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尝百草,苍生始医药。
岐黄传医理,民族医药齐。
中医是脊梁,国医百花香。
普救含灵苦,精诚为大医。
简便又验廉,疗效口碑传。
医改解难题,健康中国计。
国医学自信,继承再创新。
国医人自强,未来有希望。
国医药发展,节日来助力。
国医节寄语
我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群贤辈出,创造出了一颗又一颗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的明珠!造福人类的中医就是这些明珠中最亮的那一颗!
由于及至上世纪初的百余年间,睡狮梦中,加之列強虎视眈眈、凌辱次次,使国人自信尽失,以至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欲全盘西化、否定封杀中医,遂有中医有识之士之奋起抗争、反击,终使中医再次发展壮大!
为纪念抗击消灭中医的胜利,为中医能继续发扬光大,造福全人类,3月17日被定为中国国医节.
千百年来,除中医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外,民众、政府对中医的支持有目共睹,尤其是近来的中医走向世界,越来越被接受,至屠呦呦获炸药奖,每个中医人与有荣焉!
然树静而风不止,小小环球,仍时有几个苍蝇碰壁.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余云岫们还是偶尔有之.更加目前美国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兴所谓干针之风、行针灸之实,欲使针灸改换门庭、姓西不姓中!
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国医节的由来
“中国国医节”源于中国上海。大约在1929年,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的主管俞云岫要求取消“旧医药”,遭到中医药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和抗争。为纪念此次抗争的日子,为了保护和弘扬中医药学,医学界人士确定3月17日为中医药界大团结纪念日——“中国国医节”!
国医节的发展
“中国国医节”在1929年确立后,并没能延续下来。关于中医中药的“存废问题”,从20世纪20年代起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点问题,到2012年的百年中,中医已经历五次存废之争:
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把中医药排斥在医学教育系统之外;
1922年颁布《管理医士暂行规则》,严重束缚中医医师执业;
1933年国民党提出废除中医中药;
195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有人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要“改造”中医;
1950年5月,余云岫参加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再度提出废止中医方案,遭到与会者一致反对。
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还开设了中医进修学校,让中医学习西医,学习解剖学。1953年这些做法受到毛泽东批评,副部长兼党组书记贺诚与副部长王斌被撤职。1954年,毛泽东说“今后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西医学习中医,而不是中医学西医。”
1961年台湾的李敖发表过两篇关于废除中医的文章。在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政府对中医学给予了政策上扶植,中医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当时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试图反对中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医疗教育受到巨大摧残,学校被迫关闭。著名的赤脚医生,接受过初级医学培训后,被委派去偏远农村工作。这些医务人员走遍乡间逐户替农民治病,而平时亦要兼顾务农工作。当时所有的医疗设备都非常缺乏,他们时常利用民间验方治疗。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工作方针。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从1998年开始,方舟子(方是民)就开始在网上批判中医[10],在他管理的“新语丝”网站还专门为此辟有专栏,收录了数百篇文章[11]。他的观点是“废医验药”,即废除基于阴阳五行、经脉气血的中医理论,将本来用于证实中医的经络、气血等理论的研究经费,转而用科学的方法检验中药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
2006年4月《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第27卷第4期刊登了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功耀教授《告别中医中药》的论文。文中提出从文化进步、尊重科学、维护生物多样性、人道主义等角度看,应告别中医中药。
2006年自6月1日起,张功耀在其博客上发表系列文章建议废除中医[,和住在美国纽约的王澄医师发起了“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公告”,得到上万人响应。张功耀博客公布的签名名单中多为医学工作者或是医学博士。他们认为中医还可以存在,但不应该被国家支持,也不应再试图将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他们指出,中医理论本身并非科学,和以科学为准绳的现代医学格格不入。
2007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此后的2008至2011年,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大力发展和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句。
2009年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提出“让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到民间”,并发起取消中医的网络签名。
2008年中国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民间长时间争论“中医存废”以来,中国最高一级政府给出的最为郑重的官方态度。
2008年的“中国节2008”系列活动,特别破例将“国医节”列为2008年进行积极推动和庆祝的九个传统节日之一。
2009年中国全国政协与全国人民大表大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米烈汉建议,尽快恢复“中国国医节”。
在历史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方便快捷的西医,到21世纪初,人们不仅忘记了国医节这个节日,中医也已经走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1949年中国人口5亿,有中医50万;2010中国有人口13亿人,中医只有27万人,其中能号脉的不足3万人,而且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老医师。西医人数则从1949年的8.7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175万人。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报告,中医学专业因为毕业生失业人数连续3年居高,被亮起了“红牌”。在就业的指挥棒下,许多年轻人弃学中医,即使学了,也很难找到对口工作。中医药大学作为培养中医的主阵地,一旦失守,中医的命运可想而知。一项联合调查显示,87.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相信中医”,但仅27.7%的人声称自己“如果生了病,愿意首先看中医”。这意味着,中医已面临着信任危机。
