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这么好看点上方蓝字关注下加拿大留学移民网吧
每一个好看而有文化的人
都置顶了“加拿大留学移民网”
本文转自:天狐观察(id:thgcan)
如今大家都玩微信、刷朋友圈,也免不了被拉入一些同学群、朋友群、老乡群……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突然某一天,你发现你的某个老同学或老朋友“脑子有问题”,而他其实也同样在怀疑你的“思想有问题”。甚至,你们谁都没有在朋友圈或群里说过一句话就能被对方发现这一点。于是,你们就开始互相心生芥蒂、敬而远之了,甚至有的当场就翻了脸,在群里互掐互骂起来。用一句流行语来说就是,友谊的小船,自从上了微信之后,说翻就翻了!
为何会这样?
你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在微信上转发什么其实是一种价值选择。你们在微信群或朋友圈转发帖子的同时也都把自己的思维方式、思想倾向和价值观都暴露给了对方,让对方看了之后发现你们原来并不是“同路人”!
于是,你就会在心里想:真没想到啊,原来他是这样的一个人,真是脑子里有病,而且病得不轻!而他则会在心里想:真是没想到啊,如果不上微信,还真不知道他是这种素质的人……
于是,你们都认为对方的“脑子有问题”——其实就是双方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对撞。而你们转发什么东西其实就是一种价值选择和态度表达,也是你们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一种折射。而这些东西,在同学时期,因为大家受的都是同一种教育,比较“同质化”,就显不出什么,但毕业之后,因为大家所处的环境和经历都不同了,接触的信息和事物也都不同了,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当然也就不同了,甚至完全相反了。但这些不同为什么在平时的交往中没有表现出来?甚至一点都没有发现?
因为,作为天天见面的同事,由于本身存在竞争和利害关系,如果不是特别要好,大家都是不会表露心迹的,很难一窥对方的内心世界;而作为不常见面的老同学、老朋友,大家偶尔聚聚也都是来去匆匆,叙旧都显得匆忙,很少有深入交流的机会。而微信群和朋友圈正是给大家提供了一种充分、从容地了解对方内心世界的机会,结果却互相把对方都惊吓到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十几年或几十年没见过面的老同学、老朋友,大家突然在微信上见面了,亲切和惊喜自不待言,但往往是一看对方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的东西就都沉默了,都有一种“相见于微信,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失望和后悔。正如一位老友在微信上见到我们失联多年的另一位老友后对我说的:“好多年不见了,刚加了微信时很高兴,但一看他的朋友圈,真是把我恶心坏了,而我也肯定把他恶心坏了。本来互相还存着一种好感和美好的回忆,在微信上这一‘见面’,全完了。本来开始说好要找个时间见面的,我看往后也不用再见面了。他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这种遭遇,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亲历。比如,你最常说或听别人说的一句话可能是:“你怎么转发这种东西啊?”“转发这种东西,你的观点站哪了?”前者可能是出于关心,后者则是惊讶中透着指责。
最常见的可能是这样一种情况:比如我有一位认识几十年的老友,平时经常见面,偶尔还在一起小聚,有事也互通电话和帮忙,谁知有一天,有人把我拉入了一个老乡群,还成天转发一些在我看来非常“愚昧荒唐”的东西,而且他这样的熟人还不只一个!论文化,他也是大学毕业;论职业,也算个机关干部。于是,顿生感叹:真是没想到啊!心里对他的看法也立马大变。
因为微信群不是机关,没人逼你转那种东西,说明你心里就是这种认知、这种水平;如果你是少不更事,没有经历过那些荒唐的岁月,还情有可原,可都这岁数了还如此愚昧无知就显得不可原谅了,让人怀疑他的智商,觉得与之为伍是一种耻辱,想反驳又怕伤了感情,于是就忍着。结果就是每天看到他们几个人都在转发那些荒唐幼稚的东西。有时我实在受不了了就转发几个相反的帖子,结果就立马看到了他们不满的指责:“你怎么发这种东西?”我实在忍受不了他们的愚昧,于是就愤而退出了,省得哪天忍不住了出来反驳而伤了和气,也毁了几十年的情谊!
自从有了这个教训,我就再也不敢贸然加入熟人群了!即便有老同学老熟人主动加我微信,我也要先看看他的朋友圈——价值观相同的就接受;不同或拿不准的,不是不接受就是接受后立即设置为“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免得大家都很尴尬和互相恶心。同时我也发现,就是在熟人群,大家也很少发言和互相加微信,同事自不必说,哪怕是大中小学的同学都是如此,说明大家都或多或少遭遇过类似的尴尬和不快。所以你会看到熟人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除了刚见面时大家互相问个好外,平时都很安静,说明大家都很谨慎,生怕一不小心伤了多年的感情!许多人不敢在朋友圈发东西,也是这个原因。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件憾事。所以我们有必要一探造成这种老同学、老朋友之间隔阂和冲突的根源,以便弥平这道鸿沟,重建和恢复昔日的友情。因为沉默和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弥平这道鸿沟。
这是微信群和朋友圈特有的一种现象,微博上就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微博是开放式的,而微信则是相对封闭的,而微信群的同质化也会反过来增强这种封闭性。微博则不同,谁都可以关注后参与转发、评论甚至当面辩论,这种开放性决定了它的多元化。加上微博网友来自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甚至各个国家,藏龙卧虎,高人如云,又互不认识,就不怕得罪人,你甚至可以当面与各种“名人”“权威”进行辩论,于是各种信息和思想观念都能够得到充分地交流和碰撞,偶有熟人发个错误的东西就会马上有无数的陌生人和该领域的“名人”“大咖”用各种事实和证据反驳他、纠正他,真相很快就会得以显现,用不着你来说一句话,慢慢他自己就改变了。而同学群和朋友群就不同了,因为大家都是熟人,碍于面子不想得罪人,于是错误的东西就会大行其道,而传播谬误的人还误以为自己是正确的。这也是为什么谣言能够在微信群和朋友圈满天飞,而在微博上一天也不能存活的原因。
也正是微信群和朋友圈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的不可辩论性——陌生人不能参与评论、非“朋友”也看不到对方的评论,而朋友又不愿评论,结果就是真相难以呈现,错误的东西不能得到纠正。但不评论并不等于是认同。于是,老同学、老朋友间的裂缝和嫌隙就由此产生了。于是就开始互相沉默、敬而远之了。甚至,“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这就牵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为什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除了在“小船”要翻的时候没有“陌生人”来帮你们将它扶正,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们之间产生了如此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仇恨?
