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相信很多中国的孩子,都经历过这样的童年:每天下了课,先要上学校内部的补习班,周末接着上课外各种补习班。
一周下来,零零总总的补习班充斥了我们整个的童年。
也许大家都会以为,这种硬逼着孩子上补习班的情况,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但是,你错了!
事实是,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这种情况就屡见不鲜!在国外的华人圈里,甚至更可怕·······
在澳洲,华裔孩子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作为第一代移民的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尽快融入澳洲社会,处心积虑地督促孩子挤上通往精英学校的独木舟,一时间强逼子女补习的现象屡见不鲜。
于是,在家长们的需求下,华人的孩子每个周末都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而,参加这些补习班的唯一目的,就是能上“精英中学”。
在澳洲华裔家长眼中,一种脱身与中国社会、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这就是,以新移民的身份登陆澳洲,只有孩子能上“精英中学”,孩子才有未来。
如果孩子不能拿到高分数,那就如同坠入地狱一般,人生是失败的。
其实,华人圈里的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澳洲主流社会的关注。
很多澳洲的主流媒体,都曾报道过类似的案例。
曾经就有一位华裔女大学生在《悉尼先驱晨报》上刊文,讲述了她的辛酸求学路。
十年前,我没有进入精英中学。
年仅11岁的我觉得这辈子完了。
在我的中国移民父母口中,我“只能靠卖淫或做清洁为生”了。
过去三年,我逢周六都去上补习学校。
实话实说,办学的中国移民并不在意我的进步,或者我跟不跟得上。
为了利益,他们只要我待在那里就好。一周又一周,我记得在补习学校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考试,一次又一次地失败,这令我心伤。过了一阵子,我觉得自尊心下降了。
我是一个女孩,这在我的父母眼中、在一些华人的文化里是“低人一等”的。不仅如此,我还是个沉默寡言、毫无野心的女孩,这让我倍加觉得没有价值。
在我的成长史中,我慢慢地明白澳洲东亚移民社区营造出比拼学习成绩的文化,这是因他们渴望出人头地、找到好工作、做舒适安逸的中上层阶级而引起的“症状”。
而精英学校的存在更加加剧了这一点。
但是我的父母不会知道,从7年级起,当我路过当地精英中学、走过我小学校友、周六补习班同学身边时,我都会感到羞愧。
他们身上穿着综合学校(comprehensive school)校服。我害怕他们会嘲笑我(过去、甚至时至今日都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
即便是在受到全部纳税人支持的公立学校系统中,精英学校的学生们仍带有孤立“异族”的精英主义心态,觉得其天生优于其他群体。
这种精英文化似乎是源自东亚人爱在学习上展开残酷竞争的心理,而悉尼精英学校招收的大多数学生都具有东亚文化背景。
在参加高考(HSC)时,我想着:如果我考了低分(指ATAR分数),我的父母将会极其失望,并会像往常一样体罚我。现今(澳洲教育的)体制,易让很多东亚国家的青少年来澳后处于高压学术文化中,并可能令该群体自杀率高企。
在我成长过程中,移民会把精英学校与著名私校相提并论,我一度无法理解这是为什么。但是我现在明白了——他们是技术移民们的孩子,来自社会经济地位最优越的家庭。当时,他们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些来自较低阶层的人。
如我所料,我没能升读精英学校,这让我置身于两个世界里:在弱势的公立综合学校里、充斥着反智主义及种族关系紧张的气氛中,我受到欺凌,被叫成“华裔屌丝、书呆子”;在家里,我也因不热爱学习而受到体罚。
一次校际活动中,我遭到了我同学们注意无休止的无情嘲笑,因为一个来自精英中学的东亚裔“书呆子”对我感兴趣。
在历次恋爱中,我的伴侣们总是看低我,因为他们觉得其接受了精英学校教育,比我优秀。
然而,上了大学,这一切并没有结束。我身边有太多毕业于精英学校的高分学生,有太多迷恋社会地位、享有特权的的年轻人。
面对压力,我常常落泪。当与焦虑情绪抗争时,我屡屡挂科。但我不敢告诉我的父母,我害怕他们会以暴力回应。正如学者Christina Ho所指出,长在澳洲的移民家庭孩子,无法摆脱父母的影响。
我认为,在“学习成绩至上”、“上精英学校就理应高人一等”的观念下,澳洲社会正在冒险助长有害的文化—崇尚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精英主义及激烈的竞争。
以上,是来自一位澳洲华裔女大学生的真实经历。
也许我们并不理解,为什么亲生的父母可以说,考不上精英中学的女儿“只能靠卖淫或做清洁为生”时的那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许。
但是,请这些父母应该好好想想,自己当产选择出国时的初衷,以及子女身在异国的环境下的感受。
最后,我们并不怀疑澳洲这些华裔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但是我们质疑他们的这份爱的“质量”。
然而我们再来看看澳洲在教育中对孩子们的要求和教学方式,是否和中国式家长的教育略有不同呢?
