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EGIN / ————
一、开年答题忙
2018年刚开年,科技商业圈的各种爆点就像约好了一样,一起爆发开来。
先是王思聪有钱任性大撒币,一下子开启了“直播竞技答题”的赛道。忽如一夜撒币来,千家万家答题开。一时间,冲顶大会、百万英雄、芝士超人、百万作战……令人闪瞎的高额奖金,飙出了一个又一个流量奇迹。而传统玩家YY、一直播也迅速杀来,就连养猪的三石也赶场来撒币了,网易大赢家忽然登场。
一场暴雪过后,果然瑞雪兆丰年,有钱任性的资本来发红包了,薅羊毛的季节到了。
不过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个模式非常容易动手脚操作!
比如说,今天我做一个平台,对外声称,所有参与者均分100万,最后有10000人获奖,每人100元。
可是,我真的花了100万吗?
也许,我只花了1万,有100人获奖,每个人也是100元。只是我用一套动态的程序对外显示,是100万,1万人获奖。
看明白了吗,数字游戏,一段代码而已。
所以有可能,我这个泡泡吹的足够好,就能用1万去换取10万甚至几十万的流量——这个套路是有多深。
鉴于很多直播平台都有刷数据的前科,我们不得不做这种怀疑。
你问我套路有多深,流量代表我的心!
与此同时,投资大佬徐小平启动戏精模式,一则“不小心泄漏”的聊天记录,把整个圈子推进来区块链时代。
一张不小心泄漏的表格告诉我们,BAT、网易、360,原来主流的互联网公司都杀进区块链来,互联网?人工智能?正在被链?取代(不知链家作何感想)?巨头们话不多、做的很快、“身体很诚实”。
这两天,网易运营课在荔枝微课和运营精选团队的联合炒作下,通过准二级分销加社群裂变,转眼刷遍了朋友圈。第二天,同程和曲凯就开始跟进……或许要不了几天,朋友圈就会被分销海报淹没。
这是一个异常诡谲的景象,从答题到报班,仿佛忽然之间大家都爱学习了?
如此热闹的开年,已经给出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已经没有什么爆火的新品不会被巨头们模仿跟进了,直播答题这条赛道从爆火到跟进到成为红海,只用了4天。
手机端吃鸡整个打起来,也就一星期。
4天,一星期,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是黑暗森林时代的死亡周期。
二、超限战的一年
过去的一年,这样的故事重复上演。
曾经的好基友美团和滴滴骤然开战,筹划已久的王兴终于把战火推到出行领域,而声言尔要战便战的程维,或许也将出击外卖等本地消费。
在另一个战场,以“知识付费”为名,语音内容付费订阅和社交问答战火升温,除了老牌玩家喜马拉雅、得到、知乎、果壳,新来的知名玩家有蜻蜓、微博、头条、网易云音乐、虎嗅、钛媒体、36氪。
再早一点。年初,bat全部杀向基于算法分发的内容feed流,做起了直播和短视频,搞起了作者补贴和MCN。
你永远不知道对手会来自何方,就好像消灭陌陌的,永远不是另一个陌陌。
当网易云音乐忽然发力短视频的时候,当今日头条去知乎找大V的时候,相信那些赛道上已有的主流玩家们的内心都是崩溃的。
微博和贴吧的后院也着火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粉丝经济正在被截胡。
谁都想不到,纯视频内容平台爱奇艺做起了名为泡泡的粉丝社区。你所看的每一个视频比如《猎场》、《琅琊榜2》,都会有一个泡泡,会有一群粉丝在里面和明星互动。
这泡泡之前名不见经传,却在此时耐人寻味地公布了最新数据:
这个高峰数据看起来已经直追贴吧了,这是明目张胆的流量蚕食。即使同为百度系,双方掐起来也绝不手软。
往细节看,泡泡上鹿晗的粉丝1700万、赵丽颖1300万,通过社区互动为中国有嘻哈导粉700万,讨论2000万条,这是要直追微博的势头。
这就是2017年开始至今的互联网,每天发生的事情有一点超现实魔幻主义,各家之家的超限站、全面战逐步升级。
在过去的几年里,产品经理们奉若神明的信条是“克制”,产品千万别太重、功能别太多、一定要聚焦挖深。
但是现在,那个坊间被认为最克制的产品教父张小龙,已经借“小程序”之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把战火烧到了阿里的腹地,借力小程序的拼多多和内容电商们逐渐显现出强劲的势头。
