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大火的背后,“空巢一代”可能真的来了

2018年01月25日 这里是英国


1“养蛙”还是“养娃”?

最近朋友圈掀起了一波养“蛙”热潮,这只丑萌丑萌的青蛙仅用一周就霸占了App Store榜首。朋友圈里每天都是:


“我的蛙好乖哦,自己在吃饭呢~”

“我的蛙为什么在削木头,别是个傻蛙吧”

“我的蛙怎么总是一直背对我写东西”

“我的蛙真的要感动哭我了,竟然给我带了特产”


他们说的就是这款《旅かえる》(中文名《旅行青蛙》)的游戏。



别小看了这只来自二次元的小家伙,它可是掀起了全民养“蛙”的热潮,无论男女,无论微博还是朋友圈,大家都在晒自己的蛙。


仅一周的时间,《旅行青蛙》就空降中国区的App Store榜首,从养“老公”到养青蛙,短短几天热门风向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游戏界面很简单,只有两个场景,甚至都还没有汉化,很多人都是凭着感觉或者翻译软件玩下去的。


每天只要收草,然后用收集到的草给青蛙准备旅行的行李,之后就开始漫长的等青蛙回家之旅。



每天忍不住一直点进去看蛙回来了没。



看他看书到困倦就觉得很心疼。



宅在家里就盼着他早点出门给你寄明信片,出门了就各种念叨着怎么还不回来。



每天等自己的蛙回家,让不少人年纪轻轻就领略到空巢老人的孤独。



看似轻松呆萌的小游戏,却折射出“空巢一代”的现状:

也许你就是那只“旅行青蛙”,远在家乡的父母,日思夜想:

“我的娃什么时候回来”

“他什么时候寄给我明信片”

“我给他准备了好吃的”;


但也许,你就是那个等蛙的人:

“今年工作太忙了,明年再要娃吧”

“房贷车贷这么多,再来个娃可要破产了”

“明年我在这儿待着还是回老家还说不定呢,怎么要娃”

...

当这款“养娃”的游戏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你也已经成为了“空巢一代”。

与父母不同的是,你的蛙,归期遥遥。


 2 空巢一代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相比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2017年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

虽然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也超过一孩,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但仍然无法掩盖我国人口减少的事实。

 

全面二孩时代,出生人口不增反降,这种现象不只是反常,更拉响了人口危机的警报。


1990年开始,中国出生人口出现断崖式下滑,这是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结果。

 

2013年单独二孩启动,由于惠及面极其有限,出生人口并无明显变化。2016年,全面二孩启动,当年出生人口有所回升,然而仅此一年,2017年人口接着重回下滑趋势。

 

全面二孩为何救不了人口形势?


一大原因是生育成本高企,在养不起的重负之下,生育意愿大幅下滑;另一个原因是社会发展日渐成熟,女性地位相对提高,丁克族不断增多,进一步加剧生育危机。很多人宁愿在手机上“养蛙”也不愿意“养娃”

 

全面二孩政策的“幻想”

2015年10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曾在解释“全面二孩”政策时指出,全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条件的夫妇约有9000万对,预计政策实施后的几年中,中国出生人口总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最高年份的出生人口预计超过2000万人


然而现实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甚至低于表中“不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预期的1770万人,且相差近50万!相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三种预测,最少也差了300万!


生育率持续下滑,人口日本化

早在1980年代,日本就陷入人口危机,随后楼市崩盘,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人口日本化,正是中国正在面临的危机。

 

如同“养蛙”游戏的出生地日本一样。中国正在逐渐走向日本的的“老路”。从总和生育率上看,1980年代之前,中国总和生育率高达4-7,而1990年代之后,则迅速衰减到2以下,目前只有1.6左右,未来还将进一步下滑。而正常的世代人口更替率为2.1

 

这还只是官方数据,有学者预测,中国总和生育率可能只有1.05,甚至不及为人口所困的日本的水平。

 

普通小学入学人数大幅下降

如果说出生人口、生育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能存在失真,那么小学生人数,无疑更能反映现实。

