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美国出品,ID:MIGUO-1,作者、编辑:荔枝。
上周跟我的大学老师裴亚莉老师见了一次面,我知道她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过一年,但是我们还没用深入交谈这次访学经历。裴老师是一个特别率性的人,她对艺术的执著与热爱以及天真的好奇心让她对纽约街头的流浪艺人很感兴趣。于是,我们不知不觉就谈到了关于街头艺人的一件趣事。
我每次出门都忘了带零钱,所以每次看到街边的流浪艺人,都没有给他们钱,但是给整钞的话,又没有富裕到那种程度。
比如有一次在地铁上看到一个演说家,是一位黑人大姐。她说到自己失业了,丈夫又成天酗酒,孩子无人照料,怎么怎么的。听到的人纷纷给了她一些钱,我也有意给人家一些零钱。
但是,摸了摸口袋,只能找到几个硬币,没有1美元的纸币,看到别人给的都是1美元,我的硬币实在是拿不出手,只好“狠心”没有给。
后来,暗暗下定决心:下次出门一定要多备零钱。
终于,机会来了。
那天,我和儿子买完台灯坐地铁回家的路上。一个哥们正倚在车门的地方边弹边唱。这位艺术家头上戴着一顶两边都垂着小辫子的花帽,衣服裤子都很大很宽,脏兮兮的,这样的形象应该是比较缺钱的吧。我和儿子相视一笑:终于可以把准备好的零钱给出去了。
我想他一会儿准会拿下他的小花帽走过来我们这边收钱。但是,他就是自顾自地弹啊弹,唱啊唱,丝毫没有要收钱的意思。中途,地铁里通知停靠站变更信息,他只好暂时停止了弹唱。我心想:这个空档总会过来收钱了吧。但是通知一结束,他依然不受影响地继续唱他的。眼看着我们就要到站了,他也没有来收钱。
我们到站换乘时,他也下车了,但他下车后,抱着吉他昂首阔步地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了。我和儿子看着他的背影哈哈大笑,真是第一次遇到准备好给钱却给不成的情况呢。
当然我笑的不是他,而是我自己一贯的想法:我以为这些流浪艺人就是为了谋生而在街上“卖艺”的,其实,他们只是想要那一份自在啊。
这时候,我想起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在他的“红白蓝三部曲”的《蓝》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女主角经常去的那家咖啡馆门口,经常会有一个流浪艺人,于是,她每次路过总会随手给他一点钱。后来,有一次她去早了,看到一辆豪车开来停在了咖啡馆门口,流浪艺人从车上下来,妻子和他吻别后,开着车走了。
女主角明白了:原来这位流浪艺人并不是穷困潦倒,他只是找到了让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
你以为人家是值得同情的弱势群体,其实,人家快乐着呢。
《蓝》剧照
我还认识一个美国学计算机的,学历很漂亮,很聪明也很有能力。从外表来看,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程序员。人也很随和,有时间的话,也约着吃过几次饭。
一天,我不经意地问他:“你能力也不差,为什么不去硅谷闯一闯呢?”他说:“我不喜欢硅谷,我更喜欢现在的工作环境,比较自在。”
我心里还想:这人怎么这么没有致富头脑,要知道,硅谷的股票可是很值钱的!
有一次,我去他家做客,发现他有一张合影,上面是他、他哥哥、还有扎克伯格!天哪,那可是扎克伯格啊!我问他怎么会有这张合影,他说他哥哥是Facebook的元老。那么,这样的话,他哥哥也有亿万身家了。
他说办公室里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啊,但是没有人跟他套交情,也没有烦他帮忙走关系的,反而是爱搭不理、该怎样怎样。
我说:你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利用呢?
