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观念里,资本主义社会的孩子们,18岁独立,除了贵族名媛富二代,其余的基本是自己找工作,贷款交学费,买二手车,再贷款买个房,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成年后父母就基本不会也没有义务给孩子物质上的帮助。那,事实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the Age对澳洲父母的报道。
虽然贷款利率下降了,但是最新调查显示,澳洲人依旧在买房上挣扎并且开始向父母寻求经济支持。
墨尔本的James Durance是个建筑施工人员,22岁,也在那些不得不向父母要钱来买第一所房子的孩子当中。
他形容他自己“keen to get into the game”,因为他认为房产是一项明智的投资。“但我们讨论的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澳币,所以我一定得向爸妈借钱”。
“所以我的情况就将变成,我有着银行贷款,还有着第二份来自父母的贷款。”
Durance说比起他父母的年代,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要想进入更为困难。
“爸妈告诉我他们的第一所房子的价格是$63,000.换算到现在,即便加上通货膨胀,也是非常便宜的价格。”
“我的一些朋友们甚至连租房都父母出钱,没有父母,他们就活不了了。”
虽然Durance对父母的帮助心存感激,但他觉得要是能够不靠父母的帮助来买房,将会是更好的选择。
“我非常相信,如果你用自己的钱买了你想要的东西,你会更加珍惜他”。Durance说。
这就是James Durance小哥本人
一个研究网站调查表明,1700名受调查者中,86%的父母会为成年子女提供经济援助。
贷款和提供现金是最普遍的方式,父母们也会为账单,稍贵的物件,度假甚至房屋提供资金。
5对父母中就有4对曾给过孩子贷款或者现金,但是5个成年孩子中,只有2个承认曾经从父母那里接受过经济援助。
这个调查也确认了年轻人在省会城市里不得不挣扎着过日子的现状--尤其是住在离CBD更近的地方。
调查还发现,每6个澳洲人中就有1个为房屋贷款向父母寻求经济帮助。18-34岁的孩子更有可能接受父母的钱来买第一所房子,甚至26%的孩子会主动要钱。
想要买房的年轻人
这份调查也说明,澳洲人有着不好的花钱习惯。
29%的父母说,孩子对自己的金钱处理方法并不尽如人意
50%以上的年轻人都曾接受过一次父母帮助
19%的孩子会每周拿零花钱
6%的孩子甚至每天都拿
70%的年轻人感激父母为自己提供的经济支持
20%的年轻人说他们为此感到尴尬
理财专家Michelle Hutchison说,父母给孩子过多的帮助,只会造成孩子将来经济状况的更加糟糕。
“给成年孩子现金,为他们付账单,付房租,父母们造就了一个“海绵社会”,孩子们不懂怎样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并理解金钱的价值,做出预算并节约开支。”
“问题在于:当年轻人被问到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为他们提供经济援助,53%的人说,他们父母自愿的。15%的人承认这是因为他们很难挣到足够的钱,9%的人说,他们有负债。”
“我们需要教会我们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谋生,不然,他们的未来堪忧。”
下面看一看每个周的家长们有何不同:
● Victoria: 最大的“海绵”社会。45%的人靠父母提供经济援助。
● NSW: 在买房上比别州的孩子更依赖父母。19%的年轻人会有父母提供免费或者低价的房租。
● Tasmania: 最独立。67%的孩子不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任何经济援助。
● Queensland: 最有可能从父母那里得到一次性的帮助。
● South Australia: 这里的年轻人对父母的经济支持最感激(78%)
● Western Australia:西澳的父母们最慷慨,43%的父母会在孩子不张口的情况下主动给孩子经济支持。
在中国,父母为孩子买房,或者为孩子付首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大城市的年轻人拼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挣来一套市中心的房子,除非大家都是CEO迎娶白富美的人生道路。当然,现实是残酷的。
比起澳洲人,我们似乎拿钱拿得更理所应当,父母几乎为我们的人生做足了准备,即便条件并不好的家庭,大多数家长也会尽力让孩子念完大学并出一部分钱为孩子买房。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的年轻人不努力不拼搏,这一代年轻人当上父母后,依然会为孩子的未来和房子挣钱,存钱。
想到这里,小编竟有一丝感动,感动于中国家庭观里的温情,家庭成员关系如此紧密,竟让人觉得,所谓脱离家庭的独立,不过是亲情观的缺失。
不知道在留学生们是否都有一个共鸣,外面再好,都不如家。小编非常喜欢墨尔本,生活的舒适惬意,可是,尽管如此,小编还是决定念完书之后奋不顾身投入祖国怀抱,虽然雾霾,污染,竞争压力,勾心斗角永远是大家的议题,但是还是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会让我想回去好好拼搏并且好好享受。
不过,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成长和独立是一个成熟的年轻人不能逃避的一种责任。向上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