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腥风血雨”中世界级富豪超千亿资产蒸发,澳股投资者该如何自保?

2018年02月07日 澳财网


点击上方可以订阅哦!


魏睿昊

澳财网首席金融分析师

刘骁

澳财网金融分析师


这两天全球金融市场都迎来了一场“血洗”,就在2018年一月份全球股市纷纷创下新高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毫无征兆地席卷全球。从美国股市开始的暴跌引发了全球股市“跟跌”,市场巨幅震荡的新闻也铺天盖地向投资者涌来。




这一场股市“腥风血雨”也致使全球最富有的500人财富蒸发1140亿美元

 

根据彭博新闻社亿万富翁指数显示,全球第三富人、美国著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受到的冲击最大,财富缩水51亿美元。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富国银行的最大股东,后者股价下跌9.2%,为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中跌幅最大。

 

脸书(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的损失仅次于巴菲特,财富减少36亿美元。全球首富、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同样未能幸免,财富减少33亿美元。亚马逊股价当天下跌2.8%。

 

在恐慌情绪蔓延的情况下,市场中充斥着各种暴跌是否预示股市牛市结束,全球经济开始下行,甚至金融危机前兆来袭的疑问和猜测。甚至不少媒体火上加油地号称:“新的大熊市即将来临”,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作为澳股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呢?《澳财网》在今天的文章中将为您一一解答。


美国股市暴跌引发全球市场震荡


我们首先来看看过去几天的市场表现,美国股市从2月2日开始大跌,当日道琼斯指数大幅收跌666点。紧接着在2月5日,道指一度下跌超过1,500点,收市总计下跌超1,100点,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同样下跌约4%左右,堪比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

由此引发市场恐慌情绪亦急速升温。衡量美股市场恐慌程度的波动指数(CBOE  Volatility Index,简称VIX,用于衡量对标普五百指数未来30天前景进行押注的期权)大涨20.01点,升幅逾两倍,报37.32点,创下了2015年8月以来的最高位——VIX上一次急飙是在2015年8月24日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当时抽高至40.74点。

在恐慌情绪蔓延的情况下,全球范围内的股票市场普遍在本周前两天大跌。其中周二跌幅最大,亚太、欧洲股市均创下惊人跌幅。

恒生指数下跌5.12%

日经225指数下跌4.73%

上证综指跌3.35%

欧洲股市也一度普跌逾2%

……

澳洲股市同样难以幸免,ASX 200指数在2月5日和6日连续两天累计下跌约280多点,两日累计跌幅达4.7%。


那么2月2日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美股突然转头大跌呢?


美股暴跌原因:高估值终引发调整


作为2月份的第一个周五,当天美国方面公布了2018年1月的最新就业报告,由于就业数据明显好于预期令市场提高了对美联储今年加息幅度的预期,导致当天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一度触及4年高位2.885%。而随着对通胀和未来利率水平提高的预期,这意味着所有资产的收益预期/折现率上升,使得美股明显受压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这场暴跌的导火索是基于对美国经济基本面进一步利好数据的解读,背后是对美国利率更快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解读,从而引发了对市场资产估值的重新纠正。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则充分显现出美国股市估值明显过高,导致其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奇高。


可以说,目前的美国股市价值和美国经济基本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背离。因为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复苏真正彻底走上正轨主要出现在2017年,其经济增速和就业形势在过去两年明显转好,但通胀却迟迟没有恢复到其应有的正常水平。这导致美联储放弃宽松货币政策并逐步导向利率正常话的步伐似乎有些慢。


与此同时,美国股市却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股市一路上行,自2009年以来的牛市行情已长达8年。在低利率的刺激环境下,股市不断上涨,资产价格抬高;在长期积累涨幅过大后,高估值行情已处较脆弱状态


此外,2017年开始持续走低的美元也有着潜在影响。过度便宜的美元导致全球资本流入美元,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而且美国政治不确定性升温也是侧面原因之一,美股大涨的部分原因来源于特朗普的政策预期。因此当特朗普政策执行度不确定时,投资者情绪也受到了影响。