他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我比较喜欢悠闲自在,没有哥哥那么有决断力,也不求致富,只想拥有一份淡泊的安祥。
听他这么说完,我心里反而对他有一种认同和肯定了。
如果说这件事,是美国人的爱搭不理,那么下面的这件小事,就能说明他们其实很爱多管闲事。
有一次,我跟朋友在一个餐厅的户外座位上吃饭,突然听到一声断喝。回头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有个路人拉着爱犬正大摇大摆地从餐厅外走着,但是他的爱犬在这时候突然拉了粑粑。那个路人竟然装作没看见,继续往前走。
这时候,餐厅门口一个拿着帽子讨钱的流浪汉大声喝止了他,让他立即清理。那个人不占理似的争执了几句,然后红着脸借了餐厅的扫把,清理了爱犬的粑粑。
是什么样的底气能让一个流浪汉喝令一位穿着体面的富人清理公共场所的粑粑?他们不仅时时处处追求公平、正义、平等,而且人而为人的尊严与自信也渗透在每一个美国人的血液中。
在纽约,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don't judge",意思是不要评判。不跟任何人作比较,我就是我,我有自己的活法,你无权评判我。没在美国生活过的底层民众很难理直气壮地说出这一句话,这是一个社会对个人最大的肯定。
中国式的“谦虚”是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但是在美国,这种“谦虚”却成了一种并不受人尊重的作风。
我在美国访学期间,要写一份申请书,里面有一项是自我评语,在草稿中我用了一句:“虽然我的成长不是全班最快的……”当时的美国朋友读了后,皱着眉头,使劲摇了摇头说到:这太消极了!应该立即改成:“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己……”
总之,一定要强调再强调自己优秀的一面,忽略再忽略自己不足的一面。这种思维模式,不能不说是和我们中国人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
还有一次上课讨论问题,主题是:你母亲对你说过的最大谎言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母亲善意的鼓励,暖心的谎言。到我这位美国朋友这里,画风就变了。
因为他是这么答的:“我母亲对我的最大的谎言是说我‘长得英俊’。事实上,我是光彩照人!”(The biggest lie my Mom told me is that I’m handsome. The truth is, I’m gorgeous.)全场由温情直接爆笑了。虽然他的回答多有调侃之意,但是不得不说,美国人果然人人自信。
美国式的“自大”在他们的文化中处处可见。
记得很久之前在网上看了一个我最喜欢的美国男演员杰克·尼科尔森的获奖演说(他当时荣获一个电影界的终生成就奖)。在演讲中他讲到自己如何爱这个事业,讲到做演员的工作如何危险等等。
美国著名演员杰克·尼科尔森
平时幽默风趣的他在讲到这些时突然很动情,甚至哽咽,但最后他还是用自己独特的调侃口吻说到:“其实真正‘危险的’是,在做完这一切之后,我会不可救药地爱上我自己。”说完台下一片掌声和泪水。
是的,爱自己,爱自己的一切:聪明也好,迟钝也好,胖也好,瘦也好,美也好,丑也好。只有一个真正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才可能活得幸福美好,才可能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美国人的自信不是附在表面那么简单,而是根植于长期的,不间断的家庭和社会的熏陶。在美国,自打孩子出生起,就沐浴在父母无条件的爱的氛围中。这种无条件的爱,并非体现在物质上的极大给予,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美国的家长不会把自己的孩子跟别家的孩子比较,不会以成绩好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美国妈妈在孩子上学的时候,说的都是“have fun!”而不是中国妈妈说的“听老师的话,别跟同学打架。”
在美国,孩子会得到各方的尊重,并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孩子的意见、孩子的想法,家长和老师都会听取。无论孩子的学习成绩怎样,他们会鼓励孩子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擅长做的事。
所以,在美国流行一句话,“爱一行,干一行”。而不是我们小时候被教导的“干一行,爱一行”。别小看这两句话,前者能使人发挥巨大的主观能动性,以至于让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而后者只会使人被动地苟活。在不知不觉中,孩子有了这样的意识:“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是最棒的!”
美国的学校,基本不公开学生的考试分数。每个学生只知道自己的分数,而不知道其他同学的分数。有一位朋友跟我说过自己开家长会的一段经历。
老师是单独一个一个地照会家长。轮到她的时候,老师拿出考试排行顺序,用纸将其他人的分数挡住,只告诉她女儿的考试成绩。当她下意识地问老师,女儿在班上排第几名时,老师礼貌地对她说“抱歉,我不能告诉你”。这就是中美教育理念上的一种差距。当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保护的时候,她怎么可能不自信呢?
在美国,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对孩子采取鼓励赞赏的态度。朋友又讲到了女儿来美前不会讲英文,来美上学后,老师说至少用三个月的时间通过语言关,可她只用了两个月就可以跟同学交流了。
每天放学,看到她都是一脸的开心。总是说,老师今天又表扬我了,说我英语说得好。每逢节日,老师就带孩子做手工,这些便是孩子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所以,女儿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逢节日必会给父母送个礼物。
是的,常受到赞美的孩子,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自豪感,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从而自信心会越来越强。相反,常被批评、训斥和挖苦的孩子,就会产生挫折感,渐渐地产生自我怀疑,从而产生自卑心里,严重的会厌学、叛逆。
在美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是从点滴开始的。由于从小到大的教育,美国人在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自信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并且一代一代地承传下来。美国人的自信不是空穴来风,流于表面,而是根源深厚。在这种氛围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会按计划去努力实现。
在这里,没有人会感兴趣你家是不是高官富豪;也不会在意你开的是什么车,住的是什么房子,穿的是不是名牌。美国人不会以他人的价值取向作为自己的成功标准,更不会向金钱屈膝。 “我就是我”,这就是美国人为什么活得那么有底气的根源。
备注:
文中流浪汉的例子在裴亚莉老师2015年出版的书籍《只有松鼠了解我的心:纽约漫游随笔》中有更详细的表述,感兴趣的可以自行购买。裴亚莉老师是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学术研究领域是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和电影美学。她的儿子当时是初中生,母子俩相伴赴美,租房、购物、交友、吟诗,将孤单的日子过得无比壮丽。
推荐我们另外两个不错的公众号
↓↓点击下方绿色字体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