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晓渔
全文共 1773 字,阅读需要 3 分钟
—— BEGIN ——
我选择她,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现在后知后觉了老孙的那句话“早晚要学的,不如早学。”
今年4月某一天,我打算报考PMP。
这个深思熟虑的结果一是考虑未来职业方向,二是考虑自身知识体系框架搭建。
百度了多家培训机构,通过机构首页、百度知道、知乎问答多渠道分析,锁定两家,暂叫A与B。
于是在两个机构首页的在线IM上都留下了联系方式等待对方回电。
A公司多要了一个邮箱——这是那天临近中午的事。
下午的早些时候,B公司销售首先打来电话;确认身份后对方没有过多寒暄,首先问我哪些内容需要更多了解,数来数回之后对方也给出了最低价。
全程对话对方都在对我的疑问进行答疑,并有个别追问,回答也“深得我心”。
当然,最后的结果仍是“我考虑一下给你回复”。
下午的晚些时候,先收到一封A公司销售介绍PMP项目的邮件。
约一两个小时后,A公司销售打来电话。
同样的首先确认身份,然后就开始了她长长的标准销售话术:
我是A公司XXX,我们公司是(巴拉巴拉),我们A公司的品牌在业界也是有口皆碑的(巴拉巴拉)。关于PMP报考的条件是1234,报考时间在某年某月某日,……,不知道姜小姐您还有哪些疑问?
至此时,我只在确认身份时说了一句“对,我是,您是哪位?”后来,经过数来数回,对方也给出了他们的费用最低价。
我仍然回复“我考虑一下给你回复”。
翌日上午,B公司销售微信回访我考虑得怎么样了。
我说“可以了,帮我办理手续吧”。
其实,我真的考虑了。
我考了这些:
我喜欢你我是朋友的感觉,而不是“你是销售,我是客户”
有人会说,你和一家商业机构谈朋友,和一个销售找朋友的感觉,别天真了。
好吧,至少感觉上让自己舒服些——感觉都找不对,谈何继续发展?
A、B公司的销售都给我解答了疑惑,但我更喜欢B公司那种先了解你困惑再帮你答疑的态度,而不是A公司那种上来先不问你有什么疑问就先抛出自己答案的方式。
我只能说A公司叫“训练有素”,仅此而已。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你以为我想要的就是我想要的?
我喜欢个性化关怀,而不是程式化关怀
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都有因人而异的制约因素,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被程式化——关怀也一样。
A公司的训练有素让我觉得我只是沧海一粟被统一对待,因为他们对谁都这样讲,不是吗?
而现在的人们都喜欢自己有调性,彰显自己的不同与个性。
这种程式化的关怀,理性上讲,怎么识别我的制约因素?感性上讲,怎么增强我的关注仪式感?
有人可能要搬出华妃了——“贱人就是矫情”。
好吧,电视剧中,争庞的路上华妃确实失败了。
个性化需求的前置满足
现在的产品设计逻辑里,个性化需求更多的被前置满足了。
你有没有觉得:以feed形式为主的产品,在初次使用时让你选择感兴趣的类目标签的做法越来越多了。
试着注册一下Quora这个网站体验一下吧(Quora是一款国外知名的问答产品,国外有Quora, 国内有知乎,这样描述你就了解了)。
通过填写姓名、邮箱和密码进行注册,首先进入类目订阅:
如果推荐的类目里没有你感兴趣的,还可以在第二步进行搜索订阅:
订阅完成,系统开始创建你的“feed”。
这样的做法越来越多的用在了新闻订阅、音乐、视频等等产品设计逻辑上。
还有一个贴近生活的例子:
滴滴顺风车的某一个版本开始(具体哪一个我没去复盘了),当你发布了一个顺风车单且还没有人接单时,你顺手往下滑,会发现有一个“顺路车主”的模块,依次按匹配度由高到低给你推送,匹配原则以“起点+终点”以及出发时间两个原则为主。
匹配度高的起点与终点与你的起点与终点仅差几百米,即使匹配度低的也只是相差几公里。
这个功能很贴心嘛,至少匹配了我本次行程。
为什么推送的不是“拼车团”的一个模块呢?
比如“房山拼车团”、“通州拼车团”、“昌平拼车团”?讲真,我一个常年活动范围在南城的久居房山的人,你推给我“昌平拼车团”是多么的尴尬。
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常用产品上的一些不经意间的个性化推送,它们不再程式化了,并且都开始前置了。
让每一个人都彰显他/她的调性
“生于拉新,活于留存”,互联网产品生存法则。
产品爆发期时流量上来了,但用户怎么留存下来却成为了生死关键。
产品与运营专家们会迸发出千般种方法换着花样的来尝试,但无论哪一种,都是在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个性化需求。
虽然单个用户对他们来说只是几百万分之一、几千万分之一,但这些用户如果成指数倍的流失下去,平台也害怕。
所以,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个性化需求,适当的时候让用户彰显一下自己的调性,刷一刷存在感也是极好的。
欢迎指正。
—— END ——
作者:姜晓渔
来源:http://www.jianshu.com/p/47733bc6b0d5
本文由 @姜晓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