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美国预警:雷曼破产十年 风险犹在!金融危机或将重来

2018年09月17日 北美报告



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我们庆幸,这次矿井里的金丝雀没有“集体失声”。

但,你听到了吗?


2008年9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时,于1850年创办,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前NYSE股票代码LEH)在美国财政部、美国银行及英国巴克莱银行相继放弃收购谈判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负债达6130亿美元。

雷曼兄弟的破产无疑是2007年至2009年那场毁灭性金融危机中最令人难忘的时刻。



2018年9月15日,10周年。当年事件亲历者如今的状态如何?金融大咖们如何预言未来必是刷屏热点,后文待表。而小人物的情怀与命运定是不能冷眼旁观。

雷曼兄弟破产10周年之际,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将提醒人们,银行业的过度行为导致了金融危机。然而,对于一些前雷曼兄弟的员工来说,10周年是个举办纪念派对的机会。据《金融新闻》(Financial News)报道,数百名前雷曼银行家将出席一场纪念雷曼破产10周年的活动。该活动定于9月15日左右举行。

“很难相信我们的雷曼时代已经过去10年了!”聚会活动邀请的电子邮件中说到,员工是雷曼兄弟重要资源之一,有什么能比让以前的同事,从MDs到前分析师,所有人重新聚在一起更好的方法来纪念这一时刻?考虑到这一事件的敏感性,外界认为该事件的细节是一个严格保密的秘密。

政界人士和维权组织对此事做出了愤怒的反应。工党影子财政大臣约翰•麦克唐奈(John McDonnell)将此形容为“令人作呕”和“可耻”。他在接受《金融新闻》(Financial News)采访时表示:“人们绝对会对这种不可接受、极不恰当的聚会感到厌恶。”“在所有失去工作和家园的人,都为救助那些造成金融危机的银行家而付出代价的背景下,这尤其可耻。”

其他人则对此事更为乐观。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勋爵(Lord Alistair Darling)表示:“坦率地说,在我们今天面临的所有问题中,一群人喝一杯酒是最不重要的。”



实际上,喝不喝一杯是不重要的,酒的度数也是不重要的。鉴往知来,品味人生,也不在地位高下……

“我到现在还没有从那场灾难中恢复过来。” 从雷曼当年的一位高管的悲情中,可以窥视动荡的阴霾尚未消散。这场灾难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经济下滑、市场萧条、信心挫败。有的人名校毕业,但却求职无门,苦于在悲惨时代中郁郁不得志。这其中受到波及最严重之一的便是雷曼被迫下岗的2.5万名员工。



10年过去了,当年被下岗的2.5万名雷曼员工现在过得怎么样?


CNBC为此采访了几位雷曼的前员工,真实的呈现灾难对人的影响以及经济复苏中人的变化。


Jayson Berkshire
任职时间: 1998-2008
Jayson是雷曼的一位高级行政助理,当时38岁。


接受采访时,Jayson悲伤地回忆自己的故事:2008年2月在新西兰度假,同事给他发了一封邮件,说“这事发生了,而且非常非常的惊人”。他在公司任职长达10年,每周工作超过50个小时,对公司有很深的感情。他离职当天首席行政官陪了他15分钟,还有同事抱着他哭了,说没有想到他也要走了。他自己觉得“有一种背叛感”。当时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场灾难是全局性的,无人幸免。

自那以后,他没有找到十分满意的全职工作,大部分时候都是签的短期合同。

对他而言,稳定下来很难了。因为整个行业的文化都出现了大改变,高管助理这样的岗位已经变得很少。

Lisa Roitman
任职时间: 2007-2008
Lisa是雷曼的一位经理,当时40岁。


Lisa回忆道,2008年9月15日,她正在和家人参加一个街区聚会。在聚会上有一位邻居来自高盛,对她说“我听说你们公司今天申请破产”,Lisa当场就傻眼了。

2007年Lisa 放弃汇丰银行的经理职务来到了雷曼,在面试的时候她表示相信雷曼的健康状况。她负责基金衍生品工作,年薪100万。鉴于对公司的信心,她把自己1990年以来累计的所有员工股份变现,买了雷曼的股份。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跳槽让她的所有积蓄灰飞烟灭……

雷曼破产,她也破产了,100万美元的积蓄没了。

后来她在2家小型金融公司担任过法律顾问,拿到的工资只是以前的一半。“我到现在还没有从那场灾难中恢复过来。”经济损失还不是最严重的,我们的公司倒下了,“我失去了我自己”。

