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澳元对人民币汇率:
伴随着近年来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大企业纷纷扬帆出海,对海外收购并购投资热情满满。但2017年年中开始,一切却有了微妙的变化。
在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中国大连万达公司证实,将出售其在悉尼和黄金海岸总价值约20亿澳元的房地产资产之后。
据最新消息,中国海航集团(HNA)宣布2.05亿澳元出售悉尼资产,以缓解流动性紧张问题。
据悉,海航集团自过去两年海外大举收购行动后,开始面临融资紧张的问题。由此引发了对其所有权和杠杆使用情况的审查。海航集团成员公司香港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确认,旗下子公司将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One York写字楼项目,以2.05亿澳元(合10.49亿人民币)出售,出售完成后获得收益约8800万澳元(合4.5亿人民币),内部回报率为12.8%。
相关公告并未显示买家的具体的信息。但是据消息人士透露,买家是美国私募黑石集团的分支机构。对于本次出售事宜,黑石集团方面尚未回应。
继中国政府实施跨境资本管制以来,海航集团过去几个月一直在努力缩减海外房地产投资规模。海航集团首席执行官Adam Tan明确表示,集团不会投资得不到中央政府支持的领域。
上月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海航集团董事Zhao Quan还曾表示集团有意出售纽约第六大道1180号项目。本周早些时候,海航投资集团宣布终止在新加坡建立房地产投资信托的计划。
对于本次悉尼One York写字楼项目出售,海航集团表示这项物业属于成熟的一项投资。未来,集团将持续对海外资产配置进行调整。
一,海航陷“多事之秋”, 或步万达后尘?
业务横跨从航空到金融等诸多领域、目前遭遇麻烦的海航集团(HNA Group)旗下一家公司曾向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因其控股股东与中国一家银行发生纠纷,该公司的一些银行账户曾遭短暂冻结。这是流动性压力在海航内部蔓延的又一迹象。
2018年刚一开始,海航的“不顺利”就变得越来越明显;
1月22日
海航旗下A股上市公司股票集体大跌,截至收盘,海越股份、海航基础两只股票跌停;海航创新跌9.75%,海航投资和东北电气跌幅均超过3%。
海航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申请停牌,再加上23日停牌的海航基础以及之前已经停牌的凯撒旅游、供销大集、海航控股、天海投资和渤海金控,海航系旗下10家A股公司中,停牌公司已达7家。
1月25日
海航系旗下位于悉尼的写字楼One York以2.05亿澳币出售给了美国投资公司黑石集团。而且海航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卖出海外资产,种种现象令外界纷传海航资金链出了问题,深陷债务困境。
海航旗下企业天津天海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Tianjin Tianhai Investment,IT分销商英迈(Ingram Micro)的母公司)上周在上海证交所发布公告称,因其控股股东与宁波通商银行(Ningbo Commerce Bank)发生纠纷,天海投资在3家银行的账户在1月12日遭到冻结。天海投资在1月12日当天停牌,称存在重要事项待核实,但当时并未提及账户遭冻结一事。
据悉,海航目前的16家上市子公司中,有7家处于停牌状态,等待一项可能的资产重组,其中一家子公司称,这是一次范围广、规模大、涉及很多讨论和协商的重组。
目前看来,海航集团旗下上市公司7家停牌,并出售澳洲写字楼。一时间该集团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有评论认为,因为海航和万达扩张的路子相似,所以,现在海航正在步上万达的后尘。
现如今,海航将旗下位于悉尼的写字楼One York以2.05亿澳币出售给了美国投资公司黑石集团。可以说是揭开了今年海航系甩卖资产的序幕。
据路透社报导,还另有消息人士表示,海航集团正在考虑出售旗下Swissport的首次公开发行(IPO),Swissport是瑞士航空地勤服务及货运服务供应商。海航希望Swissport估值至少达到27亿瑞郎(28.4亿美元),这是海航2015年收购该公司时付出的价钱。
1月23日,有其他海外媒体报导,海航已聘请摩根大通为其持有的29.5%西班牙诺翰酒店集团(NHHOTEL GROUP)股权寻找买家,估值6.32亿欧元。
实际上,从2017年底开始,海航集团便频繁被曝出正陆续出售旗下的海外资产。
据报导,海航集团首席执行官谭向东去年11月曾表示,近期清理了海航集团旗下逾百家企业,对海外资产也做出调整,出售了部分较细的财务投资项目及地产项目。
2017年12月,《华尔街日报》报导说,海航集团计划将旗下包括纽约曼哈顿、伦敦金丝雀码头以及旧金山等的一些写字楼进行出售,涉及金额将达60亿美元。但是海航当时出面否认。
除了出售海外项目外,海航集团近期也在为其国内的部分资产寻求买家。
1月25日界面新闻报导称,海航意向出售位于海口大英山CBD内的部分地块。除了海口,海航位于上海、北京、苏州、嘉兴、珠海等六个城市所持地块都在寻求买家。
二,利用杠杆、质押股票借债扩张
纵览海航的发迹史不难发现,海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家靠金融杠杆扩张的企业。依靠高杠杆、质押股权融资及内保外贷等手段,海航集团近年扩张迅速。