2012年5月,甘肃省卫生厅在被网民戏称为“猪蹄厅长”之刘维忠的领导下,办甘肃省医务人员真气运行学骨干培训班,据说有41名医务人员打通任督二脉。
2012年6月25日,据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将在小学推行中医文化知识课程。北京全面启动“中医文化进校园”工作,下学期起,全市统一的中医校本课程(小学版)将正式启用。据了解,中医进课堂只作为中医知识推广,非硬性规定的课程,不会进入中小学课表,也不安排考试。
国家正一步步地进行着中医普及化。
中医在国外
东学西渐,中医人以其独特的智慧在全球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屡屡创造着临床神奇(amazing results)
介绍北美洲美丽的枫叶国加拿大。“华人在加拿大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华人来到 加拿大修建铁路,随着铁路的延伸,华人的足迹遍布了加拿大的每一个小镇。” 国内朋友都说移民加拿大,不用学英文。在这样一个华人居多的国家,“中医针灸在加拿大的历史和华人生存在加拿大的历史是一样的历史悠久 。” 立法的路上阻力重重,“加拿大的中医针灸立法是以每个省为单位,立法自制。⋯⋯加拿大最大的省份--安大略省,中医针灸立法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2014年立法成功。” 中医人在加的努力终成正果。真棒。不过立法只是中医推广的开始…
介绍了“在针灸临床方面,日本针灸师多采用细针浅刺或不刺入体内而只是进行皮肤刺激等方法,因其手法精细,且对患者不造成负担,因而受到国民的欢迎,在国际上的评价也正在提高。 ” 浅刺和极浅刺在临床上运用越来越多,疗效也是确定的。
在日本,中国的中医先哲如今仍受到顶礼膜拜。例如从江户时代开始,中国三皇之一的神农就作为医药始祖,受到医生尊崇。每年11月23日,东京汤岛圣堂内的神农庙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神农祭”。日本医史学会、日本汉方协会、日本东洋医学会、东亚医学协会、日本内经医学会等相关团体代表会出席祭祀活动。他们对我们先哲的崇拜,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本的源自中医学的汉医在日本本来占据了医学的主流,但自从明治维新之后现代医学的引入,日本医学界也出现过广泛要求废除汉医的时期。与此同时,日本对汉医药“废医存药”,基于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开发了很多“汉药”(汉方薬)。
也谈到中医立法 “在2015年10月19日匈牙利中医法案正式生效,这是继2013年12月17日匈牙利国会通过中医立法后相关法案的具体落实。……该法案最大的亮点是承认中国高等中医院校学历,持有中国高等中医院校学历者通过申请注册后即可合法独立行医。”匈牙利中医好样的。
似乎在免费医疗体系下,中医的立法任重而道远…继续努力
去德国,三件事必做:看一场足球,喝一瓶啤酒,做一次针灸。在德国,看中医被称为是一种贵族享受。
由于种种原因,在那里的一些华人尽管是中国正规中医药院校毕业的人员,但不能取得合法的中医、针灸医师从业资格,只能受雇于意大利籍医生,在他们的诊所里工作,或从事中医、针灸教学工作,自行开业者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不得不让人深思。
对于中医针灸在沙特阿拉伯行医方面来说,"有本科以上的中医针灸证书可以参加这边的中医针灸医师资格考试,他们对中医针灸资格有自己的系统和法律,对中国的医 师资格证书不认可。"
艾老师提出的这一点在许多国家都是一样的.
浪漫的紫色薰衣草,浪漫的普罗旺斯。浪漫的法国。浪漫的中医,浪漫的生活。
“在法国从事中医针灸分为医生针灸师与非医生针灸师二大类。法国医师公会于1956年接纳了针灸,1985年法国卫生部成立了针灸管理机构-针灸专门委员会, 规定只有正式医师才能操作针灸”。 在法国,中医管理法规化,对中医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瑞士是欧洲的花园,有的人说她风情万种,韵致非凡。瑞士是世界上健康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中医主要治疗慢性病为主。但由于没有立法,中医药行业极不规范,给中医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制约。
“荷兰对中医/针灸的行医资格没有立法规定。⋯从明年起,所有中医从业者必须通过西医基础理论的考试,才能继续为保险公司承认。” 荷兰是一个开放的国家,风车和郁金香是他的名片。医疗体系相对建全的国家,中医立法是一条漫漫长路…
在俄罗斯的经济大环境下,中医现状不容乐观。
中医在丹麦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丹麦针灸协会》有会员250名,《职业针灸师协会》有成员约375,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协会,在丹麦至少有1000多位针灸师在学习和发扬中华的传统中医。卡尔森表示,中医在丹麦逐渐地被人们所认识,相对丹麦的传统医疗,中医治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著。
中医药是在清朝时期传入澳大利亚的。本世纪60年代是澳大利亚社会变革的年代,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生活方式。60年代末,第一所针灸学院在新南威尔斯州悉尼市创立。到1971年高夫·惠特拉姆和1972年理查德·尼克松访华以后,官方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开始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科学文化(包括中医针灸)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中医针灸成为他们的一种医疗保健措施。之后,针灸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种针灸本、专科学校相继成立,各中医针灸专业学术团体也在全澳纷纷创立。
2012年7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完成注册全国中医师,中医在澳大利亚获得法律认可与保护,澳大利亚成为第一个以国家立法方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西方国家。
新西兰对中医针灸已经纳入医保范围,所有意外伤害比如扭伤磕伤等外伤社会意外伤害险已经全面覆盖,由政府机构ACC支付。支付范围包括针灸,理疗,正骨等。但是中医的方剂以及拔罐,推拿,艾灸等依然没有纳入医保。
“英国中医行业自从1990年代初 期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英国医疗保健体系之外发展最快的另类疗法,由最初伦敦唐人街的少数几家,发展到鼎盛时期约两千五 百余家,遍布英伦三岛的无数城镇。”
但是英国中医立法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医人仍将持续努力求索,可喜的是,英国的当地人对传统中医的信任是骨子里渗透出来的,他们坚信传统医学者们应该也可以“发挥特殊的天赋,重新发现遗失的生命密码。”这是我的病人对我说的。
在海外“中医包括针灸在妇产科方面的进一步广泛推广应用,还缺乏经过很理想的科研设计及令人信服的严格的临床论证的数据来证明其有效性”,这是西医“囫囵吞枣”接受中医的结果,这将不利于中医针灸在海外的进一步发展… ” 如何改变这种看法,中医人更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最后记住我们医务者的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安慰,总是去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