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指导的电影《敦刻尔克》在英国全球首映。9月1日,这部影片也将与中国大陆的观众见面。该片号称诺兰三年磨一剑的力作,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赞为“继《拯救大兵瑞恩》之后的最好二战题材电影之一”。
明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最佳音效提名,最佳混音提名,《敦刻尔克》坐实了
该片距离大陆上映还有一个多星期,许多诺兰迷们都已经按捺不住了。很多在海外看了这部影片的朋友纷纷在网络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总体评价相当不错。
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像看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如果不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就很容易“困惑”,从而丢失部分观影乐趣。这里小编给大伙梳理真实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事件经过,希望给大家观影提供一些小小的帮助。
无论同盟国士兵和平民表现得如何英勇,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溃败。
丘吉尔如实阐明了敦刻尔克撤退的性质:它挽救了大量兵力,为同盟国日后反攻纳粹德国保存了有生力量;然而,作为一场战略性撤退,其不可避免地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和武器装备的损失,任何修饰和美化都无法掩盖盟军丢盔弃甲、仓皇逃离的本质。
闪电战入侵波兰
1939年9月1日清晨,德军以闪电战攻势迅速入侵了波兰,二战全面爆发。而英法联军虽然两天后对德宣战,但实则站而不战,联军当时只是守在法国东北处的马奇诺防线上并没有对波兰进行有效的军事救援。在此期间,英法两国只对德国外交上予以谴责,这一期间被德国人称之“假战”“静坐战”。
失算
英法两国认为“马奇诺防线“固若金汤,德国人不可能打进来。然而在1940年5月10日这天出动136个师,绕过马奇诺防线,两个集团军群进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两个集团军声东击西,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
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夹心饼干里的40万盟军,背朝大海,面朝德军,而且被德军切断所有补给。盟军全部向敦刻尔克撤退。西部的英吉利海峡成为他们绝处逢生的唯一希望。
从时间轴来看,从1939年到9月到1940年5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英法联军本可以积极备战,积极进攻。但却被德军现代化战争的战术,现代化战争的武器,以及蓄谋已久的计划节节败退。最后只能沦为被德军宰割的羔羊。
迷之奇迹
但是,第一次奇迹来了。或者说,谜一样的事件,发生了。
5月24日。就在眼看德军坦克马上全歼盟军的时候,就在英国已经准备好悼念这四十万战士的时候。德军元首希特勒,下了一个至今都匪夷所思的命令:停止进攻。这是二战史上谜一样的决定。就连“德国闪电战”的创始人古德里安都仰天长叹:“敦刻尔克唾手可得,却被命令停止前进!”
一直到现在,阴谋阳谋都众说纷纭,各方学派的历史学家,军事家都在讨论研究,为什么当时希特勒在瓮中捉鳖的情况下,下达了德国陆军停止进攻盟军的命令。
到现在,史界认可度比较大的有三种说法,电影里采用的是第二种说法:据说当时希特勒视察德军阵地的时候,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格林,一直鼓吹自己的空军所向无敌,随时都能歼灭盟军。电影里的军官分析,飞机投掷炸弹,不需要动用大就能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这应该不算剧透吧,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下另外两种说法)
讲真,如果当时希特勒没有下达停止前进的命令,如果德军坦克直接进攻敦刻尔克,如果盟军主力军队被歼灭,后果将不堪设想。
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人。因此甚至有史学家推断,四十万盟军当时是欧洲战场的主力军,如果当时四十万主力军没有了,欧洲甚至整个世界,都可能沦为纳粹的阶下囚。
发电机行动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德军把掐在盟军脖子上的手,松开了。差点窒息的四十万盟军,反而有了奇迹般的喘息机会。
于是,英国首相丘吉尔马上宣布执行代号为“发电机行动”的任务,动员英国几乎所有的军用民用船只。目的是把困在敦刻尔克沙滩的四十万盟军,撤回到英国本土。
1940年5月27日,撤退任务开始。当时摆在盟军面前,有三条撤退路线,分别为如图A,B,C三条路线。A线最短,但因为已经是德军控制范围,如走A线,必死无疑。B线中等长度,但德军已经早早埋下无数水雷,如果花时间排除水雷,就会没时间撤退。C线最长,是A线两倍,走C线,恐怕时间也来不及。俗话说,如果两个选择都是坏的,那只能选择相对没那么坏的。最终,盟军选择走C线。
为此,英国政府紧急征调了大批民船加入营救队伍。无数业余水手和私人船主不请自来,驾着自家的驳船、货轮、汽艇或渔船,冒着被德国空军炸得粉身碎骨的危险,往返于海峡两岸,将饱受煎熬的盟军官兵送回英国本土。
奇迹的成功
在撤退开始的头两天,奇迹又再次发生了。应该这么说,老天爷,眷顾了盟军。自从希特勒停止陆军前进之后。敦刻尔克沙滩就开始大雾弥漫,德国的轰炸机根本就不能精准打击,这给了盟军宝贵的两天撤退时间。
第三天,敦刻尔克沙滩上空变得晴朗起来,德军的俯冲轰炸机不断地对沙滩进行轰炸,好在炸弹坠落在柔软的沙滩上,爆炸效果远不如路面那么有威力,侧面造成了盟军损失相对没那么严重。
天空有英国皇家空军周旋、地下有盟军誓死防御、海上有军民的互助,就这样,将近十天的大撤退,动用了933艘船只,原先只计划撤退3-4万人,但总共成功撤回了33万多人,从撤退角度来看,是一场奇迹的成功。
但撤退期间,仍有9.8万人坚守在了敦刻尔克战线,死的死,俘的俘。因为这次撤退,盟军损失了大量武器,大量军需。战争成败关键因素是人,撤回的33万多的军人,都是经历了磨难升级的战士,正如丘吉尔所说的,成为了日后打败德军的欧洲主力军。(其中很多人都参与了诺曼底登陆战役)
因此客观来说,盟军是不败而败,德军是胜而不胜。
现在
敦刻尔克和诺曼底同样作为法国著名的“二战遗址旅游目的地”。因为气候偏冷,风大,景色也不如法国南部的蔚蓝海岸,来敦刻尔克度假的大多数是荷兰、比利时和英国的游客。每年许多法国人也会来敦刻尔克参观二战遗址,为了是要牢记战争的教训,不忘历史。
敦刻尔克也围绕着大撤退开发了不少旅游路线,譬如坐巴士沿途听导游讲解当年的战事,坐飞机从空中领略大撤退的沙滩,坐游艇感受水手们几百年的生活等,串起了这个古老城市的时空。或许电影上映时间短,宣传效应还没有体现出来,今年的游客数并没有明显增多。
大撤退的船只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