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1500年后被改了国籍!外媒称“花木兰”是蒙古人?

2018年01月18日 世界旅游画报


最近看到一篇有趣的报道,文章是蒙古国的一个网站发出的。网站发帖说:花木兰是俺们蒙古人,中国强了他们的花木兰还霸占了历史。小编当时乐的腰都直不起来了。奇怪了!我们身边咋都是这样的邻居呢。他们的理论根据是,花木兰的名字和蒙古国的一种花同名,且花木兰是北魏人,而鲜卑人建立了北魏,鲜卑人是蒙古人的祖先。

“民族”的概念其实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出现得非常晚,现在史书中所谓的匈奴、突厥、鲜卑等等,只不过是一个部族在不断壮大后通过武力或其他政治手段兼并其他部落,从而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部落联盟。鲜卑就是继匈奴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又一强大的游牧民族。鲜卑发源于兴安岭。公元五世纪时,强大的鲜卑人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

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首耳熟能详的木兰辞中不能发现,花木兰出身于军户家庭,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家里人都是当兵的,保卫北魏政权的都是鲜卑人,且按诗句中分析,花木兰生活的地区应该是现中原地区,花木兰应该是高度汉化的鲜卑人。


兀室韦族人还在草原过着颠沛流离的游牧生活时,花木兰却早已在农耕文明的光辉照耀下茁长成长了。因此说花木兰是蒙兀室韦族人,不如说她曾经几辈前有可能是鲜卑联盟的成员而已。对于花木兰的另一个谜团,我想不仅是小编我没想明白,上网一搜,好家伙国内外的人都满脑袋问号。那就是在那没有女兵的年代,花木兰替父从军数十年,与男兵同吃同睡同游戏,为什么没被发现是女儿身呢?一名网友的留言让我立即脑洞大开,笨啊你!《木兰辞》上不都说了吗?“木兰无长兄(胸)”!好吧,我只当这是个笑话。其实“女扮男装”大家应该都在古装剧中见到过,跟现代不一样的是,古人都是留长发、穿长衫;而且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当时的人压根就不会认为有这种情况发生。所以这样一来,“女扮男装”被识破的可能性就大大的降低。

在全国各地都有号称是花木兰墓地的地方,比如:花木兰故里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延安万花山、安徽亳州魏园村北等等。但是,我想花木兰女扮男装为什么没被揭穿?她死后到底长眠在哪里?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花木兰不仅是个勇敢纯朴、孝顺父母的普通人,还是一位保家卫国、英勇善战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位于花木兰故里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今木兰镇),是纪念花木兰的祠堂,原称“木兰庙”,又名“孝烈将军祠”,俗称“孝儿祠”,虞城县木兰祠在唐代就已存在,金、元、清各代均有重修。木兰祠曾占地万余平方米,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配房等。

后经战火,祠堂被毁,幸存祠碑两通,详细记载了木兰身世、英绩及历代修祠情况。木兰祠对面有花木兰陵园,内有花木兰墓以及其父母墓。一千多年来,每逢木兰的生日旧历四月初八,地方官司吏率领耆老邦民,前来致祭,以缅怀英灵、教育后代。后来就沿袭成每年四月初八前后为期三天的香火大庙会,豫、鲁、苏、皖四省交界百余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赶会烧香,进行贸易。


刘 杰

旅游摄影师、自由撰稿人、人文风光摄影师、摄影旅游项目领队、国家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中国国家地理专栏作者、«美丽中国行»摄影师、头条号签约作者、多家旅游媒体专栏作者、Gettylmages/CFP签约摄影师、全景视觉等多家专业网站签约摄影师。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