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做医生真那么好?她说都没性生活了,你还敢搞吗。。。

2018年09月15日 加拿大家园



很多人都觉得,在加拿大,医生职业不仅薪水高,稳定,还受人尊敬。




所谓加拿大最牛逼的三大行业:医生,会计师,及律师。医生排首位!


道理很简单,比起相同等级的行业,做医生乃以救人扶伤为本,道德高尚,受人崇拜。所以,华人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孩子上医学院。



小编告诉你,这是不杀猪不知杀猪苦


我们今天就要扒一扒加拿大医生职业华丽的面纱。。。


首行,说真的,要想在加拿大当医生真的很难!


你从中国学医过来?或在中国做过医生就能在这里考试了?(基本是做梦~~)




据统计,目前大部份在加拿大获得行医资格的华人都是在加拿大接受的中、小学教育。


加拿大医学机构(CAPER)表示,去年仅有20名曾在中国大陆医学院毕业的人获得了安省独立行医资格,其中13人有海外留学经历。


加拿大医学机构(CAPER)与安省医生监管机构(CPSO)最新报告显示,4,441名安省人在去年获医生执照。其中,约860人曾在海外读博士,仅有2.3%的人来自中国大陆的医学院。


VancouverSun 大幅标题文章


在这里做医生要花很多年的时间!!!


从大学本科开始读3-4年,医学院3-4年,实习2-6年,有时在进入医学院之前还需要进修2-5年,加起来就是8-19年的光阴。


最年轻的医生正式执照是一般最年轻是25岁,平均年轻是30岁,中等33-35岁,也就是说,在这以前你不能独立开业,收取所谓的高薪,只能拿entry level 的工资,估计5-6万。



加拿大医学院学生在做模拟手术。。。


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此同时,你的大学,高中同学陆陆续续地进入轨道,收入比你高,建立他们的家庭。



而你却在书本和病患中度过你的青春,背着重债,没时间组织家庭。试问如果你不热衷你的事业,你如何为它付出这么多? 


再来说说医生的收入!年薪50万刀?呵呵。。。


加拿大的医生很多属于fee for service,即每看一位病人收一份钱,费率由政府所定。


效率高的医生和草率的医生能看多人,收入相对就高。




如果你在公立医院,你还要在晚上和周末值班,有时病人有时会在不适当的时候找你,你还得耐心帮他们解决问题,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工作时间数内科最少,早8晚5,加班每星期2-4次,加起来每周60-80小时,比起常人的40小时可见差距。


外科最忙,早8晚不定,有时一天工作12小时,加起来每周80-100小时。所以医生的钱并不好赚,还得纳50%税。




还有,在加拿大很多医生属于自雇,没有失业保险,没工作就没收入,开销照常。


医生责任重大,一有医疗事故便麻烦重重,虽然有保险赔钱,还是有很多会要开,上法庭等等;这些足以降低营业时间,减少收入。 




讲到收入,很多人想入行都是被医生的高薪所吸引?!


殊不知,要赚钱其实有比作医生更好的职业,为钱做医生是最不值得的。医生的薪水和读书的时间基本有相对的关系,所以你要早点执业就要准备较低的收入。




据说很少有专门为钱读医的人,因为能进医学院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所以不管在任何一行都能有一番作为,可以在他行更快更轻松地赚到钱。


再说,医学院的学费大约在1万8-2万左右(本地学生,外地要5万以上),几年下来就是6-8万,还不记住宿和书本等其他,一般一年需要3.5万左右。




毕业生平均负债10万,可起薪(住院医生)却只有4.5万;如果等到执业时还债,加上利息就是12万。同样时间里,你在金融业的同学可能已经达到10万年薪,住好房开好车。


华丽的面纱背后是心酸。。。


女医生在这里更是惨!你可能没男朋友,没性生活。。。


在这里,2,3,到5年的住院医生完毕后要根据工作地点面临迁居。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移动下,没有一个能配合的伴侣是最大的问题,也是单身医生不敢草率建立感情的原因之一。


可惜时光不等人,这几大转折点都是谈恋爱和组合家庭的最好年龄(20-22本科毕业,23-26医学院毕业,28-32完成住院)。


这样的条件对女性医生尤为苛刻,加上女医生本来就不好找对象,所以想报读医学院的女生需要格外谨慎呀。(想清楚,这行你真的敢搞吗?)


小编的一个女性医生朋友就是因为工作性质一直没有男朋友,时间长了,年纪大了据说现在已经不想那事儿了。。。(这也太痛苦了吧~~)



想读医学院的同学不妨读一读Dr. Vicent Lam写的书"Bloodletting and Miraculous Cures"。


里面讲到一名华裔女大学生为了完成父母的意愿读医学院,逼迫自己在大学本科期间不谈恋爱,最后考进了离家较远的医大又要坚决放弃大学的爱人。




这本书把医学生的爱情生活描写得十分生动,加上题材与作者皆是华裔,读之觉得分外贴切。


不过,即使如此,仍在大量华人家长希望孩子能进医生院读书。


多伦多居民黄女士(Anita Wong)的儿子从去年9月入读滑铁卢大学读生物医疗(Biomedical)工程,毕业后计划读医学院或生物硕士。


《加拿大医学协会刊物(CMAJ)》曾报导,50%的医生实习生压力大、身心疲惫,遇到病人时缺乏信心。这导致医院里有"敌视"气氛。




对此,黄女士表示,孩子压力大"没关系",新移民也有生存压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要去面对,不能逃避压力。每个行业都有压力,医生有压力也正常。


黄女士说,华人在加拿大找工作时碰很多钉子,有很多关要过。做哪一行都不容易,家庭医生开诊所就像做生意一样, 刚开业的几年不容易,也有风险。




就像上面那位华人父母一样,华人对子女的教育永远是巨大付出和充满了坚持。只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勇敢的向前走就不会茫然。。。


需求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抢3折Costco商品

平安100万保险安全保障此单购物

支持微信支付信用卡付款

(可用信支付信用卡付款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