 

1990年代到2010年代,普通小学招生入学人数出现断崖式下降。值得一说的是,这20年,正是义务教育持续推进、毛入学率不断提高的年份。

 

 劳动力人口再衰减,人口红利早就不复存在

如果说出生人口对应的是未来的危机,那么劳动力人口衰减,这意味着现实的危机。

 

从上图不难看出,我国劳动力人口(15-64岁)从2013年达到最高点之后,就开始一路下滑,劳动力红利早已不复存在。

 

劳动力红利,或者说人口红利,曾经以低成本优势,支撑起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如今劳动力人口不断锐减,生产成本随之提升,低端制造业面临向发展中国家外迁的压力,高端制造业又面临向发达国家回流的冲击,形势不容乐观。

 

 未富先老,老龄化日趋严重 

未富先老,说的就是中国。

 

从收入上看,我们还只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和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只位于世界中游以下水平;从人口结构上看,老龄化社会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

 

2016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这意味着全国有六分之一的人口属于老龄人口,养老压力可见一斑。

 

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55亿,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老龄化危机,已经到来!

 

 多地养老金告急!入不敷出已成常态

 


比老龄化危机更严峻的是,全国多地养老金已经出现亏空风险,未来如何养老成为一大难题。

 

2016年,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达到7个,分别是黑龙江、辽宁、河北、吉林、内蒙古、湖北、青海。而三年前的2014年,这一数字还只有2个。

 

虽然各省都还有一定结余,但是面对日益增加的老龄化人口,完全不敷使用。坐吃山空,总有耗尽的一天。

 

事实上,黑龙江养老金已经出现全面亏空,不仅耗尽了历年的积蓄,甚至还出现负增长,该省2016年总欠账高达232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养老金花光的省份。

 

 2.8个年轻人要养1个老人

 

所谓抚养比,即多少年轻人抚养一个老年人。

 

与出生人口形势与老龄化形势一致,我国抚养比也是连续多年下降,2011年抚养比还有3.16,目前只有2.8,统计预测,2050年,全国抚养比可能降低到1.3,问题将会愈发严重。

 

更严峻的是,各省抚养比出现严重分化。

 


情况最好的广东抚养比高达9.5,养老负担最低,情况最差的黑龙江,抚养比为1.3,这意味着1.3个年轻人要养活一个老人,负担不是一般的重。

 


3全民养蛙不如全民养娃

 

从“人多力量大”到“人口负担论”,不过短短三十年;从“人口负担论”到如今的“人口资源论”,又不过仅仅三十年。

 

2017年2月,国家卫计委印发《“十三五”全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其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总和生育率要从2015年的1.6回升到1.8的水平,年均自然增长率保持在 6‰左右。


然而如何保持并不能只是说说。


调查显示,民众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等。

 

2005年,中国社科院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发布了《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报告。报告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为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30岁前的未婚子女的总成本则达到49万元。此外,这49万元尚不包括孕产期支出及从孩子孕育到成长过程中父母因孩子误工、减少流动、升迁等自身发展损失的间接经济成本。

2016年,南方都市报在这份社科院报告的基础上曾推测,随着通胀,在我国大城市养育1个小孩的平均成本已上升到70万元。

可实际上,养娃的成本,特别是在大城市养娃的成本已经远超这个数字,据房天下北京特价房群内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在北京养一个3-14岁的儿童,至少需要8万元/年,这还是孩子一年身体健康,不报课外班的价...

然而根据智联招聘2017年秋季发布的全国各地人均薪水来看,北京的人均薪水9900元(税前),也就是说北京平均家庭收入(税后)应该在20万元左右,养一个娃的年成本已经占到家庭收入的近一半。

因此,解决人口问题,首要应该解决的,怕就是养育成本的问题了,与其收“三叶草”养娃,不如解决新生儿家庭的实际问题,让“养蛙”的“空巢一族”,有娃可养,养的起娃。

-END-

推荐一个放心的海淘商城: 

海洋商城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商城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