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观 | 65年前出生的那个邓丽君,还有人演得了吗

2018年01月30日 腾讯娱乐


点击上方“腾讯娱乐”并关注,在这里读懂娱乐圈

本文由腾讯娱乐原创

id:txent


邓丽君已经去世23年了,但是昨天她的65年诞辰,依然过得轰轰烈烈,连Google主页也改成了卡通版的她以作致敬,一席白裙,仙乐飘飘,定格在月光下,还是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好像未曾离开。


与此同时的另一重致敬是,陈妍希即将接演邓丽君电视剧,这个传说中的电视剧筹备了将近十年,女主角把王菲、阿Sa等都溜了个遍,终于敲定陈妍希,由一位圆脸美人去扮演另一位,技术上或许未尝不可,然而,她真的演得了吗?行得通吗?似乎涉及了更多演技与形象之外的问题。 


邓丽君的最特别之处,是她的歌声并没有随着时代远去。《芳华》中一首《浓情万缕》,给刘峰萧穗子林丁丁们上了一堂爱情启蒙课;《我是歌手》上Jessie J唱《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音乐名博翻出邓丽君1976年的演绎,向听众展示何为春风拂面版的温柔;日本的节目喜欢“复制”她,利用影像技术,单人版《我只在乎你》唱完,又是与市川由纪乃隔空对唱《偿还》,再往前,是枝裕和拍《比海还深》,灵感源自邓丽君《别离的预感》歌词,“我从来没有爱过谁,爱得比海还深”,淡淡忧愁的音乐,配着树木希林饱经沧桑的脸孔,便更泛起几分寂寥与惆怅……



换言之,这些年来,各色作品中对于邓丽君的一次次演绎,都与当下密切相关,不仅历久弥新,更具有文艺的启发意义。不同于早几年遍地开花的小邓丽君们,穿着仿制的旗袍演出服,拿腔拿调地模仿甜姐儿时代的《小城故事》与《甜蜜蜜》,最新一轮的流行,终于不是因为对复古情怀的消费,也不是源于中年人对可望而不可得的靡靡之音的爱慕,而是由衷的出自音乐本身,她清爽明亮的唱腔,教科书式的歌艺,为音符赋予生命,迢迢相隔半世纪,不着痕迹间还能直击灵魂,如她唱的那样,让人“心湖里起涟漪”。


这也带来了扮演这个角色,或是创造故事情节的最大难度,站在如今回望,邓丽君是明显艺高于人的,在歌声恒久远之后,我们对于她个人的故事知道些什么呢?哪怕是概论她的一生经历,也无非以事业为分期:少女时代出来唱夜总会,远渡东瀛发展,香港开演唱会,东南亚巡回演出,然后二战日本,有线大赏三连胜,几登红白歌会,旅居法国,魂断清迈——仅此而已,厉害归厉害,作为电视剧,有什么吸人眼球的地方吗?当做爱情故事,贯穿全剧的男一号是谁呢?当做一个女人的奋斗史,她所受的苦难,不少是与台湾七八十年代的国际处境与两岸关系挂钩,这么沉痛的内容,好像在电视剧中交代又并不合宜。



其实,在她去世之后,邓家成立文教基金会,搞过几次以她为主题的音乐剧,各地巡演,讲的也是奋斗故事,把她塑造成为音乐而生的人间天使,仍旧是水花平平,原因无他,如此盛名之下,人难免难接底气,真善美代言人的故事,完美归完美,还是让人提不起兴趣,这几乎是此类题材的通病,就像是前几年的《梅艳芳菲》和《李小龙传奇》,两位主人公情史之丰富,身世之跌宕,显然不输邓丽君,但电视剧的反响不多,批评倒不少,尽管扮演者陈炜与陈国坤,已经最大程度地完成了形似,但又如何?关于巨星的故事,多一笔对逝者不敬,少一笔又失了味道,任由陈妍希听多少歌,做多少功课,求什么神形兼备,可谓难上加难。


想起同样是昨天,碰上几个香港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弹琴玩乐队的音乐人,从夜总会时代宝丽金唱片到TVB演出,再到徐小凤张国荣黎明张学友的巡回演唱会都跟过一轮,正逢邓丽君生祭,乐手A回忆起当年与她从九龙坐船到港岛登台,“那时候她还没大红,也没去日本,嘴很甜,一程船逗得我们哈哈笑,她和B最熟了”,一席话颇感慨,言谈间,B就走过来,众人调侃他,“我们在说你的情人啊”,反应过来是指邓丽君,他脸上闪过一丝踌躇和羞涩,我开他玩笑,笑说,“哦!你中意她?还是她中意你?”,B笑笑不答,只回应一句,“谁不中意她呢”?


随风往事,点到即止,但又多么真实,只可惜,千言万语,这样一个邓丽君,又怎么讲得明,演得出呢?


『热门推荐』您还可以看:


为了美,女明星们到底给自己的脸砸了多少钱啊……


吴昕35岁生日潘玮柏撒糖,如今逆袭的她,多亏脱离了“快本”标签?


原来除了范冰冰,他们也都把娱乐圈玩成了“家族事业”


这些造型也太雷了吧!女星们全靠颜值死撑啊…


↓↓↓戳阅读原文,看更多娱乐八卦、毒舌辣评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