象,进可逗逼,退可恬淡,动如疯兔,静若处子,本着严肃的态度试验最纯粹的快乐,真是令人忍俊不禁又肃然起敬啊~ 。盘点五个古怪节庆,看澳洲人怎么玩转生活。
最机智之啤酒罐赛艇会(Beer Can Regatta)
地处北部沙漠的达尔文人不仅爱喝啤酒,积下来的啤酒空罐也物尽其用。每年七月温暖的冬日,明迪河上造型各异的啤酒罐战船蓄势待发,搭载着澳洲人那种独有的热情,拉开了Battle Of Mindil的序幕,极尽环保狂欢之能事。
船身设计没有特别的标准,选手们尝试各种别致的“造船技术”,力求符合水动力学而不至于太快在对手的水枪攻势和面粉炸弹中阵亡。是的,其实啤酒罐赛艇全无速度可言,靠的就是在一片混战中“屹立不倒”,并且在茫茫水面上最先发现目标物者为胜,比如无线电信号灯塔,六排装啤酒或一只大木箱。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进入到白热化的决赛前,选手们会暂停比赛修补一下七倒八歪惨遭毒手的赛艇。
官方还煞有介事得出版“啤酒罐赛艇组装指南”供新手参考,允许不到法定饮酒年龄的青少年使用汽水罐代替。达尔文人这么拼是有什么丰厚奖金吗?除了捧回一尊象征荣耀的啤酒罐奖杯,本着玩到就是赚到的获胜者们会将奖金如数捐给主办方。
最脱线之托德河脚行船比赛(Henley on Todd Regatta)
内陆把人变成疯子,又是一项无厘头的传统赛事!每年八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内陆小镇爱丽斯泉的一条干河床上,尘土飞扬,百舸争流,啊不,是百腿疯跑。参加托德河赛艇比赛,你不需要有任何水上划船经验,这是一场陆地行舟,也是变相赛跑。人们用纸板和聚氯乙烯水管等重量轻的材料仿制船身,就这样拎着无底船以脚为桨,以水炮粉弹作掩护,或孤军奋战,或同仇敌忾,冲杀在漫天黄沙之中。
可是,这与赛跑又有什么区别呢?何必借赛舟之名多此一举呢?说起来,这是沙漠地带人民的一个情结啊。50多年前,泰晤士河赛舟会的盛况也感染到南半球这个被沙漠环绕的小镇,这里最近的水体也在1500公里之外,却不乏终年干涸的沙河床。那么,有人提议就在河道上象征性得“跑船”吧,是不是有点辛酸的黑色幽默?真是一个在自娱自乐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民族啊。
这场比赛将内陆人的狂野天性全都激发出来了,有人用沙铲划独木舟,有人拽着无底浴缸狂奔,有人坐在冲浪板上由队友拉着前行,救生员把“溺沙”的人从沙子里拖出来。请不要嘲笑他们的滑稽,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正能量卫士,历届比赛已经为当地、全国和国际性人道主义项目筹集了一百多万澳元资金,唯一一次停赛是因为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暴雨。
最底蕴之野营篝火节(Australian Camp Oven Festival)
米尔梅伦是昆士兰州东南部的一个土著部落聚居地,地处高地,Millmerran即是源于土著语瞭望台的含义。两年一度的Camp Oven Festival是昆士兰最具代表性的盛会,政府鼓励白人走进土著文化,届时许多家庭驾着房车到此安营扎寨,照着土著人的食谱烹制丛林美食(Camp Oven Cooking Competition),吟诵丛林诗歌(Bush Poetry)。
期间举行的煮比利茶比赛(Billy Boiling Comp)就与土著人的饮食传统息息相关。掺杂了桉树叶的比利茶装在比利茶壶(Billy Can)里,悬于树枝搭起的篝火之上。最彪悍的要数土著人的过滤手法,抡起茶壶在空中转几大圈,靠离心力来分离茶叶。
估计没人敢轻易尝试抡一壶滚烫的茶水,男女老少倒是对甩饼大赛(Damper Throwing)跃跃欲试。这个足足有脸庞大的丹波面包是十九世纪澳大利亚乡下人最普通的食品,在野外,尤其是人迹罕至的内陆地带,人们将面粉、水、盐和成圆饼,和比利茶一起支在篝火上烹烤。这一块块从灰烬中烤出来的硬皮面包,拿来投掷真是太有手感了。
最进击之扛妻竞技赛(Wife-carrying Championship)
扛妻越野赛,顾名思义,就是由男选手架着女性队友过沙地、涉水塘、越栅栏,跑完长253.5米的赛道。比赛规定,女选手必须在17岁以上且至少重49千克,如果体重不达标,则需另外负重。参赛组合也不一定都得是夫妻,如果没有搭档,“借老婆”也是被允许的。说起来是不是很像石器时代的蛮夷之举啊,还真有说法称这项比赛源于芬兰古老部落的“偷妻”风俗。也有一说是19世纪芬兰盗贼猖獗,经常到周围村子强抢财物和女人,当地人看到强盗来袭,也会立即扛起自己的妻子与财物逃跑。
就是这么一项充满了原始之美的竞技运动,吸引了包括澳大利亚、日本与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参与其中。本国选手决出胜负之后,再代表国家进军芬兰国际锦标赛。要想跑出速度还不跑丢老婆,除了体力也需要技巧。来自爱沙尼亚的选手曾七度封王,“爱沙尼亚式”也被公认为最科学高效的姿势,女方用双腿夹住男方颈部,双手从腋下环住,倒挂在男方背上,就像一个人形背包。
上图这位小哥,晚上回去可能得跪天亮了。
最天真之爱丽斯泉毡帽节(Beanie Festival)
澳洲人精力无限,酷爱挥汗如雨,玩起小清新来也是一点不含糊。在澳洲中部地区,毛线帽是人们过冬的生活必需品。这个毡帽节无非像是场赶集,可澳大利亚人就是要玩得极致,玩出情怀,出于为土著部落手工艺人谋求生计,也出于弘扬当地编织帽手艺的朝圣心态。于是,这场一年一度的毡帽节集结了劳动妇女和艺术家们的心血,成为游人如织的文艺盛会,男女老少,人人戴着一顶造型“无拘无束”的毛线帽,场面之童趣盎然堪比英国皇室赛马会上的帽子斗法。
毡帽设计要凸显当年的主题,比如今年是“异性相吸”,透过手工艺人的视角传达出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连结。盛大的开幕式开启了整个周末的音乐鼓点,人们饶有趣味得穿梭在帽子海洋中,从“毡帽奥林匹克赛”(Beanie Olympics)中脱颖而出的作品还要列队游行,一连展出好几周时间。好吧,你是不是也体会到澳洲人那份煞有介事的童趣了?
微信留言咨询服务
如有移民留学上的疑问您可以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留下问题或通过下方联系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