一段视频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震撼的现实:
澳洲小学孩子的教育特别另类,
没有统一的课本,
学什么由学生来决定,
学生有权利选择不做作业……
为什么澳洲小学如此“不务正业”?
他们能教会孩子什么?
↓↓↓
不务正业1
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
视频主播松饼小姐(MsMuffin)是澳洲的一名华裔小学教师,她在视频中告诉大家,澳洲的小学教育是这样进行的:
澳洲小学的确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科书,老师们是根据课程提纲curriculum来备课。
课程提纲是一个按照年龄段分的标准,规定学生到什么年龄,需要学习和接触哪些基本概念,这个课程提纲是全国范围的,而在各个州又有更具体的教学大纲。
这样的教学模式试着将各个学科和知识面都连接起来,以帮助学生全面地学到知识,使学生能更好地面对学校以外的现实世界,并且将各种知识联合运用在生活中,让孩子在玩耍的天性中逐渐学习。
这一点可能会让中国的孩子们羡慕嫉妒恨哦!因为澳洲小学采用的一个教育模式例子是专题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
专题式学习(PBL):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己决定一个中心问题driving question,这个问题可以是现实中的问题,如果老师觉得可行,就会以此为主题设计一个学期的课程。
举个例子来,如果学生认为他们的操场不够酷,老师就会引导孩子设计相关的课程:
第1步:实地勘察
孩子们一起到操场实地勘察,看看现有的设施,以及有什么地方改造的空间。
第2步:提出方案
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可以写下或画出他们观察的结果和想要改造的地方。
第3步:讨论辩论
孩子们提出各种提案后,在班级里与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辩论提案的可行性。比如说有学生提出要在操场里加一个巨大的鲨鱼缸,当然就不太可能;还有孩子说想要在操场加个种植园,这就有可能执行。
第4步:做出预算
确定方案后,孩子们可以一起为建造种植园做出预算,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到当地的建筑材料商的店里参观,一起看看有什么可以用来建筑植物园的材料,用他们的力量能不能建成。
第5步:义卖筹钱
预算出来以后,孩子们并没有直接向父母要钱,而是正式地向区内居民和居委会提出活动申请,在社区街道举办了一个义卖募捐活动,义卖自己制作手工艺品,杯子蛋糕,果汁蛋糕,并邀请所有家长和一些当地居民来参加。
“不务正业”却让孩子学到许多!
澳洲小学没有教学大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科书,但PBL的教育模式强调让孩子真实情景、真实体验中学习和实践,因而使知识对学生本人更富有实用意义。
①学生们可以发挥创意绘画制作海报,学习运用重要的表达和写作技巧,比如编写销售的广告词,如何写得吸引人又有信服力。
②这个过程给了孩子们大量运用数学的机会,让孩子们自己思考自己做计划。
③孩子们还在集会时学会了如何与人与政府部门打交道。
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这也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内在动力intrinsic motivation。因为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学习的内容,他们也更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
不务正业2
学生有权不写家庭作业!
而在松饼小姐的其他视频中,也介绍了澳洲小学的各种奇葩事,其中有一点,相信中国孩子看了欢欣鼓舞,但父母和老师却无法接受,那就是:
老师可以布置作业,
但学生有权选择不写作业!
因为澳洲家长觉得他们的孩子的课外活动也很重要:“我不希望我家小孩写任何作业,人生苦短,没时间花在作业上。”
不过,其他一些家长(特别是华人家长)会觉得作业很重要,会追着老师问,“你这周会布置作业吗?你怎么还没布置作业?”
