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脊背发凉的微信读心术!每天上网,你是这样被骗的…

2018年01月22日 金成国际


2018年刚开始,除了明星绯闻,在社交网络广受争议的就是各种互联网大公司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了。


以BAT为首。


互联网上你,还是你上互联网?


一、微信能看你的聊天记录吗?


1月1日,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在一段演讲中炮轰腾讯旗下的微信产品,讽刺微信的聊天记录有安全隐患,

“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聊天记录,因为他都可以看”,甚至很多商业秘密就泄露了。


这一演讲瞬间引起9亿微信用户对自己隐私的深深忧虑。


1月2日,腾讯公司公关总监张军在个人微博上对此作出回应称,


1、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


2、微信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


网友揪出了回应中的漏洞:


仔细想一下,如果第1条成立,聊天内容只存在用户的手机和电脑等终端上,那为什么在其他地方登陆之后可以同步到以前的聊天记录呢?


再来看第2条,“不会将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马化腾的言外之意就是:“我看得到,但我不会偷看,请大家一定要相信我的人品!”


在网友经历的一些个案当中,我们明明看到司法机关是可以通过微信公司恢复数据作为呈堂证供的。这做何解释?


至于微信说没拿用户的聊天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那么,朋友圈里推送的那些“精准”的广告是从哪里来的?


二、支付宝年度账单藏套路


支付宝2017年度账单呈现刷屏趋势后,有细心的媒体发现了账单中隐藏的玄机:

账单的页面里,默认勾选了“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并且字体很小。如果你没注意到这行字,只顾着根据提示“上滑开启年度账单”,那就会等于同意了这个协议。


一时间,刚刚还在兴高采烈晒账单的网友炸锅了。


1月4日,支付宝、芝麻信用官方微博公开道歉,说自己“肯定是错了”,“非常傻逼”,“愚蠢至极”。


这马上就到春节,之前的敬业福至今还让人耿耿于怀,马爸爸能不能管管支付宝,别再耍小聪明被人抓到了。


无独有偶,最不拿个人隐私当回事的公司还属奇虎360。还记得前段时间吵得沸沸扬扬的水滴直播平台事件吗?那些摄像头盯向公共领域的各个角落,从饭店到瑜伽馆,从幼儿园到学校,从内衣店到按摩馆,大量直播画面,让人心惊肉跳,毫无隐私可言。

令人脊背发凉的大数据读心术


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吧:打开淘宝,想随便逛逛,翻到了一些琳琅满目的“猜你喜欢”,竟然全都是你的“菜”!


就连和前任看完电影《前任》之后,有没有旧情复燃,都有可能被观测到——有数据显示,看完《前任3》后选择酒店消费的占比13%:



有网友自曝家庭要被“毁”掉了(真实性待定):



《经济学人》(Economists)就曾指出实际上这些“懂你”全都是基于软件供应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信息分析产生的:


他们通过把照片、个人帖子、新闻和广告放在你面前来赚钱。因为他们可以测算出你的反应,所以知道怎样刺激到你。让你滚动、点击和分享——反反复复乐此不疲。


所以,大数据也号称“网络时代的科学读心术”,它的价值就在于能把人的特征、行为、选择等信息化,反过来为人类生活提供某些便利。


当然,我们一面享受着更加便捷的生活,也一面暴露着自己的隐私。


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数据相结合,甚至能够发现人们自己都不知道的健康问题和基因细节,这是已经实现了的技术。


后果就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就被歧视了……


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钱


仅需3块8,个人详细数据买回家!


你觉得某日头条、某宝、某度挺好,想看什么就推什么,因为它懂你啊。它为啥懂你?因为它明窥了你。它不止窥你在头条上的数据,它还会抓取、购买你在其他地方的数据。


记者通过登录探知数据官网,花了3.8元就买到了自己的详细运营商报告。报告多达33页,内容涉及记者的基本身份信息,近半年的通话记录详情、账单消费、出行信息和人脉关系等,并有详细的量化评分情况。


大数据时代,行为就是数据,数据就是需求,需求就是钱。


电商会把假货发给谁?