小程序也把手偷偷伸到了应用商城和游戏分发渠道们的口袋里,在人口红利耗尽的今天,群印象、美篇、头脑王者、熬夜王者、给赞、小年糕、朋友猜猜、包你说……这些小程序转眼低成本攫取大批流量,有的更是据说一分钱没花,瞬间获得了千万用户、几十万日活。
对此,张教主云淡风轻地说,克制不重要,合理才关键。
三、黑暗森林时代
张小龙不是唯一一个。
过去的几年,很多人先是封神,然后果断打起自己的脸。
过去,大家都在说蓝海战略,不要进同质化的红海,但是今天,共享单车、新零售都是显而易见的红海,大家杀进来还是义无反顾。
过去,大家都在说特劳特的定位,一家公司要聚焦。但是现在,曾经聚焦的公司都开始做延伸,做内容的入侵社交,做社交的入侵了电商,做电商的打起了问答。
过去,大家都在说长尾经济,要瞄准更多细分利基的市场,但是现在,没有人沉住气在天花板低的地方深耕细作了。
过去,大家都在说克制……
为何到了17年,各家的吃相忽然难看起来,承诺好的逼格呢?
为何各家都不约而同地发力短视频、直播、算法推荐内容、问答、知识付费、人工智能、区块链?
短短几年,世界已经悄悄改变,在新的周期里,上一个周期奉若神明的信条纷纷失灵,只有敏感的竞争者能事先觅得风声。
互相的模仿侵略正在成为新时代的生存信条,没有浪漫、情怀和友善,黑暗森林时代就这么到了。
1. 黑暗森林的降临,首先是因为时代的变轨
增量发展的好时代已经过去,存量竞争的时代正在来临。
移动互联网刚开始的时候,正是市场蓬勃发展、蛋糕无限做大的好年月,人口红利还在,流量成本极低。
在那个时代,各家只需要瞄准自己的蛋糕,在自己的聚焦挖深、深耕细作就行了,腾讯做社交,阿里做电商,美团做线下,滴滴做出行……
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必要抢别人的蛋糕,一来自己的蛋糕已经来不及吃,二来谁会没事干和别家开战、早早地陷入消耗,给别人黄雀在后呢?
所以,那个时代是克制的、友善的。
但是现在,互联网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人口红利不再、流量成本奇高,蛋糕就那么大不会更大了,各家要想有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去抢别人的蛋糕。
你老老实实不去抢,也随时可能被别人侵入后院,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2. 其次,是竞争核心的明确和稀缺
整整四年打下来,大家看明白了:微信一旦做大,其他社交平台就像陷入了流量黑洞一样,被微信鲸吞蚕食。王者荣耀一做大,不仅仅手游,各个直播和娱乐平台的流量就要萎缩。阿里巴巴一做大,垂直电商们……
竞争的要点越来越清晰,“存量时代”的核心是用户的留存,具体来说包含了四个含义:
吸走了用户的时间,比如朋友圈和头条们。在时间的维度上,几乎所有的产品互为对手。
抢占了用户的心智,比如支付宝对支付的切分,滴滴对“出行概念”的垄断。
获取了用户的数据,比如阿里强大的数据体系,比如各种个性化推荐使用户上瘾。
抓走了用户的关系链,使转移成本无限高,用户不敢离开,这个一定是微信里。
时间、心智、数据、关系链,这都是竞争的命脉。比如微信控制了关系链,则即便一开始没有抢占用户时间,只要推出公众号和朋友圈,也会渐渐吸走用户的时间。
个性化推荐平台们掌握了用户数据,即使一开始没有控制心智,也会渐渐让用户心智离不开。
这就像拔河,掌握了某个关键用力点,后面的鲸吞蚕食只是多久的问题。
时间、心智、关系链、数据都是稀缺战略资源,是各家必须去争夺的,如果你今天视而不见、只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明天一旦被别人掌控了这些核心,那么被收拾是迟早的事情。
3. 黑暗森林的逻辑,背后是资本的推手
每家公司都要讲故事,都要开发新的市场、找到新的利润区。
百度必须讲人工智能的故事,向讯飞开火,必须讲内容的故事,向头条出击。同样地,腾讯要在社交娱乐上讲一个更大的故事,比如拥有一套强大的电商金融体系,这时候小程序就必须推出来。