的确,澳洲小学秉承不留作业,不考试的优良传统。因此,澳洲小学生的作业并不是写写写、抄抄抄、算算算,而是:
阅读,大量的阅读,各种图书馆资源免费使用。
澳洲孩子6岁起就开始写各种论文,比如介绍自己的国家文化,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为接下去的中学,大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幼儿园开始的show&tell到小学时期就开始的Presentation,以“我”为主题,考验学生的逻辑、语言、反应速度和情绪控制等,同时也培养自信心。
课表里并不都是语数外,游泳课、乐队等都是主要课程,澳洲的教育几乎不存在高分低能的情况。
澳洲小学iPad可以入课堂,家长能通过它们了解学校课程内容,还能预约和老师一对一会面。有些小学允许孩子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把iPad带入学校,不过必须保证只用于学习,并且只在五六年级才可以实行。
附:澳洲小一生的课后作业清单
那么,澳洲小学生课后不做正儿八经的家庭作业,做什么呢?以下是澳洲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课后作业清单:
1、消费购物财商观念的培养锻炼(SpendingSense * Shopping with a parent)
✰与父母讨论购买挑选某类商品品牌;
✰学习写制罗列购物清单;
✰尝试自己使用钱币购物;
✰自行计划书写并计算学校餐厅午餐定购清单;
✰阅读超市商品标签;
✰计算出简单单笔购物消费金额。
2、健康运动的参与锻炼(FitnessFrenzy *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各类球类运动的训练或者游戏。比如足球,网球,板球,篮球
✰芭蕾以及其他类别舞蹈
✰与家庭成员或者朋友间的散步
✰骑自行车或者滑板车
✰遛狗或者其他日常家务劳动
✰游泳运动练习
3、小老师角色的扮演体验(TeacherTime * Child teaches parent)
✰数学游戏以及概念
✰音乐歌曲
✰学校守则
✰诗歌韵文
✰ 学校日常课程内容
4、与家长亲子游戏互动(Playparents * Play a game with an adult)
✰纸卡桌面类游戏
✰户外健康游戏
✰乐高等动手构建类游戏
✰数学益智类游戏
✰拼图迷宫类游戏
5、家庭帮手的参与实践(Helpinghands * Housework)
✰准备个人次日上学用品
✰从事力所能及的花园打理事项
✰饭前准备碗筷以及饭后打扫餐桌
✰整理倾倒日常厨房垃圾
✰整理自己的床铺,玩具以及房间
✰晾挂以及折叠洗净衣物
✰吸尘,打扫,擦抹住家房间地面
✰清洗,擦拭碗盘或者摆放收拾洗碗机内餐具
✰清理自己校鞋
✰帮助照顾家中年幼弟妹进行穿衣,洗漱等日常事务
6、手工艺术活动参与体验(Activeart)
✰绘画填色
✰串珠设计活动
✰自写自画问候祝福卡片
✰参与家庭烘焙料理
✰橡皮泥/软淘泥土捏制
✰缝纫/针织
✰布艺纸张拼贴/马赛克镶嵌/剪纸
✰素描绘图/书法习字
7、人文艺术感知体验(Culturecollection)
✰乐器练习
✰参观富有意义的文化场所
✰观看人文艺术,自然科普等内容纪录片
✰接触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国家风格各异的音乐
✰参加社区组织的多元文化活动
✰通过电台收听音乐节目
✰家庭烧烤活动以及烹饪异国食物
由此可见,澳洲小学的基础教育,虽然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却让孩子将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虽然可以不做家庭作业,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地落到了实处。
中国的爸爸妈妈们,希望我们能从中取长补短,让孩子在玩中学,天性得到更好的释放!
责任编辑:风炎霜雪,哈士七
资料来源:外媒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荐读DISCOVERY
移民澳洲 | 澳洲PR | 澳洲养老 | 澳洲保险 | 澳洲入境指南 | 澳洲旅游 | 打工度假签证 | 澳洲中小学排名 | 澳洲儿童医院 | 澳洲代购 | 澳洲外卖 | 悉尼生活成本 | 悉尼居住 | 留学生回国须知 | 澳洲入境
往期爆文:
澳洲人吃国宝 | 澳洲医学界新成果! 预防根治过敏 | 澳洲华人收入大揭秘! | 别拦我, 我要去澳洲坐牢了!| 看到这样的Zara和H&M你还敢买吗? | 我说悉尼,你烂透了... | 你说你有点难追,我就摔你玻璃杯... | 注意!最近千万不要来澳洲,因为..... | 悉尼,有500万人假装在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