总而言之,过去几年的利好因素——低利率、经济逐步复苏、财政政策乐观预期等等全部凑在了一起,推动美股走出了一波完美的涨势,使其在2013年彻底突破08年金融危机前的高位后,又连续上涨了近五年。


但花无百日红,当估值已经到顶之时,一场价格的修正只需要一个好的理由和时机——2月2日的非农就业数据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加上高频交易和算法交易在今天的盛行,使得大量资金都在追随市场动能而非基本面,进一步放大了这次的跌幅。同时,占据市场交易比例越来越高的高频交易也在起着放大恐慌效应的作用。


但是对长期走势的判断永远需要回到基本面上——美国经济的复苏之路已经彻底开启。最新的就业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利好的基本面消息可能会引发短期震荡,但绝不应当会引发一场大熊市的开始


这同样体现在美国国债表现上,事实上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在金融危机后受到避险情绪推动和美联储连续降息而逐步走低。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随着联储的逐步加息,这条收益率曲线终于开始上行。这与美国经济恢复导致货币政策逐渐收紧一致,而非经济过热时利率不断走高最终导致市场崩溃

简单来讲,真正的经济危机应当是在实体经济运行明显过热,所有的实体经济指标都偏高,且利率水平偏高的情况下发生的。但目前美国经济的所有经济指标都处于进一步摆脱低速增长,且美联储利率水平依然处于历史低位需要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情况之下,看不到实体经济的巨大泡沫。


澳洲股市并无大幅贬值基础


如果把对基本面的判断放大到全球范围之内,则所谓的“熊市”开始就更加缺乏基础了。其中澳股与美股的情况相差巨大。美股在09年开始一路上行,并且没有太大“波折”,高估值价格不断积累。但ASX 200的走势却在08金融危机后经历了反复的波动,只在2015年曾接近6000点,并在2017年底终于突破6000点,且依然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历史最高位



且澳洲经济基本面周期也与欧美不同,受中国影响更大。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增长放缓之后,在过去的2017年开始有所复苏,并且未来前景重新被看好。与之相匹配的是全球矿产品价格和澳洲经济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低迷之后,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回升,同时支撑澳洲股市回升。这些探底后的复苏是一个中长期的周期,就像澳洲股市终于重新站到6000点以上,其距离出现实体经济或者股市价格泡沫依然较远,就更没有理由在经济刚刚开始复苏的时候出现股灾了。


一言以蔽之澳无贬基



谁才是真正的“避险资产”?

这次的股灾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再次审视所谓的“避险资产”,因为此前一度有很多人宣称去中心化和供给总量确定的“比特币”已经开始取代远远超发的美元和黄金这样的传统避险资产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从过去三个交易日的走势来看,市场恰恰证明了比特币根本不“避险”,在股市大跌的两天里,比特币价格同样暴跌,甚至跌幅更大。而到了本周二美股反弹的时候,比特币同样出现反弹走势;黄金则再次凸显避险属性,在股市大跌时上涨,在股市反弹时回落。


由于比特币本身作为一般等价物或者货币存在着天然缺陷:交易成本过高时间过长,以及币值非常不稳定,因此直到现在其更多是作为一种被严重炒作的高风险金融资产,而非可以实际使用的货币,更遑论成为稳定低风险的“避险资产”了



小结

简单来讲,在经过了连续多年的上涨之后,美股相对其经济基本面跑得有点超前,需要停下来等一等实体经济追上自己的脚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就在眼前。而澳洲股市并没有美国股市的“估值泡沫”,因此更加没有大幅下跌的基础


作为一场力度比较大的向下修正,这一波的下跌可能还没有结束——尤其是美股的跌幅可能需要更大一些;但基于对基本面的判断,与其说这是一次“熊市”的开始,不如说是提供了一个耐心等待价值修正后重新入市的机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分析,观点或其他资讯均为市场评述,不构成交易建议,仅供参考,投资时请谨慎决策,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


电话:

1300 22 66 66

地址:

Level 4, 342-348 

Flinders St 

Melbourne VIC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

转载及合作事宜,

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