巨头如此,更何况爬坡阶段、尚未上岸的创业公司?快手必须进击直播,一个vine的故事远远不够。喜马拉雅必须打智能音箱和知识付费,因为一个FM的故事太单薄,就像荔枝一定会进击语音直播。
更大的盘子、更大的概念、更宽广的赛道和市场……这些放到最后都是更加巨量的资金,是回报百倍千倍的资本梦。
还记得人人网最初上市的时候,打的是中国版脸书+推特+领英+……而现在,又玩起了直播、二手车和区块链(被约谈)吗?不要笑,这就是资本的尿性。
4. 缺乏创新、善于模仿,本了就是中国公司的基因
在中国,很少有人会做第一性思考,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大家做的就是市场上有什么,我举一反三、排列组合、模仿加创新。
你共享单车,我就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一切。
你秀场直播,我就旅游直播、电商直播、一切直播。
在我看来,这倒不是因为中国人中没有脑回路清奇的创新大神,而是因为投机和求稳的文化。
创业公司们一般都是基于KPI和数据的考核导向,抄市场上已经火的东西是成功率最高也最不容易出错的选择,而自己创新可是大概率失败、沦为笑柄的。
在这样的文化机制下,无论马化腾、李彦宏们怎么说:中层们依然按耐不住,能抄一定抄。
5. 入侵本身就是客户需求和资源优势的自然扩张延伸,对很多公司来说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上游向中游入侵,中游向两端入侵,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爱奇艺和网易云音乐搞定了内容供给端,那么围绕内容的粉丝社区为什么不能做?
当爱奇艺积累了足够丰富的内容源和头部关系之后,泡泡社区中的明星空降、应援、探班活动、话题激辩就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同理,知乎已经建立起了知识的社区氛围,那么入侵知识付费和电子书不是太正常了吗?
6. 专利保护如此脆弱
在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中,技术专利是重要的壁垒。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专利的保护是如此脆弱和滞后,你申请了两年,好不容易专利下来了,黄花菜也凉了,或者对手稍微钻空子变通调整一下,你的专利就白申请了。
以上六点的合力,使我们迎来了一个不能心存侥幸的时代,一个超限战全面开打的时代,一个黑暗森林时代。
在刘慈欣的《三体》中,黑暗森林法则是这样的:
这在今天的时代完全成立,市场蛋糕总量已经一定,生存是每个公司的第一需要,每个公司都会不断增长扩张,而公司之间的信任……你看看王兴和程唯。
在生存是第一要务的时代,模仿并不可耻。
更可怕的是:宇宙还是文明可以隐藏的黑暗森林,而在信息传播如此之快的今天,大家已经没那么容易藏起来了。
对小公司来说,如果你做的项目不小心火了,千万不要得意,因为你也暴露在所有尖嘴利牙大家伙们的视线中了。
在这样一个到处都是“透风的墙”的时代,想要闷声发大财、风景这边独好已经是痴人说梦,只要你的项目有了起色、风声就一定会走漏。
现在各家都在绞尽脑汁拼了命地想办法降低流量获取成本、获得更多流量粘合手段、打通更多快速盈利变现通道。
只要你的项目符合其一,那么不用怀疑,上线的那一天起你的坐标已经暴露了。
四、小公司只有一星期
最近,BBC有一部非常轰动的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
里面有一幕让笔者异常震撼,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看一看:在清晨的科隆群岛,伴随着阳光的降临,一群海鬣蜥孵化出沙。
但是,在新生命降临的第一秒,开始的便是一场生死赛跑,一群蛇早就盯上了他们并且悄悄地包围上来。是的,从出生的第一刻,在睁开眼看世界的第一刻,他们就必须玩命奔跑,否则就是最后一眼了。
不动则已,一动就被盯上,生命开始倒计时。
这样的场景,也出现在游戏《球球大作战》中,你是小球的时候啥事没有。可你稍微有点体积、成为中球,就会一时间被所有中球大球瞄准,成为合力狙杀的对象。
这不就是今天的创业公司们?
