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从你我做起—“领·感”之领事服务篇(五)

2014年12月30日 悉尼之家


编者按:领事工作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中外人员交往做好安排并处理人员跨境交往中出现的问题。领事工作与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是外交工作最接地气、惠民生的部分。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领事工作,我们推出了“领·感”系列,选登了本年度与领事保护与服务有关的媒体文章,在岁末年初与您共同盘点2014,说说领事工作那些事儿,希望对您的生活和出行有所帮助。


  当前,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条件、有机会、有需要到国外走一走,看一看。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人数已达到9818.7万人次,保守估计到2020年将超过1.5亿人次。中国是礼仪之邦,大多数出境游客都能遵纪守法、大方得体,但近一段时期,随着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快速增加,少数游客不文明行为接连发生,引起媒体的关注和热议。

  一些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不文明行为,易引发其他国家民众反感,甚至对中国赴当地留学、经商、务工和定居人员形成排斥心理,有损我礼仪之邦形象。更重要的是,一些不文明守法行为易引发安全及纠纷事件,给我公民自身带来诸多麻烦和损失。近几年来,外交部领保中心每年处理的涉及出境游客安全或纠纷案件近百起。

  中国公民出境游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原因有多种:一是少数游客文明素质尚有一定提升空间,例如在保持公共场所卫生和遵守秩序方面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二是对中外文化差异特别是当地风俗禁忌缺乏了解。如穆斯林国家对饮食、着装有严格要求,少数游客忽视当地禁忌,携酒类入境,在公众场合穿短裤或穿鞋进入机场穆斯林礼拜室等;三是有意或无意触犯当地法律法规。有些中国游客违规购买、携带象牙、紫檀木等违禁品,或携带超额现金出入境,遭到当地警方的查扣甚至拘捕;四是个别旅行社责任心不强、疏于引导。去年一个中国旅游团被当地旅行社误导参加当地专为孤寡老人和流浪汉准备的圣诞慈善午餐,严重损害我游客在海外形象;五是过度维权造成自身损失和不良影响。

  中国游客足迹遍布全球,不论是团体游、深度游还是背包游,每个人代表的都是中国人的形象,影响的是国家的形象。去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明文规定旅游者应“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并提倡“健康、文明旅游”。文明出游,维护自身安全权益,要从你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此,建议大家:

  要牢记文明行为准则,展现文明、自信形象。游客出行前可对照《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检视自己平常的习惯,以更加自信、更加文明、更加礼貌的形象走出国门。

  了解目的地风俗禁忌和法律法规。建议大家多访问外交部着力打造的公共服务网站——“中国领事服务网”。不管您前往哪个国家,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取目的地国的风俗禁忌、法律法规以及驻当地使领馆24小时领保协助电话等各种重要信息,便于大家掌握遵守当地法规风俗,并在遇紧急情况时及时与我使领馆取得联系。

  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旅行社。出行前慎重调研,选择合格规范的旅行社,为自身平安出游提供保障,避免发生因个别组团社欺诈行为或不负责行为造成自身权益受损或纠纷事件。

  理性维权,避免采取过激行动。在出境游期间出现纠纷或权益受损情况时要合理、理性维权,避免因过度维权而违反当地法律,造成自身权益进一步损失或其他不良影响。

  今后,外交部领事司将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帮助出境游客掌握境外文明安全旅游常识,有效防范境外风险,为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整体文明素质和形象、维护他们在海外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做出不懈努力。


(《光明日报》2014年01月28日05版)


注:文中所述情况及有关数据截至发稿日期。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