据Dealogic的数据显示,海航系2017年新披露的跨境并购有15宗,涉及金额60.58亿美元。2016年度,海航系披露的跨境并购达264.09亿美元。而近几年来,海航海外并购额达到了500亿美元。
据《中国经营报》1月27日报导,2016年,海航系的天海投资以59.82亿美元并购英迈国际,因资金不足,天海投资除了借助发行总额为1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公司债外,还采用变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20亿元等促成收购。当时,天海投资营收体量不足10亿元,净利润不足3亿元。
同年,海航系的渤海金控旗下Avolon以103.8亿美元收购美国CIT下属商业飞机租赁业务,收购该项目的贷款就达85亿美元。
2017年4月10日,海航集团以13.99亿新加坡元(约合68.72亿元人民币)收购新加坡物流公司CWT。据Dealog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CWT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508.85亿港元,净利润约7.11亿港元。而收购方海航实业营业收入仅为1.83亿港元,毛利润约为0.60亿港元。
除此之外,海航还善于利用股权质押融资。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系统中的上市公司单一股票质押比例情况显示,截至2018年1月20日;
海航集团旗下海航投资质押76笔,质押比例为21.67%;
海航控股质押256笔,质押比例为36.98%;
海航基础质押31笔,质押比例为57.32%;
海航创新质押28笔,质押比例为28.79%;
渤海金控质押116笔,质押比例为60.43%;
凯撒旅游质押71笔,质押比例为58.28%;
供销大集质押120笔,质押比例为73.73%;
天海投资质押136笔,质押比例33.27%。
海航集团旗下非上市子公司和孙公司的质押比例亦相当高。《中国经营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航集团通过直接和间接质押旗下公司(非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金额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
而杠杆并购虽然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实现资产规模的乘数级扩张,但中国企业在杠杆并购方面的现实却是:存在人才、经验等先天短板,失败率很高。
三,海航积累巨额债务
海航在快速扩张的同时,积累了巨额债务。
据中国上市公司法定信息披露的材料显示,截至目前,海航系公司负债情况为:海航基础负债461亿元,供销大集负债为237亿元,海航投资负债为58.8亿元,渤海金控负债为2746亿元,天海投资负债为975亿元,海航创新负债为21.7亿元,凯撒旅游负债为32.7亿元,海航控股负债为1183亿元,东北电气负债为1.59亿元,海越股份负债为62.9亿元。香港国际建投中报显示,负债为70.64亿元,海航科技投资负债为0.33亿元,海航实业股份负债为23.15亿元。
上述中国大陆和港股上市公司总负债达5873.81亿元。而海航手上共有资金1850亿元。
有媒体透露海航的债务总量是1000亿美金,其中1/4是短期借款。这意味着海航1.2万亿美元资产中,有近一半都是借来的,而且近1/4借款在一年内到期。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日前因担忧海航集团即将有大量债务到期且借贷成本上升,下调了海航的信用状况,显示海航信用水平陷入到了“麻烦区间”。
四,海航资金吃紧,被监管系统点名
2017年6月,中国金融监管系统曾点名海航、万达等4家民营企业涉嫌以内保外贷转移资金到海外,并要求各大银行排查其海外并购风险。
去年9月有消息说,在海航集团短期贷款于11月份到期后,至少有4家香港银行决定不再给该集团贷款延期。 海航董事局主席陈峰今年初也公开承认海航资金紧张。而多家媒体也报导了海航系资金链紧张问题。
1月19日
路透社消息说,最近几周,在海航未能偿还部分债务(包括飞机租赁付款)后,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租赁部门的高管已经与海航的关联航空公司举行了磋商,讨论收回欠款的问题。
1月15日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海航愿意为一年期融资支付11%至12%的利息,远高于中国高质量借款人的典型利率。
1月22日
彭博社报道,近几周,海航集团旗下公司拖欠中资银行贷款本金或利息,3家银行因此冻结了尚未使用的授信。
《华尔街日报》1月初报导,海航旗下的聚宝汇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海航员工,他们此前购买的投资产品兑付将被推迟。
据悉,有不少经济评论家及媒体都将万达、海航这类公司戏称为“灰犀牛”,因为其对中国经济构成了潜在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海航和万达的商业运作方式都是利用债务扩张,继而实现自身扩张。而此次海航、万达甩卖澳洲地产也很可能都是为了“还债”。
或许,2018年“灰犀牛”将取代“黑天鹅”成为金融市场的最热门关注。
喜欢就添加微信号关注我们吧!我们会继续为您提供更快,更丰富的澳洲资讯哦!
公众号:whrzmrb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