要么,你做的东西永远不火,于是没有资本青睐、在寒冬中饿死,或者自给自足、做小生意默默无闻一辈子。
要么,你做的东西突然火了,资本、资源、人才都来了,但是转眼间你也被所有的公司盯上了,尤其那些找不到方向的AB轮公司,一定是像发现了救命稻草一样猛扑过来——他们的资金、人才、经验更强,你凶多吉少。
于是要么不火而饿死,要么火而速死。不论你有没有哈姆雷特的潜质,火还是不火,这真是一个问题了。
我们可以设想,从开发、测试、上线到全面推广,目前的节奏已经大大加快,一般的大中公司只要7天。
7天,这是留给新玩家的时间窗口,这是生死时速。
更何况,今天的资本圈早就玩起了击鼓传花的站队游戏,早已经圈子化、人际关系化。
不是有人说了吗:王刚朱啸虎投则真格接,真格投则红衫接,红衫投则经纬接,他们都投了则腾讯大概率接。所以如果你不是那个“被选中的人”,那么你将面对的是比你融资快很多倍的可怕对手。
直播大战、单车大战、无人货架大战、答题大战……这些的背后都是资本大战,产品上就是你抄我我抄你,所以如果你一开始不凑巧没站上这个队,那么后面就凶多吉少。
可惜的是,新玩家一般都站不了这个队,因为资本们早就凑齐了很多背景了得的人、组成团队、就差一个方向了。
你这一火,正好帮人指路了。
本来,李克强总理说双创,就是为了给更多人机会和舞台,为了更多屌丝可以不问出身而逆袭。
结果,创业变成了资本大战,资本又互相站队抱团,于是屌丝成了炮灰,创业成了只问背景出身的关系资本游戏。
资本之外,另一个从天而降的杀手锏是大公司的流量。
米聊做了半天,微信一个QQ离线消息就让它前功尽弃。直播、抢答们打了半天,陌陌、头条只要一个流量导入就弯道超车。
这样说来真的丧,创业者们还有救吗?
五、九根救命稻草
创业者之所以一火就被抄、一被抄就死,说白了还是因为产品和运营没有明显的门槛、很容易就陷入资本大战。而资本大战一旦开始,没有背景和圈子的你也就只有陪太子们读书了。或者就是大公司利用流量优势一个跟进,你就成了苦逼死在沙滩上的开路者。
所以,与天天想着2VC、钻营着如何迎合资本的大多数创业者们相反,我认为核心反而是:
如何在短期内建立“结界”,屏蔽资本?如何避开资本正在关注(未来可能关注、符合趋势)的领域?
如何让资本看不上、或者看上了也没什么用?
如何让资本的作用在这个阶段的竞争中最小化,从而屏蔽所有资本密集者的优势?
如何建立结界屏蔽大公司的流量优势,就算你流量全部导入,我这个领域也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创业者要学会的,是如何在没有资本的寒冬中自给自足、稳步前行。正如我们是伞兵,天生是要被包围的,厉害的创业者眼中不该有寒冬,因为先天就在寒冬中。
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筑起自己的壁垒:用资本买不到、用大公司流量抹不平的经验、资源、机制优势。
具体来看,有9条逃生策略:
1. 快打慢
兵贵神速,小公司和大公司对决的第一武器一定是速度。但是要实现这种速度,没有资源、人脉和资金优势的你并不容易做到。
我们假设,大公司跟进抄袭你只用7天,那么你能不能在7天就点爆、就把壁垒铸起来?这样等大家伙进场时,你至少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或流量),可以从容退却,甚至打出了名声、抢占了心智。
要做到这种快,一个要点就是做“点”而不做“大平台”,压缩研发周期、做小产品。比如朋友猜猜这样的小程序,就是聚焦一个点,7天内就爆火,获得几百万用户、千万级ugc,取得了传统玩家几年才能获得的兴趣资料库,壁垒这样构建之后,大家伙追还有意义吗?
