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教育-186】群育:让孩子学习与人相处的能力

2018年01月26日 新西兰教育


在我的新书《更好的教育给孩子》中,章节按照五育“德智体美群”来划分。这个群育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中文维基百科,群育是指“使人们能够透过生活的体验,建立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明白人际与自然关系及处事之道,进而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服务社会,达到立己立人的理想。” 单从这个注释,相信您就可以看得出这是多么重要的一种能力,其对孩子未来生活的价值所在,不言自明。

新西兰的学校教育对群育也是相当重视的。教育部制定的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五项素质中,有两项是与群育相关,分别是与人相处 (relating to others) 和参与贡献 (participating and contributing)。

在我新书的第六章中,选录的都是和群育相关的文章,是我几年来观察思考新西兰学校教育实践的内容。从五育各章选录文章的数量来说,这一章是相对比较多的,这也显示出当观察到新西兰学校和群育相关的方面,我总是特别有感触。

本周我精选出这一章中的一篇,叙述的是女儿的一个社会实践项目。

如欲购书,请扫码以下二维码。




《校门一小步,成长一大步》


我站在B小学门口,望着女儿的身影渐渐远去。女儿的身边是她的同伴,还有前来迎接她俩的B小学的老师。女儿走到教学楼前,轻轻迈出一步后,便消失在教学楼里。我为女儿喝彩,别看这轻轻的一步,已经成为她成长过程中历史性的跨越。


女儿和她的同伴是去B小学做志愿者,协助老师照管那些放学后“无家可归”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们都上班,无法下午3点一放学就去接孩子。学校办了托管班来照管这些孩子,直到他们被家长一一接走。


有人可能会想:“这有什么稀奇,不就是带小孩子吗?”是的,如果这活动是女儿学校组织安排的,确实没那么值得称道。但是,这件事完全由15岁的女儿和另一位同学独立策划完成。整个规划阶段从头至尾,无论是女儿学校的老师,还是我们家长,都没有出面帮助孩子做过任何外界联络工作。所以,这对女儿来说,意义就大为不同了。


这是IB课程体系中10年级MYP课程中一门特殊的实践课程,课程要求学生独自一组或两三人一组,为社区提供服务,服务的项目要自己确定。


项目分为四个阶段:调研和规划、实施(提供服务)、记录项目日志、项目汇报,整个过程历时半年。在课程开始时,学校提供给学生一份详尽的项目操作指南,包括课程的目的,交付作业的时间和规范要求,极具指导意义。

 

旁观女儿的煎熬

 

课程开始后,女儿脑袋里就一个字:晕!作为家长,在这个课程中,我看到了女儿是怎样克服一个又一个煎熬,最后熬过来的。


1. 选题目。项目要自选某种对社区有贡献的社区服务,必须先做好选题,也就是“干什么”。很快,女儿就发现她们不到16岁,很多地方都不让她们参与。选题像是大海捞针,小组成员凑在一起,开始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经过头脑风暴后,她们明确了方向,想做一些与儿童教育相关的义工,于是向一些儿童公益组织发出了第一批邮件。几经波折后,最终锁定为贫困地区的小学做课后班的义工。据女儿讲述,这个选题的过程十分复杂,历经种种磨难,光是其中的酸甜苦辣就够说上半天。


2. 没人理会。开始“海选”阶段的沟通是个痛苦的过程。女儿一共向7个组织、11所学校发出了近30封邮件,结果石沉大海。可以理解,单位里大家都忙,邮箱里的邮件一封接一封,如果不是和自己的工作相关,很容易就会被淹没在邮件的汪洋大海中。


3. 悬浮不定。在黑暗中等待久了,看到一点希望就极为兴奋。但是,好几次那些微弱的希望瞬间破灭,又回到了无限等待的煎熬中。


有一次,女儿高兴地跳起来说:“我收到一家组织的回信了!他们是专门做儿童帮助工作的!”对方的邮件是这么回的:“你好,谢谢你们的热心。欢迎你们做志愿者。这是志愿者的报名表,请填写。”结果,报名表填好了,却是空欢喜一场,再也没有收到对方的信息。还有一次,好不容易给一个单位的人在中午打通了电话,对方电话里说得挺好,当天下午发邮件给女儿确认。但是,到了下午,女儿没有收到邮件。等到晚上,还是没有邮件。怎么办?已经是周五晚上,下周要向辅导老师汇报项目进度。打电话去的话,周五晚上影响人家休息。第二天周六,那就发个短信吧。发过去,又没有回音。女儿那几天简直是魂不守舍。