其实,不管是同学之间,还是老友之间,甚至是夫妻之间、国家之间,能够产生牢不可破情谊的只有一种东西——价值观。因为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如果大家都有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也就自然有了相同或相近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这样也就自然没有了隔阂和冲突,大家也自然就能和谐相处了。推而广之,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也就自然和谐了。可见,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其实都是价值观的冲突——亨廷顿曾说世界上的所有冲突都是文明的冲突,其实用“价值观的冲突”可能更准确一点。
换言之,如果你和你的同学或朋友间产生了隔阂和冲突,那肯定是其中一方的价值观出了问题却执意坚持所致。因为价值观决定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那么,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就出来了:一个人的价值观怎么才算是正确的?思维方式怎么才算是正常的?
“用常识思考而不是用习惯思考,往往会有令你震惊的新发现。”
为什么强调“常识”和“习惯”?因为很多人最缺的就是常识。
那么,我们又都“习惯”于用什么来思考问题呢?
如果注意的话,你会发现:在微信群或朋友圈中有这样一种“情绪型”的人:当他看到你转发的一些他从未看到过或与他的认知不同或相反的东西后,立刻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抗拒和愤怒的情绪反应,甚至不顾友情地骂你。他好象什么都不在乎——同学不在乎,友情不在乎,事实不在乎。
他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很多人看事情、思考问题都不是从常识、常理和客观事实出发,而是潜意识里习惯于从所谓的“立场”出发,哪怕他的“立场”是明显违背常识、常理和客观事实的!但他不管这些,因为他要的是所谓的“立场”。甚至为了“立场”,他可以不顾常识、常理和客观事实。
比如传销,自己受了害还要为加害者说话,并极力为加害者开脱,还要“多挺”它,而且只要别人一说加害者的罪恶他就与你急!这是一种什么行为?这是一种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叫“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人质综合症”或“人质情结”,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了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种情结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甚至协助加害者。人质为什么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因为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反倒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这种病症是因为1973年发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一起抢劫和绑架人质案而得名,但研究发现患这种病的人却遍布全世界。
这方面的例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比如有人被人贩子贩卖后自己也加入了人贩子的行列,不慎染上毒瘾的人最后自己也成了贩毒集团的成员;比如有人被骗子骗了后自己又用这种骗术去骗别人,成为诈骗团伙中的一员……凡此种种,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典型症候,这种人就在我们的身边,但他们自己却毫无所知。
何以会成这样?
一个“洗脑”的典型例子就是传销“培训”——与世隔绝就是让你只接受他们宣传的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目标(反常识的谎言);不让脱离他们的窝点就是暴力劫持,而对企图逃离者进行殴打本身就是实施暴力。
在他们心里,谁违背了这个“标准”就会受到置疑甚至情绪化的怒骂——这是由“教育”的强制性、排他性和不宽容性所决定的。自己已经完全没有了是非善恶的观念,反倒指责别人“不懂常识”、“负能量”!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由此可见,很多人最不缺的就是“立场”,最缺的是常识,只有当大家都能用常识而不是“立场”来思考时,同学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才会恢复到正常。
所以,判断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否正常或是否“脑子有问题”,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他是从“常识”还是“立场”出发来思考问题就一目了然了。因为“立场”一旦违背了常识、常理和客观事实,它的别名就叫“愚昧”和“偏见”。
后台回复“热文”查看以下几篇热门文章
* 郭敬明事件:我们尊重性取向,但坚决反对性侵犯
* 头条 | 印媒:印度想对华发起贸易战?先发展十年再说——
* 41岁航天博士死于工作,他活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 6岁被迫表演S&M show,12岁前我被强奸1716小时,这个世界到底有多黑暗!
* 撒切尔夫人凄凉的晚年,让人悔悟人生真谛!
*这个曾经最受欢迎的中国男人,究竟这些年经历了什么,才会成为人人喊打的疯子?
加拿大餐饮公司紧急招聘
要求:五年以上厨师工作经验,
精通中西餐或者粤菜
年龄40岁以下
会粤语,基本英文对话
身体健康,吃苦耐劳
面试合格后可办理移民
有兴趣者请后台留言发个人简历
更多雇主担保移民机会欢迎后台发简历评估,
量身订作适合您的移民方案
欢迎分享朋友圈
关注这就是加拿大,及时掌握靠谱的海内外价值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