2. 新打旧
小公司的第二个武器是趋势,大公司都是有惯性的、适应新趋势下的思维和打法需要太多的时间,而小公司往往更容易发现这种趋势的变局,也更容易适应。
当福特汽车建立起标准化流水线的庞大产能时,通用敏锐地发现战场已经从产能为王转向了渠道为王,通过对分销渠道的掌控完成了逆转狙杀。
当传统的手机厂商还在拼渠道促销时,雷军敏锐发现了市场和营销模式的变轨,从0库存到社群参与,带来了小米的第一波爆发。
那么今天,我们的底层技术、用户需求重心、场景习惯、消费心理、传播通路……又在发生怎样的变轨呢?
3. 斗打和
大公司很容易陷入到大公司病中,一个新的方向来了,大把的时间花在沟通协调和平衡利益上。KPI导向下的中层干部往往反对变革,因为旧有的产品业务体系是他们最适应、最安全、最稳定、最和谐的。
有一个人在几年前就提出个性化推荐是内容搜索的未来,他不是张一鸣,他是李彦宏,可百度真正转向内容推荐用了多久?
小公司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每天都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必须拼死战斗。所以如果你带一个小团队还和事佬、玩权谋政治,趁早放弃吧,这事不适合你。
4. 奇打正
千万不要针对大公司的优势,做“人有我优”的优化,你百度搜的好、我搜得更好,这样想就完蛋了。一来你根本不可能抢占用户心智,二来大公司只要轻轻一迭代,你那点优势……
真正好的打法是:立足于大公司的优点做反向思考,这样他跟都跟不了。
你facebook上用户资料详细,那我snapchat上干脆阅后即焚、用户资料都不留下来,有本事你跟?你微视、秒拍财大气粗明星多,那我快手干脆彻底下沉三四线、连明星推荐都不做,完全算法分发。
你一般大公司的打法是聚焦大平台,那朋友印象干脆就化整为零,计划一口气开发40多款小程序、组成矩阵,一方面收割微信流量,一方面迅速收集用户的UGC数据,建立全方位的用户画像。
5. 虚打实
在信息总会走漏风声的今天,我们要做的不是藏着掖着,而是战略欺骗,制造一大堆虚假垃圾信息,去迷惑对手,让他摸不着脑袋。
牛逼的公司,总是隐藏真正赚钱的点,同时散步一大堆根本不赚钱的点。
比如有的社区(是谁就不说了)做起来明明是靠一堆做号的PGC,结果它对外说我是因为给了每个平凡普通人展示空间,结果还真有一堆不怕死的去跟。
比如有的直播起来就是靠刷量加色情擦边球,它对外说我成功是因为直播是下一代人类的交互趋势。
或者半真半假术,我的成功是因为ABCD,结果我只对外讲BC,A我打死不说,还混入一个EF。
6. 制衡术
在刘慈欣的《三体》和阿西莫夫的《基地》中,我们都看到这样一种策略:
你百度跑去和美团打o2o了,我今日头条就有机会起来,侵吞你内容分发的一块。你各个内容平台打的不可开交,我做内容的就能逐步起来,甚至结成mcn获得最高的议价空间。
7. 留后手
任何时候,都不要孤注一掷、和盘托出,要学会留一手。
当别人都认为微信已经够重、小程序根本没有流量入口时,张小龙只是轻轻地把首页下拉,立刻一个顶栏列表就来了。
这样的事情他之前一次次上演,当大家以为微信只是聊天工具时,他忽然杀出了公众号,当大家以为微信只是社交网络时,微信支付借一个红包奇袭阿里。
只有傻瓜才会小有成就就洋洋自得、著书立说。对心有大盘的人来说,这只是第一次亮剑,战争才刚刚开始,真正的黑科技杀手锏还在冰山下面静静等待。
8. 当鲨鱼
如果没有牛逼的背景,就不要一上来想着构建生态、做大平台、先烧钱免费补贴之类,你想的实在有点多。
放水养鱼的事情就交给大家伙吧,我们就做鲨鱼,看到机会就扑上去,迅速进食、直接盈利、毫不留情,避开一切需要靠资金、人力、流量优势持久砸的区域。