Charles Kwalwasser
任职时间: 2004-2008
Charles是雷曼的一位副总裁和知识产权律师,当年31岁。


曾经有一段时间,Charles很向往自己整个职业生涯都在雷曼度过,因为他的父亲一生之中只在两家公司呆过: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现在他才41岁,已经在5家公司呆过。他说在他退休前这个数字变成10也很正常。“我觉得现在的公司对员工的投资不如以前好了。”不过,现在的员工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利益了。

2004年入职雷曼的时候,Charles满怀激动,把这当做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他觉得雷曼很大,他很忙,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觉得没有人会想到这样的一家公司最后会走向破产”。他记得很清楚的是,申请破产当天雷曼所在的第七大道到处都是记者,大家都在问怎么了、发生了什么。

Renee Spero
任职时间 2003-2008
Renee是雷曼的一位副总裁助理,当年28岁。


当雷曼申请破产的时候,Renee怀孕10周了。那一周发生巨变,我的眼睛没离开过电视,一直都在看新闻。

Renee是1998年进入投资银行领域,在雷曼她成为了副总裁助理,在这里她认识了她的丈夫,所以想象过要在这家公司一直呆到退休。她说后来自己的薪资几乎都不能支付照顾她孩子们的费用,所以决定不再一心找投行类的工作了,现在她是一位全职太太,不过每周都会在当地的幼儿园工作几小时,她丈夫仍在从事金融工作。

随着雷曼的倾塌,Renee的整个人生也彻底改变了轨道。“我连以前一半的赚钱能力都没有了”。“我怀念当初在纽约金融领域有一份全职工作时的状态。有时候我甚至想穿一件T,上面写着‘我以前有过一份很厉害的工作’”。



大时代下,无论是大小人物,选择皆由不得自己。风险无处不在。

现代金融人士习惯将市场微妙的变化作为风险警示,业界俗称“矿井里的金丝雀”。17世纪,英国矿井工人发现,金丝雀对瓦斯这种气体十分敏感。空气中哪怕有极其微量的瓦斯,金丝雀也会停止歌唱;而当瓦斯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虽然鲁钝的人类毫无察觉,金丝雀却早已毒发身亡。当时在采矿设备相对简陋的条件下,工人们每次下井都会带上一只金丝雀作为“瓦斯检测指标”,以便在危险状况下紧急撤离。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丝雀”也在时时向人们提示危险信号,只不过愚昧的人类要么全然不知,要么装聋作哑。

我们来听听“老菜鸟”的声音。


9月15日晚间消息,据CNBC报道,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股神”沃伦·巴菲特发出警告称,再次发生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受采访时被CNBC主持人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问及,他是否担心金融危机将再次发生。“未来某个时候肯定还将再发生一次(金融危机)。”巴菲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道。

巴菲特解释道,另一个泡沫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嫉妒和贪婪。

“人们开始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是因为(其价格)上升,而不是因为他们了解这样东西或是其他任何东西。但如果隔壁的某个众所周知的蠢人变富了,那么他们的配偶就会说,你为什么不行呢? ”巴菲特说道。“这是很有传染性的。而这正是整个系统中永久存在的一个部分。”


“我们准备好迎接下一次危机了吗?”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S.Bernanke),前财政部长盖特纳(TimothyF.Geithner)和前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M.PaulsonJr.)在《纽约时报》发表联名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与多数现任美联储官员们充满自信不同的是,这三位处理过金融危机的人物,对美国当下应对潜在金融危机的能力表达出不同程度的担忧。

十年前,全球经济陷入了一场典型的金融恐慌,这是最危险的金融危机。在金融恐慌中,投资者对所有形式的信贷失去信心,撤回到最安全和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比如国库券。风险资产的价格崩溃,新的信贷变得不可用,这给工人、房主和储户带来可怕的后果。

那我们准备好迎接下一次危机了吗?在某些方面,是的。金融监管改革有助于使系统更具弹性,使危机不太可能发生。银行和其他主要金融机构在财务上更加强大,监管方面的缺口已经基本消除。监管者更倾向于全系统的风险。我们主要担心的是,这些防御措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削弱,而风险承担将会出现在金融系统不受监管和约束的角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眼下,我们正面临新的危机后断层线——包括金融监管可能撤销、过度不平等带来不良后果、保护主义和内向型政策实施,以及全球失衡加剧。我们用以应对这些挑战的方式将判定我们是否已经充分内化吸收了雷曼兄弟事件的经验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已经过去十年时光,这次危机真正留给后世的经验教训也仍然无法充分评估——因为它还在继续书写。

居安思危。我们庆幸,这次矿井里的金丝雀没有“集体失声”。

但,你听到了吗?


北美报告原创|转载申请授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春秋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收藏 已赞