因为有中间人在销售你的数据。


所在,你会收到各种“准确得让人害怕”的推销信息……其中著名的案例就是公司开始为一名孕妇推销产品,而她甚至都还没告诉家里人自己怀孕的消息。


这些还算轻的,毕竟买不买商品的决定权在你。


许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当你的数据被一个聪明人掌握时,他(她)完全可以根据你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推断出你去了哪里,你做了什么事。


进而商家可以用这种预测性质的分析来决定我们是否有能力坐飞机、从事某种职业、获得某种许可,或使用信用卡。


一些淘宝卖家在掌握了客户的数据后,甚至可能会出现“看人下刀”。


《钱江晚报》曾报道过一篇文章《大数据之下电商会把假货都发给谁》。

根据报道,有的商家是真货假货掺在一起卖的,他们会根据用户数据决定把假货卖给谁。


如果你的购物数据中很少给出中评差评,并且也很少退货的话,他们会优先给你发假货。


而他们拿到用户数据的方式也很简单,因为有收费软件可以提供现成的退款率和投诉率数据(据说新闻曝出后,淘宝已通过屏蔽关键字段避免了关键数据的外泄)。


《北京晚报》曾报道,买卖快递单已形成一个灰色产业,一笔交易量动辄上万元甚至数万元,有的网站还可满足指定收、发货地点等特殊需求,而网店店主正是购买快递单信息的主力军。



如果你觉得这些只是少数无良商家的个人行为,那下面这种做法可能会刷新你的三观。


你会因为有钱又忠诚,而被抓住不停地高额消费。


不少网友不止一次地抱怨,随着在携程搜索次数的增加,酒店/机票的价格也在不断地增加:携程“杀熟”,老客的价格总是要比新客高。


不只是携程,滴滴的“动态调价”系统也面临过类似的指责:同一时间地点,不同账号的加价幅度是不同的。


实际上,不要说这种动态调价的系统,淘宝也一样,你试着搜一下“洗面奶”,用两个不同的账号登陆,然后把搜索结果按价格排序,你会发现你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别无选择的“裸奔时代”


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曾说过,“斯诺登事件”之后,绝对隐私已经不存在。


物联网的兴起,则更加剧了这种矛盾。如今,任何物品都可以被设计成通过传感器搜集和发送信息的模式了。


以智能家居为例,你的家具不仅会记录你的一言一行,还会把这个数据汇集入终端,只要他们想,这些数据可以被“卖”或转移给任何人、机构、组织。


否则,你在淘宝网搜索的商品,怎么会出现在当当网的广告推送中呢?


想跑吗?你无处可跑。


事实在于,我们已经离不开这样一个社会了。根据相关统计,2017年微信的用户已经超过了9亿,支付宝用户已经超过5亿,滴滴日均单量已经达到29.5万单……新经济已经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融入所有人的生活中。


而身处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我们除了“裸奔”,似乎别无选择。


行走在互联网时代,分享两点最基本的保护隐私技巧:


1、永远不要贪便宜。为了获取一些折扣或优惠,轻易把自己的手机号、身份证等隐私信息提供出去。


2、不要偷懒。避免所有网络平台都使用同一个密码,一旦一个泄露,其他的都危险了。更不要用123456这种太简单的秘密。别人盗起来太easy了。


单纯地相信互联网公司的承诺太天真了,世界上没有100%的安全。


更何况,如上面所讲,我们已经把太多可怕的细节当做生活的常态。


这令人不寒而栗。


这不就是现实版《楚门的世界》吗?


<摘自网络> 

留学  移民  旅游  地产

专业团队与资源  一站式优质服务


-


 电话  95040313148(中国免费直拨)

 电话  (02)92679888

 手机  0411223238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官网  www.au360.com.au

 微博  @金成国际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30 - 5:30 

 地址  Suite 1104, Level 11, 370 Pitt St, Sydney, NSW 2000 Australia


-


 长按二维码关注  圆你一个澳洲梦


-


 更多移民留学信息请咨询客服微信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