比如最近火起来的红包、赞赏类小程序,盈利模式就是收税,你用我发了100元创意红包,我就收百分之一1元钱。但是假设过年了,这个红包一夜之间火了,1000万人每人发了100元红包,开发者就一下子收割了1000万,这可比融资靠谱多了。
等到几场仗后,鲨鱼喂肥了,背景也有了,我们再想后头的大事也不迟。
9. 做苦功
做整个产业链上“不起眼、看不上”的脏活累活,让大家伙挣容易的钱。但是你下苦工夫笨功夫,一旦做得好反而成为壁垒。
比如京东一上来做物流,大家都认为刘强东脑子烧坏了,这么重!结果几年下来,物流体系反而成了壁垒。
这样的例子在今天也很多。当各个社交平台都一味强调简单粗暴的连接,朋友印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挖掘用户的兴趣三观标签和UGC数据上,这无疑要慢工细活,不可能短期就见成效,却可能最终实现用户的智能精准匹配。
别人都在大胸美女直播,米熊偏偏联合一帮厨子,做起了西点烘培培训直播,居然还很赚钱。
当陌陌探探被微商酒托特殊职业工作者占领时,像像app偏偏做起了真人视频社交,没有照骗和诈骗。
当别人哄抬arvr概念股一哄而上后,形色团队依然在图像识别领域深耕细作,已经有了最全的花卉植物数据库。
可是,就算这9条你都做了,就真的可以逃出生天吗?
很遗憾,很多事情耗尽了力气,还是可能输给了天意,我们需要的是足够好的运气。
所以最后,我说一下时运这件事。
六、救救创新
我们歌颂时代很多年,过去几年,我们一直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但是今天我要说,对于创业创新,这不是一个友善的时代,虽然可能不是最坏的时代。
曾经BAT崛起的时代是一个好时代,没有那么多互相勾结的资本,没有一手遮天的巨头,让你从2vc到2at。甚至tmd崛起的时代也是一个好时代,资本很多且分散、站队尚未形成,而巨头的力量也没有那么无处不在。
但是现在,这一切最好的条件都没有了:
双创的泡沫正在崩裂,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一切与创业创新的初衷背道而驰,文初所描绘的景象一哄而上、蓝海刹那变红海,以后只会越演越烈,成为常态。
这简直是早期创业者的地狱!
试想,如果大家伙们的模仿抄袭百试不爽、毫无代价,那么长此以往谁还会创新,谁还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试想,如果创业变成资本游戏,而资本互相勾结站队抱团、利益板结,那么长此以往没有背景的草根们谁还敢创业,谁还愿意去做陪太子读书的炮灰?
当创业创新从草根逆袭的快速通路,变成少数几个圈子风口作局、轰胎概念股的金钱游戏时,还有什么真正的创业,一切只是套路,这不让你感到深深地悲哀吗?
所以,今天的口号不应该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国家拿出真刀真枪的行动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保护创新、打碎既得利益链条之前,这些都是泡沫忽悠割韭菜。
在一个个风口转瞬即逝之际,在资本和大公司的交媾下,双创的泡沫,就要这样破灭吗?
今天最后的口号应该是:
救救创业,救救创新!!!
这或许是这篇文章最真实的意义。
———— / END / ————
1月27日上海产品总监修炼之道
掌握产品总监4大能力矩阵,实现向产品总监的进阶
名额将满,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抢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