4.给陌生人打电话。先把英语是第二语言的困难放在一边,单就女儿15岁的年纪,给陌生的组织和学校在没有事先联系的情况下打电话,本身就是个挑战。我清楚地记得有几次,女儿跟我抱怨邮件没人回复。我鼓励她打电话,但提前要理清思路,做好多种应对的准备。女儿在纸上把要说的内容都列好,然后躲到自己屋里,紧闭门窗,开始打电话。

 

我的感想

 

下面谈下我的几点感想:


1.正确的指挥。学校总归还是握着指挥棒。学校的课程怎样设置,学生就怎样学习。把社会实践当作一门课程,而不是“提倡进行”的课外活动,是一件大好事,也是我认为IB课程设置中的一个亮点。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年级约200名学生,每2~3人一组,每组都有一位指导老师,所以有大量的老师担任了学生小组的辅导工作,不止局限于10年级的任课老师。但是,老师们不定期和学生的见面,多是在上午课间,或者是午餐时间,用个十来分钟了解一下进展情况,做些指导。老师不会包办,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锻炼。有些学生没有紧迫感,晃来晃去没有进展。可那些老师也不急,反正没有进展,最后难受的是学生自己。


3.写反思日志帮助成长。读书之后不思考,学到的东西就少。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社会实践。在这个课程的设置中,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记录项目的发展过程,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要做反思的记录。女儿的反思日记随感随写,内容相当丰富。从我在新西兰高校的学习经历中,我知道在写反思日志时,每次遇到困惑时的自省和领悟是最能使自己长进的地方。很高兴看到这是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做的内容。


4.给家长提供了传授经验的机会。和哪些陌生人联系,是写邮件、发短信,还是打电话,打电话如果是留言,你留言还是挂机,如果留言你说什么,如果电话通了,第一句说什么,三句话能不能把事情讲清楚……如果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课题摆在孩子面前,我们做家长的就是再有经验,孩子也不会有兴趣听你传授。那次活动的前期策划中有大量与外界沟通的工作要做。女儿遇到一些困惑时会和我们说,这给了我和太太很好的机会,把我们在职场二十多年积累的一些与人沟通的经验说给女儿听,实在难得。女儿实施后发现管用,我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也有提升:“原来爸爸妈妈那些道理和做法是有效果的!”


5.学会发现自我价值。女儿在到校之前还一直在我车里嘀咕:“那些小孩不喜欢我怎么办?他们跟老师投诉我怎么办?”结果,第一次活动结束后,女儿喜出望外地讲述如何带着六十多个小学生欢乐地玩耍,他们是如何喜欢和两位大姐姐玩。有个一年级的小萌孩跑到女儿身边,坚持说要和女儿“抱抱”才算正式认识。那些孩子特别喜欢两位大姐姐,摇大绳让她们跳,玩得很带劲。女儿很快发现了自己的价值:那就是以大姐姐,而不是老师的身份跟他们一起玩耍。


6.帮助培养自信。从项目开始时的懵懂状态,到经受煎熬之后磕磕绊绊地促成项目的实施,女儿增强了自信心。这种自信来自于自己一次又一次克服遇到的困难,一次又一次做到自己以前没有想到能成功的事情。每一次重新找到方向,每发出一封邮件,每接到一个反馈,每打完一个电话,每收到一份确认,每看到一次孩子们的笑脸,这些都在帮助女儿建立自信。


在第一天活动结束后,女儿主动给那所小学的老师发短信,告诉她们自己第一天活动的感受,再次感谢她们为自己提供这样的锻炼机会。与先前漫长的等待不同,这次马上就收到了老师热情洋溢的反馈,表扬她们第一次活动的良好表现。


接下来的两个月,女儿每周一到两天下午课后会去B小学,和其他老师一起在课后照管六十多个孩子。整个活动结束后,女儿和同伴每人要写活动总结并向老师和同学作汇报。


对女儿来说,第一次迈入B校教学楼的那一小步,标志着她成长过程中的一大步。经历了这样的社会实践课之后,女儿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成熟,也更加了解社会。这是我所期望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